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忙碌爸爸的陪伴指南,再忙也要做到这两点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大宝

这本书是由西澳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教授布鲁斯·罗宾森所写。父教缺失是当今,特别是城市家庭的普遍现象。父爱在家庭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父亲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会对孩子的的性格造成不可逆的终生伤害。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书中关于激活父爱的三个认知,分别是:忙碌的爸爸、孩子内心的底层需要和乐观孩子养成法。

『 忙碌的爸爸』

“爸爸怎么还不回家?”

大多数的忙碌爸爸基本都有三个通病:

第一个:从表象上看,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这一点不用多说,为了挣更多钱,得到更多,太多父亲都没日没夜的忙。他们甚至从没有研究过,让工作和家庭兼顾的方法。即便忙里得空,他们也在思考和工作相关的事情。

第二个:从思维上看,精力分配不平衡。很多爸爸也不是不顾家,只是他们在工作时间打光了自己的精力子弹,再额外有些应酬、约谈,回到家要么深更半夜,要么累到瘫在床上。

第三个问题:从认知上看,把家庭摆在了工作的对立面。有些人压根就觉得工作和家庭是两条平行线,甚至把类似想法当成指导思想,想到家务、陪孩子就觉得是浪费时间。

可是,在澳洲有一个统计,澳大利亚所有的孩子每天能从爸爸那里多获得五分钟的陪伴时间,那么澳大利亚每年可以节省与孩子有关的五十亿澳币的开支,尤其是在提高孩子学习兴趣、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和减少药物使用上,效果很突出。

如果从这个角度讲,陪孩子的经济价值其实非常大。

『孩子内心的底层需要』

孩子不是什么都不懂,他们内心最底层的需要是:安全感。你可曾看见一个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活蹦乱跳吗?只有在他感觉安全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尽兴玩耍,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对幼儿而言,安全感的缺失会让他们精神紧张、压力积蓄,分泌更多脑内啡和肾上腺素。随之而来的表现就是:情绪暴躁、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等生理上的变化。其中,战区儿童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对孩子而言,挣多少钱不是他们关注的,和谐的家庭环境是他们获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对爸爸来说,白天怎么忙都可以,但以下两点是你一定要做到的。

首先回家后,就放下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并没有放松大脑的作用,陪孩子才有。当你认真和孩子玩游戏,认真做家务,你才能从中体会家庭生活的美好。

其次,要多夸赞孩子的妈妈。日常孩子跟妈妈时间更长,如果你能经常感谢孩子妈妈的付出,孩子也能从中体会到温暖。孩子会从大人的一举一动中,找到情绪的痕迹。夸奖是善意的,孩子能体会到爸爸传递出的善意。

『乐观孩子养成法』

爸爸在家里表态时,一定要注意。你随意的一句悲观言论,会被孩子当成“至理名言”。由于平时爸爸和孩子接触较少,一旦爸爸说了类似:“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去扫大街了。”这类话很容易让孩子当真,并失去对未来的向往。

找工作、升职、结婚、买房这些事,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很大的困扰。但是,如果青少年在儿时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鼓励,他们就会丧失奋斗的勇气。尤其当他们陷入困境时,长辈的乐观态度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假如你忽略了这点,即使你的批评是为了督促孩子上进,但反而却摧毁了他们的自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为了挣脱这种困扰,他们需要经历莫大的挣扎和巨大的付出。

乐观孩子都是被夸出来的。爸爸在家里说话一定要小心,即便你自己职场不顺、生意亏损,也不能把负面情绪带回家。孩子没有足够的认知消化你传给他的负面情绪。

总结一下,节奏越快,家庭越重要;线上越忙,线下的陪伴越珍贵。尤其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人,都需要花点时间和精力学学如何陪孩子。在相同的时间内,它带给你的回报远比工作来的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