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味品123】绝对干货!全球味精市场分析

 zhangji13 2020-11-05

调味品123,竞争对手都在看

原题:全球味精市场分析

来源:中国淀粉工业协会

作者: 杨纪

《调味品123》杂志导读:

下面这篇文章,用这么短的篇幅,把全球味精市场讲得如些明晰,只此一篇,今天看到,实为感叹,这位作者的确可以称之为大神级人物!需要明确的是,即便是在味精市场整体处于集中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味精市场依然是充满机会的。机会就在食品加工和餐饮渠道,大家可以就此话题在文后发表您对味精市场的看法。

全球味精行业落后产能逐渐淘汰,供应与消费已相对稳定,行业融合基本完成。中国作为全球味精生产和消费最大的国家,分别占有世界73%和62%,由于越南政府对味丹的巨额罚款,以及味之素公司在东南亚和南美企业由于环保等各种因素处于开工率不足的状况,中国出口量呈现2%的每年增加趋势,但整体出口均价呈现3.5%的下滑。

中国味精每年1/6的产量用于出口贸易,近几年我国味精对外贸易存在最大的威胁是全球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大, 欧盟、美国、印尼等相继发起对中国味精出口的反倾销调查,严重影响中国味精出口方向和出口数量。

因此,我们应站在全球视野的角度,审视世界味精行业生产、消费格局,通过对全球各区域的供应状态、需求习惯、营销战术等全面分析,为实现事业部“133”战略,提供市场数据支持。

    一、全球味精市场现状分析

1、全球味精市场供应情况分析

全球味精生产能力为465万吨,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欧洲,产量分别为439万吨、19万吨、7万吨,其中亚洲地区产能占全球的94%,中国产能占全球的73%。全球产能排名前三位为:阜丰120万吨、梅花70万吨、味之素67万吨,占全球产能力的55%,从产能分布观察,奠定味精行业集中度水平。

全球味精产能一览表

     2、全球味精市场进出口情况分析

     全球味精总贸易量为186万吨,出口国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南亚、中南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占全球出口量的52%;进口国主要集中东南亚、非洲地区,东南亚进口量占全球的65%。目前全球味精供应与需求保持相对平衡,中国为味精需求大国,占全球需求量的62%,各区域需求排名依次为:中国、东南亚、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全球味精贸易一览表

从竞争格局分析,全球贸易竞争主要中国企业与味之素的市场争夺,东南亚、南亚是中国企业的实力范围,中国味精具有典型的“中国制造”的特点,出口价格低廉、有规模优势,而美洲、日本市场是味之素的实力范围。目前,从原料、工艺技术、运输、销售渠道对比,我国味精生产成本味较味之素有较大的差距。欧盟对中国征收33.8-39.7%反倾销关税,使得我国失去竞争力,因此,市场争夺焦点在非洲、中东、东欧地区。

3、全球味精市场贸易流向分析

全球味精企业中,味之素有8家工厂,分别位于泰国、越南、马来、印尼、美国、巴西、秘鲁、法国,味精贸易流向除中国外的各大区域;中国各味精企业,味精贸易流向为亚洲、东南亚、中南美、非洲与中东。

味精贸易流向一览表

北美加拿大与墨西哥均没有味精生产厂家,进口主要来自南美与除中国外,亚洲其它国家供应。

南美味精年消费5万吨,产量15万吨,供大于求状态。每年出口约12-13万吨,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与非洲,每年进口约3-4万吨,主要来自中国。

西欧供需基本平衡,进口量每年约2.5万吨,主要从印尼、越南等亚洲国家进口。

中东欧地区没有味精生产企业,年消费量3万吨,主要从中国、巴西、法国等国家进口。

非洲与中东地区没有味精生产企业,年消费量为11万吨全部靠巴西和中国进口。

日本没有发酵,主要从味之素生产基地进口谷氨酸精制,主要从巴西、越南、印尼等国家进口。

泰国拥有丰富的木薯与糖蜜为原料,味精产能25万吨,进出口贸易量较大,味精分包行业非常发达。

缅甸味精原料匮乏,没有味精发酵企业,但味精需求量大,全部依靠进口,以中国进口为主。

越南味精进口量为5万吨,全部从中国进口。

印尼味精进口量为3万吨,主要从中国进口。

4、全球味精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全球味精消费量为289万吨,消费渠道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为食品加工使用,比如:复合调料(液固态)、方便食品等;第二类为餐饮消费;第三类为家庭包装。根据不同国家的经济水平、人口数量、消费习惯等差异,三大消费渠道也有所占比例有所不同。

全球味精消费渠道中,食品加工使用量较大,占全球消费量的42%,主要集中在中国地区;家庭包装用量其次,占全球消费量的31%,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餐饮消费占便于消费量的27%,主要也集中在中国地区。

