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英主义的中国社会,谁来考虑剩下的80%?┃周末雅趣

 鲁晓芙看欧洲 2020-11-06

走入书店、打开手机,印入眼帘的,都是一些「封面人物」,他们诉说着自己不平凡的际遇,给年轻人提出有用的建议。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免不了扩宽视野,少走许多冤枉路,但是,还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的你,是不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图片说明:支撑社会的,往往是那80%的普通人

▍精英们该懂得感谢

每个人在这社会上,都能领自己的角色,比医生教师、律师、会计师法官等,他们各自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发光、发热

但是这其中也有许多专业人士因为竞争减少而安于现状。他们坐吃老本,不思进取,浑浑噩噩过着日子。日子一长,渐渐不懂得感恩,只会尸位素餐忘记了饮水思源。如今,社会分工已经非常细化,虽然在短时间一些人能勉强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是被取代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总归社会的发展,还是要回到原点,人跟人的相处,少不了互信、尊重感谢。

所以,如果有人能坐拥优厚薪资,一定要心存感激。「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上台之初就要想到下台那天,自己会得到掌声还是谩骂、驱逐?

当繁华落尽,你会剩下什么?

图片说明: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剧照,讲述了一些尸位素餐的高官,最终落马的故事

▍聚焦80%的大众

社会不需要每个人都成功,不需要每个人都飞黄腾达、叱咤风云。但是,每个平凡的人,都要努力活、各司其职,获取自己的小幸福

你应该对这样的标题很熟悉:比如「我如何在20岁前赚到第一桶金?我如何在30岁前完成我伟大梦想?我如何从A走到A++……成功的毕竟只有那20%,那其他80%的社会大众呢?他们不成功就不要活了吗?

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就像天方夜谭,同时还会触动他们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为什么别人这么成功,我却这么失败平凡?」

这样的疑问,常常就是中产阶级提出来的,他们撑起国家的发展,但整个社会对于成功的盲目崇拜,却反覆戳弄着他们内心的不安。

中产阶级尚且不安,那更普通的人呢?那些尽责的车司机、工厂产业线上的女工工地农民工,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汗水,为社会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在如今的社会,他们却被当作孩子不学习反面教材

社会常常笑贫不笑娼,只要有钱,无论用怎么样的方式都没人管,但是,你不能穷着喊正义。

图片说明:工地上的农民工,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精英主义的社会,让80%的人都失意

社会过度的强调精英主义「没有不景气只有不争气」的言论漫天飞舞。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那80%普通人要何去何从?

不妨回到以前读书的时候是不是那80%的资源关注,都落在排名前20%的同学身上?而后面80%的同学,就常被老师忽略放弃。但是,学校如果没有这80%的同学,又无法成为学校。所以能说这80%不重要吗?

并不是那80%的人不够优秀,该被社会淘汰主要原因,也许还是“资源大不够大。为了防止人心浮动,社会设立了一些看似平等的门槛,让能挤入窄门20%饱食,而剩下的80%吃不饱也饿不死。从小的教育就告诉人们,是自己不努力、不聪明,才造就了平凡的今天,怪不了人,于是人们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这让不禁想起电影《黑暗骑士——黎明升起》经典对话:「要让人真正感到绝望很简单,让他们『以为』有希望就可以了。」

心态调适得好完成了「社会化」调适不好只能被归为反社会或是病态。人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标榜英主义的社会,难道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社会精英是很重要,但没有80%的大众,他们又怎么可能坐拥丰厚的资源所以,这20%们,怎么能不常存感恩呢?

▍从精英主义到匠心精神

不是说社会不该有励志故事只是希望有更多的故事、资源,能倾注在这80%的市井小民身上。国家教育需要好好扎根,让「一生悬命」的匠心精神,在每个人心里生根发芽。

在推崇这些「成功者」的同时,也不要忘了那些普通人,不然谁来当观众?谁来当生产线上的作业员?谁来当最基层的工程师?我们把社会的资源、赞美和舞台全给了20%精英,却80%大众的价值。


若继续在这危险的钢索行走,轻则社会动荡,重则动摇国本,望戒之、戒之。

 编辑:Joy  格式:黄牛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