分享

“教什么”与“怎么教”一样重要

 红瓦屋图书馆 2013-10-31
“教什么”与“怎么教”一样重要
2013-01-19 08:13:18
周信东
 语文教学“教什么”与“怎么教”,是困扰教师的热点问题。试以《少年王冕》为例,诠释基于儿童又适合语文课程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探寻历程。
基于课文:表面热闹,学习活动华而不实
根据“教师用书”提示,初教时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理解辍学放牛和自学画荷两件事认识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的形象,受到思想熏陶,具体分三板块实施:
1.整体感知,梳理课文脉络。
2.精读感悟,学习辍学放牛、自学画荷两件事,抓住人物言行认识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的形象。
3.总结延伸,拓展了解王冕诗画。
课上,学生积极踊跃,教师每一个问题话音刚落,就有超过80%的学生举手,而且回答准确性高。这堂课得到了与课者盛赞,尤其对教师调动学生的技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可是,当回放课堂录像把视角转向学生时,我发现所有问题学生似乎不需思考就能解答。是不是因为公开课,学生预习充分呢?为解开困惑,我选择四个同轨班级进行问卷:课文写了少年王冕什么事?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被调查的227名学生中,写出王冕孝敬母亲的205人,占90.3%;写出王冕勤奋刻苦的191人,占84.1%;完整梳理出辍学放牛和自学画荷两件事的187人,占82.4%。原来,小手直举是因为教学一直在学生理解了的课文文字表层意义上反复迂回。我只重视带着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只注意文字表面“是什么”,缺少对“怎样传递信息的信息”“为什么”的追问。也许因为公开课,孩子们保持着参与热情,如果每一堂课都这样,只追求表面热闹,必然导致学习活动华而不实,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
停留在学生现有发展区内的教学,可能是“负数教学”(李玉龙语),会使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倦怠情绪;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有可能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应制造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使之陌生化,引起探究兴趣,进而沉入文本,不断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将不会转化为会,将不能转化为能。
基于语文:文本价值得以体现,学生被遮蔽
用这篇课文“教什么”,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有价值?课标5、6学段目标提出,要“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李海林在《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生成性》中指出,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一个“更为本质的行为”。以上不难看出,建构相应文体的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的“言语智慧”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这是一篇小说,小说主要通过设计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营造典型环境来揭示主题,这是“这一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因此小说的教学内容应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方面确定。《少年王冕》中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看似朴实易懂,其实文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只有走入文本深处,读出文字的言外之意,才能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把握主题。因此,我把学会阅读文本言外之意的阅读方法和通过典型事例有详有略表现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作为核心教学内容。
“教什么”确定好了,“怎么教”?我决定删繁就简,按文章顺序细读批注,在相关处作停留辨析,读出微言大义。
1.第2段母亲无奈让儿子辍学放牛,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学生初读认为王冕说的是假话,体谅母亲才这样安慰母亲的。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只要改动标点,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破折号作用是解释说明。这一改可看出王冕说快活的原因一是“可以贴补些家用”,不忍母亲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二是“还能带几本书去读”,不会耽误读书。继续再改: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 ;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
通过补白,可知王冕想着母亲的辛苦,自己坐在学堂里于心难安,真的觉得闷。这样一辨析,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形象更加深刻了。