全球味精消费一览表

综上分析,渠道消费决定味精产品的规格,即:家庭包装应用范围为20-40目,餐饮消费应用范围为40-80目,食品加工应用范围为60-100目。

二、中国味精市场现状分析

1、中国味精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我国味精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2013年中国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CAGR)7%。在此10年当中,味精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大江南北,广州、福建、浙江、上海、山东、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大小味精生产企业约40余家。味精地方品牌数不胜数,全国性知名品牌只有广州双桥、沈阳红梅、河南莲花三足鼎立。由于产能扩张速度大于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味精市场产能过剩现象严重,故从2003年至今,味精行业先后经历了三轮的行业整合。

第一次整合,受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原料成本等压力,从华东、华南、西南等地的味精生产企业发酵设备陆续关停,在北方味精生产企业采购麸酸,保留精制设备与原有的品牌,进行生产与销售。

第二次整合,中原地区的味精生产企业,开始陆续停产北迁。梅花河北工厂停机,北迁至通辽并扩大产能;阜丰山东工厂停机,扩充宝鸡工厂产能,同时将山东产能北迁至呼和浩特生产。山东、河南味精企业受“三高压力”,陆续关停发酵设备,也只保留精制设备与原有品牌,麸酸销售异常火爆,导致南方味精企业因利润损失,由单一采购麸酸,变成同时采购大包味精,保留原有品牌困难经营。

第三次融合,阜丰在扎兰屯新建企业,将南方缺失的味精供应量,以及宝鸡部分产量迁至此地,通过扩能手段,达到中国味精行业独霸天下。梅花在新疆也新建味精生产企业,生产麸酸与味精,供应西北,西南的味精品牌企业与食品加工企业。

因味精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无法改善,阜丰、梅花企业为了提高自有品牌影响力,保持市场主导能力,保证稳定生产与销售,陆续停止销售麸酸,导致国内大面积味精生产企业,陆续关停精制设备,只能购买大包装味精进行分包,保留自有品牌。

味精行业经过三轮融合以后,行业集中度达77%左右,呈现新“三足鼎立”时代,阜丰、梅花、伊品,以规模优势占据国内味精前三甲,阜丰以120万吨的产能优势,占据全球第一。

第四次融合以技术、成本优势即将拉开。

由原有的亚适量菌种,过渡温敏菌种,成本大幅降低,由温敏菌种升级转基因菌种,产酸达到新高,成本再次降低。

由原有的间歇式发酵,升级到连续性发酵,节省能源与时间,大大提高产量的同时,成本也随之降低。

2、中国味精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目前中国味精可加工产能300万吨,不包括只有品牌,发酵、精制已闲置,实际产量可达219万吨,开工率达73%。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内蒙、山东、甘肃、黑龙江,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型生产企业阜丰与梅花,通过不断的北移布局,不断的扩充产能与技术改造,其供应能力已占全国产量的73%,奠定了市场的领导能力,山东企业受“三高压力”产量逐年萎缩,最终走到没落。

2013年-2015年国内味精产能产量一览表

3、中国味精行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已一举成为世界味精生产基地,占世界味精产量的73%。近几年对中国味精外贸市场存在的最大威胁是全球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会不断增大,欧盟、美国、印尼等相继对中国味精出口进行双反调查,严重影响到我国味精的出口方向和出口总量。

全球味精贸易格局趋于稳定,由于消费饱和,贸易量相对稳定,中国主要销往东南亚、非洲、南美、东欧地区。据统计,中国味精对外出口量约为36万吨,2015年受退税助力出口量达到42万吨,为历史出口量最大的一年。其中阜丰出口量占有38%,梅花占32%,菱花占7%,莲花6%,其他占15%。

历年出口情况一览表

年份

出口量(万吨)

同比增长(%)

2006年

25.8


2007年

21.7

-16%

2008年

21.6

0%

2009年

30

39%

2010年

20.8

-31%

2011年

27.2

31%

2012年

40.1

47%

2013年

32.4

-19%

2014年

36.8

14%

2015年

42.5

15%

4、中国味精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目前味精消费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直接供应给食品加工企业,这部分产品约占整个味精市场销量的50%,比如鸡精、酱油、肉制品、方便食品等;第二类是餐饮消费,占整个味精市场的30%,第三类是家庭小包装,占味精市场的20%,其中食品工业与餐饮对味精行业起到主导作用。

国内味精消费市场基本稳定,主要是以广东、四川、山东、河南、江苏为主,具体消费模式与当地居民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

广东、江苏地区以酱油、鸡精食品加工隐性消费为主。

四川因气候湿热,当地消费多以火锅底料、酱料形式出现。

河南、山东地区多以直接使用、方便食品调料等小包装形势为主。

东北、西北地区主要以餐饮消费为主。

我国调味品年产量已超过1500万吨,以酱油、食醋和复合调味品的产量最大,约占整个调味品市场的85%。近几年酱油、鸡精及酱料的发展速度较快,酱油的具有产量大且增幅快的特点,年平均增长率达11%,调味汁和鸡精粉紧随其后,味精大包装市场的显性消费呈现萎缩,每年以0.7的速度下滑。

