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43、鲁智深最狼狈的时刻

 笑谈中 2020-11-05

瓦官之寺篇·自杀的老僧

瓦官之寺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非著名寺庙,这里出现的反派,包括一僧一道。僧者曰崔道成,绰号生铁佛。道者曰邱小乙,绰号飞天药叉

老崔名字叫“道成”,也不知他成了什么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人极其吝啬,因而绰号生铁佛。“生铁”的意思,大概相当于今天的铁公鸡。

丘小乙这名字仿佛很文艺,但翻译成今天的话说就是丘老大。当时叫小乙的,相当于叫大郎,说明在家行大,没给取正式的名字。老丘的绰号也很有意思,药叉其实就是夜叉,简单说就是恶鬼。飞天药叉,那就是会飞的恶鬼,多厉害。

这二位组队打野,占领了瓦官之寺,成为了瓦官之寺的新主人。而之前瓦官之寺的僧侣,则被驱赶到厨房忍饥挨饿。这二位则继续在附近打野,有钱有肉有酒有女人。对这二位来说,这样的生活一过惯,给个县委副书记都不换。

而这样的小背景下,就是人性在极端条件下最真实的写照。

且说鲁智深和小霸王周通等人在桃花山刚刚演绎了兄弟情深,周通去帮鲁智深抢劫,鲁智深抢了他的金银酒器。自此鲁智深闯荡江湖,一路赶往东京。饥肠辘辘的鲁智深,路过了瓦官之寺,遇到了同样饥肠辘辘的僧人们。

据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但是在饥饿面前,僧人们打了诳语,愣说没粮食给鲁智深吃。鲁智深不信,和尚们叫苦连天,只好说出他们的寺庙被崔道成、丘小乙霸占,那俩哪是出家人啊?办的都是强盗的事。虽然和尚们骂的是崔、丘二人,实际上跟骂鲁智深差不多。鲁智深的表象,跟那俩货其实也很相似。简单说,虽然身份是出家人,但是看上去凶神恶煞,不尊出家人的戒律。

然而很快,锅里的小米粥不揣冒昧的冒出香气,让鲁大师犯了嗔戒,指责这些和尚们不讲究。明明有吃的还说没有,作为和尚怎能说谎呢?和尚的操守都去哪了?

和尚们是不知道鲁大师的底细,要不非得问问他出家人为啥喝酒吃肉砸佛像呢?

那不管,和尚们刚被崔、丘抢了寺庙,又被鲁智深抢了小米粥,真是佛祖听说也会流泪。那你想想鲁大师是何等人物,当年可是在渭州吃馆子都不给钱的主儿。这小米粥如何咽得下去?吃了几口,鲁大师就吃不下去了,因为他听到了歌声传来。

鲁大师到外面一看,只见一个道士在唱小视频流行款歌曲,歌词是这样的:

你在东时我在西,你无男子我无妻。

我无妻时犹闲可,你无夫时好孤凄!

鲁大师一听,什么乱七八糟的?要当恶俗网红啊?这种歌怎么能过审?不行,得去把他和谐了。最重要的是,这道士还提着酒、肉、鱼,可比小米粥诱惑力大多了。

甭问,这道士就是丘小乙。鲁大师追了过去,一看好家伙,丘小乙和崔道成外加一个妇女正准备喝酒。尤其是这老崔,长得很有特点,那漆黑的面容,仿佛是从埃塞俄比亚来的。

鲁大师抄家伙不揣冒昧的来了,这哥儿俩一人拿一双筷子,目测是打不过鲁大师。再说一次鲁大师的武器禅杖,跟电视剧的形象根本不是一回事,禅杖就是唐僧用的那个玩意儿。唐僧那个叫九环锡杖,为啥有九环?因为禅杖的主要作用肯定不是打架用的,而是在坐禅时,九环发出声音,警醒和尚别睡着了。

也就是说,鲁智深用的是钝器。在这种情况下,老崔和老丘瞪眼愣说他俩是好人,厨房的和尚们才是败坏寺庙声誉和利益的流氓。

鲁智深见到老僧的小米粥,虽然不爱吃,但也先抢了再说。见到崔、丘的酒肉,却没打算抢,反而相信那些饥肠辘辘而吃粥的老僧是坏人。

这就足以说明,在鲁大师的价值体系里,对流氓土匪有着先天的好感。前提是,只要流氓们足够恭顺。外号生铁佛没事,敢叫镇关西就弄死你。

然而,即便是鲁智深返回厨房,忽然又明白一个道理,难道要抢小米粥吃么?鲁大师是什么人?那是饿着肚子也不吃小米粥的人。于是在老僧的劝说下,鲁大师抄家伙又去找崔道成。

迎接他的,是崔、丘二人的两条朴刀。鲁智深打不过这二位,被人一直追杀到寺外的石桥边才逃得性命。

这俩流氓也是没经验,继续追下去,把鲁智深一杀,啥事都没有了。但是这二位仅仅是流氓,不是土匪,杀人的胆子还没有。所以他们虽然霸占瓦官之寺,却没有杀尽老僧。另外,这二位的武功值得研究。他俩一没技巧,二没体能,但是互相配合极好,所以组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鲁智深虽然没吃饭打不过人家他俩,但是别忘了,这俩流氓也没来得及吃饭。

