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杏石甘汤——善治者,治其皮毛

 谷山居士 2020-11-06

门德纯;麻杏石甘汤8慢性鼻窦炎《名方广用》

  杜某之子,15岁,患儿自述;鼻窍经常阻塞不通,嗅觉不灵,常流黄涕,气味腥臭,前额闷疼。诊其脉略滑,舌苔黄薄。投以麻黄5克,杏仁9克,生石膏24克,炙甘草6克,辛夷12克,细辛1克,水煎饭前服。三剂后诸症大减,随又处以;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15克,炙甘草3克,辛夷3克,地龙9克,水煎饭前服五剂,令其隔日服一剂,半月而愈。

论;《四圣心源》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窍于鼻,司卫气而主降敛,宗气在胸,卫阳之本,贯心肺而行呼吸,出入鼻窍也。肺降则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涕者,肺气之熏蒸也。肺中清气,氤氲如雾,雾气飘洒,化为雨露,而输膀胱,则痰涕不生,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肺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辛金之不降也。肺气初逆,则涕清,迟则肺气堙郁,清化为浊,则滞塞而胶黏,迟而浊郁陈腐,白化为黄,则臭败而秽恶,久而不愈,色味如脓,谓之鼻痈,皆肺气逆行之所致也。其中气不运,肺金壅满,即不感风寒,而浊涕时下,是谓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转载黄师《四圣》这么多,都说的很清楚了,与本案鼻炎有什么关系呢?肺主皮毛,外感伤寒,皮毛一闭,则肺气不降也,即为本案类型的鼻炎。都说黄师的方子不好用,你看不透病理,肯定不好用。本条鼻炎,是外寒表闭,肺气不降,你偏不解表,只是降肺,肯定降不下去,谁的方子都不好用,即使仲景的方子也不好用。麻黄解表,卫气外达,肺气内降,自然病愈。黄师给出了四个方子,都没有用麻黄,但黄师已经说明,即不感风寒,而浊涕时下者。本条医案,病证肺逆鼻塞,脉略滑,此是有浮象,明显的是外感风寒,所以麻黄解表,则鼻炎能愈。你不知解表,反说黄师的方子不行,这样的言论很无知的。

闫云科;麻杏石甘汤9《临证实验录》

1 咳嗽

李某,28岁,妊娠七月,患风温,发热,咳嗽,鼻衄,经治疗热退血止,而咳嗽一直不休。痰黏不爽,咳则牵引胸、胁,腹疼痛,且尿随咳而遗,食欲可,大便干,口干口苦,思饮欲冷。观其舌红,苔黄,切其脉象滑数。

咳而遗溺,膀胱咳也。妊子后,血聚于下焦养胎,上焦相应缺血,加之风温高热,耗伤肺阴,肺叶受灼,故燥咳不已;金不制木,木反侮金,胁为肝之分野,故咳胁痛,肺为水上之源,主周身之气,行宣降之令,与膀胱司气化,通水道,今肺气郁闭,宣降失职,致州都决渎不利,是以遗溺。治宜滋阴清热,宣肺缓肝,拟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少参15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一剂症减,二剂痊愈。

按;某医谓妊娠后子宫压迫膀胱,故尿频。咳嗽则腹内压力增大,故尿随咳出,似乎言之有理,然本方未能减轻子宫对膀胱的压力,何以尿频、遗尿俱止?

论;只要感冒见鼻衄,这就是伤寒表实证无疑。衄血者,卫气不能外达而上冲鼻窍也。这是麻黄汤提纲证。表寒不解,皮毛不开,则卫气不泄,卫热燥盛,则痰黏不爽。咳则牵引胁痛者,此用悬饮理解就行了,因有身孕,又加外闭,必气化利,津液不行。大便干者,肺燥无津,不能下润大肠也。口干口苦者,此是肺气不降,相火上炎,这个方子黄苓加的最精,大多人一见口干口苦就用柴胡加黄苓,本案不用柴胡,只加黄芩,以泻相火,此为卫闭肺逆失敛,所以相火上炎之口苦,此解表降肺,黄芩泻火,肺气敛降,口苦自除。这个治疗退热后,而咳嗽一直不休,和上面(医案6,序号3)落水的医案相似,都热退之后,却仍咳嗽不止。都用麻黄,重新发表。麻黄解表,则诸证皆愈。

小青龙汤医案22(65页),咳则小便自流。《金匮》肺痿三;肺中寒冷,多吐涎唾,必当遗尿而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气不摄水故也。此是咳即遗尿之理。此咳而遗尿,区别于膀胱寒滑失禁,当注意。

  麻黄汤医案10(21页)表实尿闭。外寒伤闭,气逆不降,不能化水,水泄则不利。

本条医案,尿随咳遗者,是什么病理。本条有衄血,显然不是上焦虚寒,小便自流。本条表实,和麻黄证的表实尿闭的病理相同。外感表闭,咳则肺逆,水道失调也。虽然尿闭与遗尿证不同,但都是失调之证。《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接度以为常也。”而肺通调水道之功有赖于其宣发肃降。外感窍闭,肺气不能宣发,也不能肃降,则水道失调。水道失调者,或尿闭不出,或咳则自遗。皆因外感表闭,表解则气降水调。本案麻黄解表,上则气降咳止,下则水道能调。善治者,治其皮毛也。

2 咽痛

辛某,男,40岁,司机,病咽痛发热,耳鼻喉科谓扁桃体发炎化脓,注射青霉素五日,又服牛黄解毒丸,不效,遂来门诊。诊其脉,滑数有力,热盛之候。询知由外感引起,至今仍发热,微恶寒,头痛骨楚,口渴思饮。视其舌淡红,苔薄黄,扁桃体鲜红肿大,双侧皆米粒大小之脓点。观其脉症,此寒邪袭肺,肺热为表寒所束,所谓寒包火是也。治宜解表祛邪,切不可忽视表证而专事清热。《孙子兵法》云;不攘其外,何以治内。病于此时,苦寒之品当属所忌。拟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7.5克,杏仁10克,石膏15克,甘草6克,银花15克,薄荷6克,

二剂,药后当晚,热退痛止,二剂尽,竟可驾车南北矣。

按;外邪在表,宜因势利导,宣散其邪。

论;脉滑数有力,此为外感,经热不泄,卫阳内郁之滑数也。麻黄解表,杏仁泄肺,石膏透热,则咽痛止。

  这种外感的咽痛,就区别于少阴脏寒,君火上炎之咽痛。这种外感咽痛就是解表泄热,脏寒君火上逆之咽痛,就是甘草汤,桔梗汤,半夏散及汤等证。同是咽痛,舌红也同,表证表解,里证里治。外感之咽痛,不可作里虚内伤治,里虚之咽痛,不可作外感发表治,误治则为坏病。如同太阳病之病理,寒在骨髓,与热在皮肤,区别于热在骨髓,寒在皮肤。勿犯虚其虚,实其实之过也。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