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就是中国母亲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20-11-06

作者:麦兴平,李发章  朗诵:段宁欣

      从乡下出来好多年了。起初,回去得很勤,后来工作了,成家了,回去的次数也少了。没几年,母亲去了,父亲也被我从乡下接了出来,慢慢地我也不怎么回乡下了。

      随着时间流失,我对乡下也渐渐地陌生了,和我说起乡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偶尔也去乡下,回去后总觉得家乡已不是以前的家乡了。

      后来的后来,到了一定的年龄了,爱回忆了,爱想起在乡下的那些事了,忍不住还是想回去一趟。

       一天,有个很久不联系的玩伴打电话说他母亲去了,我愣住了,一直记得他母亲身体挺好,为啥说没就没了,忍不住又想起去逝多年的母亲,眼睛湿润润的。

      我把去乡下的事说给爱人,爱人说,去就去吧!都有老人,都是一个家乡的人,明天让儿子开车送你去。儿子听后嘟囔:'乡下,乡下,你十九岁就离开了那个破地方,念叨了半辈子了,老了,老了,还离不开乡下,乡下有啥,不就是一座桥,一条沟,还有那些破房子吗?要去你去'。


       我想说他几句,忍了忍没说,一是,孩子也大了,我也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可以管住他的爹了,该忍着就得忍着,二是,乡下终究不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他不挂念也是应该的。

        其实,我居住的家离我乡下的家也不远,二小时的路程,自从把父亲接到城里,乡下也就是个记忆,不是我不挂念,是乡下那边也没牵挂的人,牵挂事了。

      第二天,我早早就赶到了车站,坐在车上,望着车窗外,我的心似乎已回到了乡下,回到了以前。说真的,我真不知道乡下家乡能带给我些什么,但是,我想,她应该是我生命里必须寻味的东西,也许是回忆,也许是寄托,也许是一种心慰,一种心灵的归属吧!

 走了一路,念了一路,早上还下着的小雨到乡下真的停了,这也许是家乡对每个回家游子的厚爱和牵挂吧!下车,给玩伴母亲吊完孝,见他忙,我说四处走走,他说,去就去吧!回来一次不容易,中午记着来吃饭,我应了声就走了。

    我其实可想看看我以前的学校,以前的教室,以前坐过的桌子了,可走到校门口,望着紧闭的大门,除了那些年上学的回忆外,剩下的都是莫名其妙的孤单和一种淡淡的惆怅。


      转过身,从校门口没走几步就到了那座老桥。离开乡下这些年,我其实一直惦记着它,一直想好好地在那锈迹斑斑的栏杆边坐坐,可不知为啥,望着桥下潺潺的流水,我心里酸楚楚的,老桥依旧,流水已不是过去的流水了,正如许多人一样,才下眉梢,却上心头,一转身,一辈子,一别一生。

     在桥上呆了没多久,觉得午饭时间还长,不知想干些啥,又想干些啥,正在无处可去,无处可走的时候,我还是想起了老屋。其实,自从父亲搬到城里后那老屋也就卖了,看和不看也就那样,可我就想看看,就想看看……

      那天,从桥头到老屋也就几百米的距离,我仿佛走了很久,仿佛整整走了快六十年。

      俗话说,睹物思情,还没到老屋,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起来,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妈在的时候,想起她黄昏时站在门口等我,夜黑时呼喊着我吃饭的声音,想起一次次离家时,她把我送到路口,想起坐在暖暖的热炕上和她说起开心的事和委屈的事,想起每一次,每一次回家时,远远望着她的影子,想起她拉着我的手说;儿呀!外面苦了,累了,委屈了就回来,有妈吃的,就有我儿吃的'。妈呀!此时,你若在多好,你若在多好,妈呀,忍不住,忍不住我满脸全是泪水。

      望着即熟悉又陌生的老屋,我忍了又忍,还是敲开了门,出来的是一位快三十岁的女人,她问我有什么事?


      我犹豫了半天才说;“这以前是我的家,我能进来看看吗?'。

       她一下兴奋起来,“听我婆婆说,你们都在城里,混的得可好了,你能来真好,进来吧,进来吧!'

      一进院子,我一下愣住了,望着院西边的那棵沙枣树,我自言自语道;'它还在呀!还在呀!。我快步走了过去,摸了又摸它粗糙的树杆,仰起头,望着那一树还泛着青涩的沙枣,那个瞬间,我仿佛一下回到了童年,回到了过去,回到了母亲在的那些年,忍不住,忍不住眼晴又湿润起来。

'叔,你咋哭了'
'没啥,叔有些激动'
'哦'
'你公公呢?'。
'死了'
“你婆婆呢?'
“也死了'

'哦'我吃了一惊,好久,好久才说:“你公公比我大七八岁,怎么说没就没了?'。
“前些年得的癌症'。
'唉,他呀!省了一辈子连个福也没享呀!'。
'嗯,就是呀!都是为了这个家'。

是呀!什么叫父母,父母就是一头拉车的牛,父母就是一棵撑天的树,他们宁可苦死,累死,也不想让他们的孩子受一点点委屈,这就是父母,这就是中国的父亲,母亲呀!

     从老屋出来,就看见了拐着拐杖站在路上的郭奶奶。我迎了过去,拉着她的手喊到“郭奶奶,你还认识我吗?'。

'认识,认识,你是村东头老李的儿子'。
'是,奶奶,我是,我就是,奶奶,你今年九十几了?'我问道。
'九十九了'。
'真好,奶奶,奶奶为啥不搬到乡上和大叔住'。

她半天才说:'我在等我家老二,我怕搬到乡上他找不到家'。
'他还没消息吗?'。
'没,快四十年了'
那个瞬间,我心里酸楚楚的,不知说些啥。

      郭奶奶看着我不知想起了他家老二,还是想起了什么,抹了抹眼睛问道'小李呀,你见到我家老二了吗'。

'没,没,奶奶,奶奶真没见,没见啊!'。

       那个瞬间,我的双眼一下浸满了泪水,紧紧抓着郭奶奶的手,忍不住还是低下了头。

       '如果你在城里见到他,就告诉他,他妈在等他,他妈在等他,活着等他,他死了他妈等他的魂回家'。

      “奶奶,奶奶啊'

       我含着泪,含着泪,由不住地在心里喊道;“建学呀!回家呀!回家呀!四十年了,你还让你妈等你多久,多久呀!建学啊!“。

        此时,应该有泪水,此时,真正的故乡,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土地,此时,此时家有老母多好,天大的委屈也有归途呀!建学啊!你在哪里呀!在哪呀!回家吧!回家吧!建学啊!

作者:麦兴平,笔名:麦子熟了,散文悦读平台专栏作者,宁夏青铜峡人,工程师,宁夏农学院毕业,曾就读于燕赵中医学校,自十六岁在《少年文艺》发表文章以来,有百十篇文学作品发表各类知名报刊杂志。

作者:李发章:青铜峡生人,宁夏大学中文系毕业,有诸多作品刊登在知名报刊杂志。

主播简介:段宁欣,网名土豆莎娃,宁夏朗诵艺术学会会员,银川市朗诵与读书协会会员,银川市怡苑雅韵阅读会成员。宁夏合唱团团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