2.第3段秦家答应王冕放牛后,母亲说:“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母亲要王冕“处处都要小心”,是不是小心安全?非也,这里的“小心”含有“细心”之意,母亲是要孩子做事认真细心。10岁的孩子,母亲为什么要他“早出晚归”?因为王冕幼年丧父,所以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父,是典型的儒家母亲形象。
3.第4段写王冕“舍不得吃”腌鱼腊肉带回家给母亲吃,“舍不得花”点心钱买书读。细读这两个相似的说法,“舍不得吃”表现了王冕孝敬母亲;“舍不得花”表现了他勤奋刻苦,他为什么这么勤奋刻苦地读书?因为王冕要靠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追问,便可知王冕不仅孝敬刻苦,更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君子。
4.第5段由记事转到环境描写,结构变化了,是细读重点:正是这暴雨后的荷花激发了创作灵感,产生了学画的冲动,是王冕学画的契机。其次他因为学画人生才发生转折,是命运的转折点。另外荷花象征不同流合污的精神,象征君子形象,即王冕自强不息、坚贞不屈的人格写照,因此景物描写还起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
基于儿童:散发知识魅力,享受学习愉悦
课标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重新打开文本,我更多思考的是基于儿童,在语文学科课程需要和儿童需要二者之间寻找契合点。基于儿童就是要考虑学生自读文章时,什么地方能读懂、能理解、能感受、能欣赏,什么地方读不懂,不能理解、感受、欣赏,课堂就是要教学生由于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局限尚不能理解、感受、欣赏的地方,其实这往往也是文章最要紧,作者最为讲究、刻意表达的地方。从这个角度审视,第二次授课对于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的确定,即“教什么”是正确合理的,但“怎么教”的教学策略没能体现儿童的主体性,为儿童所喜爱。第三次执教我尝试“以学定教”,努力体现问题由学生提出、课文由学生读懂、文本奥秘由学生发现、学习方法由学生小结的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平等中的首席”,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方向。
一、问题由学生提出
课堂伊始,通过检查了解课前自学情况后,我把提问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王冕勤奋好学,为什么要说在学堂里闷得慌?母亲让王冕去秦家放牛,为什么要“早出晚归”那么辛苦?许多人都会看到雨后美丽的荷花,为什么别人没想画下来,王冕想到了?除了文本内容方面的质疑,还有针对表达的思考:文章字数并不多,可从王冕7岁写到18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课文为什么写夏天暴雨后的景色?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确定了一个主问题:课文不到一千字,写了王冕12年的生活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是怎样做到的?这个主问题既关注文本写了什么,更关注怎么写,兼顾了内容和形式,是从整体入手的突破口,是一个笼罩全篇的大问题。针对主问题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有详有略”这一语文知识,这正是“这一篇”典型文本核心教学价值所在。但此时它只是个陈述性知识,停留在概念层面,课堂教学要沿着这个知识,穿越知识的发现旅程:作者详写了什么?是怎么详写的?为什么要详写?通过不断追问与潜心揣摩,在学生言语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个知识的所以然,唤醒知识,在知识体系中得到建构。
二、文本内容由学生读懂
小说中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形式表现的,因此追问“怎么详写”这个表达方式的所以然,着力点应放在对人物言行的涵泳上。
1.细读揣摩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
师:关于王冕的话,课后有个思考题,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大家都说王冕勤奋好学,可他自己却说在学堂里闷得慌,不是矛盾了吗?
生:其实王冕十分想在学堂里学习,他不想让母亲难过才这么安慰母亲的。
生:王冕是个孝顺的孩子,知道母亲做针线活挣钱很少,他不想让母亲太辛苦,体谅母亲,安慰母亲,才这样说的。
师:你也来安慰安慰母亲。
(生朗读王冕说的话,感情真挚。)
师:多么孝顺的孩子啊!听了这话,母亲心里一定舒服多了。照同学们的理解,看来王冕说的是假话,是善意的谎言啦?
生:如果不在学堂里,他可以选择喜欢的书读,就觉得快活了。
师:这位同学认为学堂读书的方式是王冕闷的原因。我觉得还可能有其他原因。
生:我觉得他虽然坐在学堂里,但经常想到母亲的辛苦,心里不好受,似乎是一种煎熬,所以觉得闷得慌。
师:你简直说到王冕心里去了!多么孝顺的孩子啊!那他觉得放牛快活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放牛可以贴补家用,帮母亲分担压力。
生:放牛的时候还可以带几本书自由地读,不耽误学习,所以他觉得快活。
师:含蓄委婉是中国人说话的特点,这一细读,我们就能发现这看似矛盾的话里,原来还有这么丰富的言外之意。
对王冕话的真假之辨,改变了二教强行改动标点的方式,而是激起学生思辨,在他们不懂的地方,联系生活经验、联系文本前后关系,给思维停留的时间,他们很快发现了中国人含蓄委婉的言语方式,升华了对人物的认识。
2.细读揣摩人物行动的言外之意。
师:王冕是这么说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读第4节)
师:从他所做的当中你品味出什么?
