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翅几回寒暑

 遇见三山 2020-11-06

金人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一捕雁者,听到一件奇事:

他今天设网捕雁,得一只,另一只脱网而逃。

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上空盘旋一阵,然后决然投地而死。

元好问唏嘘不已,花钱买下这两只雁,葬在汾河岸边,

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号曰“雁邱”,并作《雁邱词》。 

【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


年少时读词,心心念念记得的,不过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那时不知道,有些诗词,是要用一生去读的。

比如“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

夜里老妈和我轮班看护老爸,我定好闹钟醒来,便看到这一幕:老爸腹痛应缓解些许,睡得安详,呼吸均匀,右手紧握睡于床尾的老妈的脚——老爸不肯老妈离开须臾,老妈只好缩在床尾斜倚。

夜深人静,门外走廊上偶有护士走过,吊瓶里点滴不紧不慢,两人鼾声此起彼伏,“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几个字一下从脑子里跳出来。

此时我方明白“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一句可以破空而来,并不觉突兀滥觞,千载流传不倦不厌,是因为后面有“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两句稳稳托着啊。

问世间情?不如问老翅几回?老于天南地北地奔波,老于一生双飞地劳碌,老于韶光寒暑的岁月催逼,老于从“执子之手”到“执子之脚”的情感淬炼。

老爸病后,睡觉时总喜欢紧紧抓住床边栏杆,老妈说那是因为没把握——病痛带来最大的恐慌大概是失控,身体机能的失控伴随着生命质量的下降和尊严的丧失,此时能时刻给予坚定光亮和暖意的还有什么呢?

唯有爱吧,即使戴着病人的手环,也许无人能替代你此时的苦痛煎熬,但只要能握住那陪你几回寒暑的“老翅”,就有了独属于“痴儿女”们的岁月静好。

医生说老爸第二天可以拆线出院那天,心里略宽,随手翻开一本唐诗: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念了几遍,只觉这几个字简直是从我心里流出。

小侄女在旁边,我笑问她知不知道这首诗好在何处?

14岁的她自然还不能体会,我慢慢跟她说:经典就在于能经得起时间考验,这两句唐诗明白如话,却又回味无穷——“巴陵道”于我而言何其应景也!家门口即有一座巴陵大桥也;

而秋山的“秋”字更是妙极,秋天本就给人萧瑟离别肃杀之感,用一秋字更添离愁,而且此时立秋刚过,我虽心系老爸,但数日后又将奔赴临安城开课,其实不想走啊。

“又几重”明写山,实写关山阻隔,相见不易,而离愁别绪如山重,此时戛然而止,言已尽而意未尽。

唐诗经典正在于此,每一字皆可反复咂摸,正因为每一字皆反复推敲而成,故虽时隔千年,却如此动人心魄——读书,是要把自己放进去读的,是要把生命放进去读的。

在老爸的病房里想起这些诗词,发现自己的愚蠢和肤浅,谢谢老爸老妈用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情为何物”。

今日七夕,祝福读到此处的你遇见“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爱,也有多年后“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的依恋陪伴。

如果没有,至少还有诗可以读。

2018.8.17三山于杭州玉皇山下

注:

唐有李杜,宋有三苏,而金元,只有元好问一人,他是金末元初的文坛盟主。迄今流传下来元好问的作品:诗1380余首,词380余首,散曲6首,散文250余篇。

我还写过:

你爱看的书,我给你留着

愿每一个女人(诗)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最深的爱里都有怜惜

近期开课:

报名:8.17杭州《深度沟通之九型人格》

报名:《深度沟通:自我教练》9.7杭州

10.12-10.14《九型人格》

11.9-11.11《自我教练》

12.7-12.9《九型人格》

1.11-13《自我教练》

咨询报名 

--------------

公众号文章内容喜马拉雅电台搜“遇见三山”收听。

《遇见三山》目录(2018.6)

合作&咨询13905812753 炜程

  微信:william2187968

推广&合作:用等待一朵花开的缓慢耐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