鲁智深跑路了,这二位没有去追的最大原因就是体力实在跟不上,于是他们坐在石桥边休息。他俩体力差到什么地步呢?差到回寺庙吃饭的体力都没了。哥俩就这么在桥边坐着,一直等到到鲁智深出去跟史进打了一架,然后吃完饭再回来,这俩流氓还在桥边坐着。换个角度想,俩流氓包养一个女人,体能问题也可见一斑。我的意思是,抢俩民女都扛不动,俩人只能抬着一个回来。

俩没吃饭的流氓,当然打不过吃了肉夹馍的鲁智深和史进。一阵殴斗之后,崔道成和丘小乙双双殒命。俩人当流氓弄来的钱,也被鲁智深和史进分了。

崔道成和丘小乙无疑是坏人,而这俩坏人却很冤枉。同样是臭流氓,这俩货跟什么王英、周通、邓飞、张横之流比算是好人了。但人家因为遇到了宋江,真是又娶媳妇又过年。这俩货倒霉,遇到了鲁智深和史进,那就只有死的份了。

而我们要思考的是,这种臭流氓是怎么形成的?毫无疑问,这俩货也是社会的底层,他们的理想未必有李逵高,无非是想吃那个喝那个玩那个。对他们而言,这是最高追求。所以他们没有帮派,没有小弟,只想快乐的当个流氓。

而之所以这俩货能成为流氓,那真要记官府一功。正如寺庙的老和尚所言,告状没用,大宋的衙役多忙啊,哪有空来乡下管这事。

因为官府不管,所以这俩货踏踏实实霸占寺院当流氓,吃那个喝那个玩那个。原本他俩以为能这么快乐地过下去,没想到生铁佛遇到了花和尚,飞天鬼遇到了九纹龙,两命呜呼,顷刻而亡。

鲁智深算为民除害吗?至少瓦官之寺的和尚不这么认为。对他们来说,崔、丘好歹不抢小米粥。外面的大战谁能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谁赢,可能小米粥都保不住了。于是,万般绝望之下,瓦官之寺的和尚们集体自杀。

在他们临死之前,可曾想过佛祖在哪里?

最惨的是,仅仅俩流氓,就霸占了一座寺院。寺里年轻力壮的都跑了,年老力衰的也不敢反抗,这才成就了俩流氓。

其实当时江湖上的流氓也有基本操守,比如开黑店的张青,也不杀出家人。出来劫道的史进,也不劫出家人。也就崔、丘和鲁大师、武松这样的人,连出家人都不放过。

能管的不去管,能反的不敢反,可不就成就了流氓吗?流氓得势,还得自称是瓦官之寺的大救星,污蔑原寺中僧侣毁坏寺庙。这瞪眼说瞎话,鲁智深还信了。这智力,也不深啊。

崔、丘二位在流氓满街走的《水浒传》中算不入流的角色,但这俩小反派却见证了鲁大师最狼狈的时刻。在饥肠辘辘下,所谓打抱不平、行侠仗义的鲁大师也是欺负老头的恶霸。该劫富济贫的时候,他劫了贫到极点的人。

人还是不能和人性作斗争,青天大老爷是指望不上的,毕竟他们不是来安民的,人家有自己的任务。

客观上,鲁智深又惩治了恶人。但是抛开先入为主的概念,鲁智深为什么要杀崔道成和丘小乙?为了正义?为了饿肚子的和尚们?都不是,就是为了出气。假如当初崔道成请他一起吃肉,这事也就过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吃饱了叨叨叨讲道理的多半不靠谱。人性要在困顿的时候才能显出光辉,也在困顿的时候能显出丑恶。所以我们古代佩服的是那些饥饿不低头,困境不认怂的伟大人物。至于后来无限崇拜那些吃撑了的人物,管那些人物叫爹叫老公的,那是民族性的极大堕落。

另外面对崔、丘这样的恶人,要么奋起反抗,要么虚与委蛇到底,自杀是最不可取的选择。都有勇气自杀,没有勇气杀敌吗?瓦官之寺的老僧们,做了一个极坏的榜样。

而对于老僧们来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行侠仗义的鲁大师。

好了,这节就说到这里,下一次我们来说说阶层不通的一组反派。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

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