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正邪两赋”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在《红楼梦》第二回里,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阐明了自己对历史上一类人的看法。当冷子兴说贾宝玉是“淫魔色鬼”的时候,贾雨村则不以为然。他把贾宝玉视作秉持了“正邪两赋”的人。在他看来,贾宝玉这类人“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之中,其聪明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亦必为奇优名倡”。

贾雨村举了许多例子。下面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陶潜,也就是陶渊明。晋代的隐士,中国山水田园诗的鼻祖。他的祖先陶侃功业彪炳,可惜到了陶渊明这一辈,家境已经贫寒。陶渊明为了养家,不得已委身官场。但是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看透了官场黑暗本质之后,他决心归隐田园,亲自躬耕。他屡次拒绝官府的征召,保持住了一个文人的清高与正直。他拒绝官场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另一方面是他发自内心地热爱田园生活。他甘于贫贱,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里,他逍遥自在。他在当时显得特立独行,所以默默无闻。但是到了后来,陶渊明就成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一个精神标杆。尤其是当他们在仕途上遭遇挫折的时候,特别容易把陶渊明视作精神偶像。辛弃疾就曾写下“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可以说,陶渊明是魏晋风骨的最好体现。

阮籍、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贤”里最有才情和个性棱角的两个人。阮籍不拘礼法,在得知母亲逝世后依旧和友人下棋,但是下完棋之后立刻痛哭吐血。嵇康是一个举止潇洒,姿态飘逸的美男子,爱打铁,善于弹琴,他的《广陵散》独步千古,被称为绝唱。阮籍为人真率,面对欣赏的人就视以青眼,面对讨厌的人就视以白眼。嵇康傲骨嶙峋,因为山涛劝他为官,而愤然与他绝交,还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两个人的表现出一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洒脱不羁。而且,他们的行为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发自内心。生逢乱世的他们空有满腹才情,却不愿意和世俗相妥协,于是选择了笑傲山林,长歌当哭。

米南宫,也就是米芾。他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是一个痴人。他酷爱奇石,在绍兴,他曾经在云骨石面前顶礼膜拜。他具有强烈的艺术气质,不俗的审美眼光。写书法追求意趣和个性,讲究体势,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他对江南烟雨情有独钟,一生喜好游历。可以说,米芾的艺术创作是他人生体验的凝结。

柳永和秦少游是北宋词坛的双子星。柳永是情场浪子,一生放浪形骸。但同时却又是一个痴情种。他写下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感动了无数痴男怨女。他仕途失意,漂泊终生,因此写下了无数有关羁旅行役的名篇。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被苏轼赞为“不减唐人高处”。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词风和柳永接近。他性格不像苏轼那般豁达,在屡遭贬谪的时候难免心情低落,感叹“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的词是伤心之词,善于“将身世之感,并打入艳情”。秦观擅长化具体为抽象,比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可谓想落天外的妙句。柳永和秦观在经世济民方面的成就远不如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柳永就感叹“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秦观也感叹,“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可以说,凄迷的风格,缠绵悱恻的情感是两人词作的共同点。不同的地方在于柳永流连于秦楼楚馆,词风偏于俚俗,秦观的词风更为清新高远。

王朝云是苏轼的爱妾,也是苏轼的红颜知己。相传,苏轼曾经指着自己的大肚子问家人里面是什么,有人回答是一肚子学问,有人回答是一肚子胸襟,只有王朝云笑称是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对此深有同感。王朝云可以和苏轼共患难。苏轼被贬到惠州后,她不离不弃,用心照料苏东坡。苏轼曾写下“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而朝云在唱这首《蝶恋花》的时候却不忍心唱这两句。因为她明白苏轼是想表达一种漂泊天涯的孤寂之感。朝云去世后,苏轼伤心不已,写下一首声情并茂的悼亡词《西江月》,其中的“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可以说将朝云的坚贞刻画得耐人寻味。

在了解了曹雪芹提到的秉持“正邪两赋”的几个人之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们:他们都是具有真性情的人,无论处境顺逆,都可以保持一种纯洁的心性,不会和世俗同流合污。他们中有人穷愁潦倒,有人被世人批驳,但是他们都可以保持初心,不改其志。曹雪芹赞美这些人身上的清风傲骨,也对于这些人在尘世当中的辛酸表示理解和同情。

期待您关注一下我们这个公众号“珍爱红楼梦”,喜欢就分享一下,或点个赞,点个在看。热爱写作,也要记得给我们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