生:王冕孝敬母亲,因为秦家给他吃的腌鱼腊肉,他“舍不得吃”,而是带回家给母亲吃。
师:“舍不得吃”可以看出他孝敬母亲,“舍不得花”又是什么原因呢?
生:他想把钱省下来买书读。
师:他为什么忍受着饥饿也要买旧书读呢?
生:因为王冕勤奋好学。
师:他为什么这样勤奋好学呢?
生:因为那时候,穷人只有通过读书考取功名,才能挣到钱孝敬母亲。
生:只有多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离开秦家,养活母亲。
师:是啊,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王冕唯一的出路,他总不能一辈子帮人家放牛吧,可见他是个自强不息的人。
看似不起眼的字眼,通过连续追问,隐性内涵得到了发掘。这一追问基于王冕在《儒林外史》全书中的地位,为学生阅读整本书打开了一扇窗。
三、文本奥秘由学生发现
1.细读叙事整体结构。
(一生读第5节开头一句)
师:读到这件事的开头,有没有发现什么?联系前文看一看。
生:第一件事开头“眼看三个年头过去”和这件事开头“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差不多。
生:这两件事开头都交代过了三四年时间。
师:同样略写过了三四年时间,能不能互换?
生:不能。“不知不觉”感觉时间很快,很快乐;而“眼看”是很难熬,说明母亲的日子过得很艰辛。
生:“眼看”是眼睁睁地看着,因为王冕家境贫寒,母亲供他读书很艰难,他很内疚;而“不知不觉”买书的钱是自己挣的,所以心里快活。
生:母亲为了让王冕读书费尽了心血,所以那三个年头王冕每一天都觉得日子难熬;而这三四年,虽然在秦家放牛吃不饱,但书本就是他的精神食粮,让他觉得很快活,所以是不知不觉。
(听课老师惊叹鼓掌。)
虽是略写内容,但经过在文本中走过的这个来回,学生既发现了它在整体叙事结构中的串联、过渡作用,还读出了其遣词造句的内涵,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实现了完美统一。
2.细读叙事中环境描写。
(出示第5段的景色描写。)
师:多么美妙的景象,读着读着,它似乎浮现在我们眼前了。我读到这里时产生了一个疑惑:课文不到一千字就写了王冕12年的经历,可为什么花近140字写雨后荷花呢?
生:因为这场雨,使王冕的人生发生了转折。
师:这是王冕的人生转折点,所以要详写。这是环境描写的一个重要作用,被你发现了。
生:作者这里埋下了伏笔,给他学画荷花提供了一个机会。
师:对,这是王冕画荷花的契机,所以详写。
生:这景物非常美,才会吸引王冕学画。
师:是啊,用美景烘托氛围,这是环境描写的又一个作用。
生:作者不可能凭空将视线转到荷花上,必须有一个过渡,让我们的眼睛看到美丽的荷花,下面才能写到王冕学画荷花。
师:这一点甚至连老师都没有发现,这段景物描写还有过渡作用呢!
师:老师还想告诉大家一个原因:这篇课文选自《儒林外史》,儒就是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是君子。《儒林外史》就是讽刺当时读书人多数已经不像君子了,只有这开篇第一人王冕例外,他是个真君子,就像一面镜子放在书的开头,照出了后面那些读书人伪善的面目。我们都知道荷花被称为花中君子,古人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王冕就像这荷花一样,所以这里写荷花实际上就是写王冕。
一次讲座中,我为教师分析这一环境描写的内涵时,他们也被吸引住了,但他们认为这些教给小学生太深奥了。从上述片段可以发现,学生完全有能力在文本结构有明显变化的地方,读懂内涵,关键还是要教师首先能够发现文本的奥秘,在学生可能忽略的时候,将他们的思维引导到这个方向上去。
四、学习成果由学生归纳
这堂课结束阶段,学生通过自主归纳,不仅明白了“详略得当”的概念,更懂得了能表现人物形象的应该详写,可以抓住人物说的、做的、想的等详写。同时他们也知道了王冕是一个君子,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人;懂得了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知道了读文章遇到矛盾或相似的地方要细细品味言外之意,等等。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