中国各区域消费占比一览表

区域

华南区

西南区

中南区

西北区

华北区

华东区

京津冀

东北区

占比

23%

16%

16%

8%

9%

13%

7%

8%

三、中国味精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味精产品市场较小,集中度较高,市场妙作较为容易。根据不同的产品规划、不同主攻方向、不同的目标市场与客户等因素,我们将国内市场竞争环境按不同维度进行定义与分析。

按区域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东北区:主要以流通渠道为主要构建网络,阜丰(扎兰屯)以特有产品、销售半径优势把持。由于流通渠道供应链条复杂,且部分直接应对终端消费群体特性,对市场价格感知迟缓,囤货意愿强烈,此市场相对容易炒作经营。

华北、华中区:国内味精加工企业起源地。以流通渠道为主,需求量较大销售价格低,对产品质量要求相对较低,价格相对敏感,阜丰(内蒙古)以特有产品独占半面江山。

华东区:主要以分包企业为主,食品加工为辅.全国价格最低区域,梅花企业主战场,通过东索贸易盘局在此,与分包企业、食品加工企业都有良好的业务关系。阜丰(扎兰屯)与梅花客户资源争夺战异常激烈。

西南区:以流通渠道为主,食品加工为辅。受地理位置影响,市场整体价格较高。阜丰(宝鸡)以流通渠道主攻,梅花粉体产品以食品加工为主。

西北区:伊品通过流通渠道占有主导地位。

华南区:商家必争区域,以食品加工为主,竞争非常激烈,国内味精销售价格低价区。

中南区:阜丰(宝鸡)工厂通过流通渠道辐射。

四、味精行业生产成本分析

味精生产属于“三高”企业之一,其原料、辅料、动能消耗对味精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即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状态下,可根据成本测算,打压山东味精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可以根据成本测算,争夺网络资源。

原料(玉米)占味精总成本的60%,辅料(硫氨)占味精成本的18%,动力能源占味精成本的15%,其生产模型如下:

味精成本=原料价格*2.1+副产品冲减+加工费用(变动加工费用+固定费用)

副产品冲减=蛋白*4.7%+纤维*10.2%+玉米油*2.62%+粕*5.13%+菌体*11.2%+复合肥*95%

五、味精应用分析

1、鸡精、鸡粉中应用

鸡精是味精的一种,由谷氨酸钠发展而来,鲜度是谷氨酸钠的2倍以上。鸡精是一种复合鲜味剂,是日常使用的调味品。由于鸡精中含有鲜味核苷酸作为增鲜剂,具有强烈的增鲜作用,如鲜味核苷作为增鲜剂,具有强烈的增鲜作用,如鲜味核酸与纯味精按5:95的比例混合时,其混合物鲜度约为纯味精鲜度的6倍。鲜味剂的加入量一般占鸡精总重量的25-35%左右。

鸡粉则是一种复合调味品,它的基本成分是在含有40%的味精基础上,加入助鲜剂、盐、糖、鸡肉粉、辛香料、鸡味香精等成分加工而成,更含有多种氨基酸。

2、在酱油当中应用

在酿造酱油里加味精,一方面是为了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拼‘等级’”上述业内人士称。据了解,如今酿造酱油的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与三级四等,作为鲜味指标,该等级根据酱油检测中的氨基酸态氮数值。“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的味道就越鲜,酱油的等级就越高,就越好销。

有研究计算,按照GB/T5009.39-2003中规定的氨基酸态氮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普通无盐味精中氮基酸态氮含量为:7.279/100g。也就是说,假如向酱油中添加1g此种味精,可以提高酱油氨基酸态氮0.07个百分点。按照市售酱油500mL净含量计算,每添加1g无盐味精,可以提高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约0.014个百分点。

3、在食品当中应用

鲜味调味剂,一般用量0.015%~10.0%。主要用于烹调等各种食用品。最高参考用量:糖果1.3mg/kg;焙烤食品61mg/kg;调味料190mg/kg;汤料4300mg/kg;肉类制品2900mg/kg;腌渍品130mg/kg。

六、中国味精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味精行业产量和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和少数省份集中,资产管理费用将改变行业和市场布局,资产并购或重组为优化行业资源创造条件,同时也加速行业的整合,提高了行业的集中度。

味精产品从居民消费品向工业消耗品方向转化,味精企业行业集中提高之后,味精生产企业需要进一步拼产能、拼资金、拼技术、拼管理,以取得成本优势,并利用其垄断地位,借助资本运作,操纵市场价格,以提高利润率。

七、发展愿景

目前国内味精行业已经呈现双寡头格局,作为发展“产业链、大布局”的中粮集团,应该随着全球味精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味精必需品的刚性需求的特性,通过了国内外并购形式,掌握全球味精产业的网络资源、定价权力,以全球视野布局战略,做大做强玉米产业链味精环节。

并购国内大型味精生产企业(如:阜丰),形成全球不可逾越的规模优势,不仅掌握全球38%及中国51%的网络资源,而且可控制中国味精的定价权力,更能发势中粮品牌优势,提高中粮味精产业的全球高度。

以资本运作方式,参与味之素等国外知名味精生产厂家,通过国际影响力渗透国际渠道,形成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增鲜剂生产商与供应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