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评价科学纳入教学设计

 张福涛lu70kpm9 2020-11-07

评价活动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本应包含教学评价。但是,有许多教案对教学评价的设计并不是很理想。

没有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评价成了摆设;教案只有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才出现,没有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有的教案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仅仅是开展纸笔测试并赋分……

这些现象表明,没有评价的教学或没有科学评价的教学,就像茫茫大海上没有导航的轮船,会迷失教学方向,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将评价科学纳入教学设计是当前教学设计变革的难点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加以解决。


提高对教学评价重要意义的认识

评价活动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实践问题。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有教学活动就应该有评价活动,教学与评价好比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一堂课持续进行的导航和动力,教学要不要继续进行,向哪里进行,评价始终在帮助教师做出决定。

同时,评价还帮助教师不断地向学生反馈(包括学生自评),让学生知道哪些方面做得好,以激励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热情;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以启发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从实践来看,只要有教学活动就有评价活动,没有评价活动的课堂是不存在的。

有的教学活动看似没有评价活动,实则不然,只不过这类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活动是无意识的、盲目的、不科学的。因此,教师应该坚定一个理性认识:评价活动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教学活动一定有评价活动。坚定了这个认识,我们也就坚信:作为教学活动实施蓝图的教学设计, 必须包括对评价的思考和设计,教师备课一定要思考和设计评价活动。



以教学设计变革为契机强化评价思维

随着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必须变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学设计变革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

  • 教学目标要指向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指向育人;


  • 教学内容要结构化,要聚焦学科的本质和核心思想方法,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应用已有知识去创造新知;


  • 教学活动要走向深度学习,要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真实任务,加强学生对探究过程的真实体验;


  • 教学评价要强化形成性评价,让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近年来,为适应教学目标的变化,各地教育部门在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中,在教学设计变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果。教学设计变革的关键是适应教学目标的变化,转变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养成教学设计的思维习惯,包括形成评价思维。

教学的逆向设计思路对于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设计思路很有借鉴意义。逆向设计的思路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思考,要求先明确学习目标,接着思考:用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学习目标的实现;根据这些证据,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需要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用哪些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需要哪些材料和资源等。

逆向设计的思路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将评价科学纳入教学设计的问题。首先,逆向设计要求设计者在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之前,就要思考如何开展评价,把对评价的思考作为备课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作;其次,将评价证据放到学习活动之前来思考,能促使设计者将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果“视觉化”,有利于提高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

逆向设计的思路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强化评价思维。


着重解决评价设计中的难点问题

从过去组织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实施来看,教学设计中的评价设计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一个难点,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评价素养。

教学设计是一项高度专业、高度复杂的工作,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不仅要求教师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学科教育、学生等多方面的知识,也要求教师掌握教学设计技术,包括教学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思路、教学要素的确定、教学设计标准、教学方案的结构、教学设计工具等。

同时,还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评价素养,具有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评价技术。根据笔者对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实施的观察,许多教师在评价设计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相关评价概念的准确理解

教师在评价设计中会经常用到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等概念。同时,也会涉及这些概念与教学相关要素(如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否能准确理解这些概念直接影响到对教学要素和评价要素的确定。

2.对评价要素的确定

进行教学评价设计还涉及在具体的单元(课时)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定评价要素。例如,评价目标要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要将评价目标转换成评价标准;要依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确定评价任务;要依据评价目标、标准和任务确定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等。

3.对评价活动的预设

这个问题也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比较困惑的问题,具体的评价活动安排在哪个环节?在什么时机评?用什么方法评?在评价活动的预设中,要本着“学一学——评一评”的原则,明确将评价活动与具体的教学环节相融合。

4.对必要的评价技术的掌握

进行评价设计需要评价技术的支持,这是有效发挥评价诊断、改进功能的技术保证。例如,如何将判断达到目标的证据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标准,并且做到评价标准可观察、可操作;如何运用恰当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如何在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中,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很好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结束前,利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效;甚至开发一些必要的评价工具,等等。应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持续实践中提高教学评价设计能力

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评价设计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实践中,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教学设计案例,反复实践、反思、修改、再实践,逐渐积累经验、深化理解。因此,需要建立必要的机制给予保障。

1.要把教学评价设计作为教研的重要主题

面对教学评价设计这个难点问题,仅靠教师自学、单打独斗是有困难的,也是低效的,需要以教研机制集体攻关。教研机制是一个共同体机制。在教研中,大家针对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交流、分享和碰撞,可以不断加深对教学评价设计的理解,达到快速提高、整体提升、共同成长的目的。

2.要与日常备课紧密结合

笔者在有关教学改革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有的区域虽然参加了研究与实验,但没有与日常备课紧密结合起来,只是拿出少量时间,断断续续地组织研究活动,导致研究与日常备课处于“两张皮”的状态,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学评价设计能力)提升不明显。

要真正在提高教师教学评价设计能力方面取得实效,需要区域和学校层面高度重视,建立机制,指导教师将教学评价设计的研究与日常备课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实践。

3.要把高水平的教学设计案例作为检验成效的标准

教师是否突破了教学评价设计的难点问题,是否提高了教学评价设计能力,关键要看教师是否设计出了高水平的、能经受住实践检验的教学设计案例。教研部门和学校要鼓励广大教师在日常备课中有意识地、自觉地思考、设计教学评价;向教师提供更多比较成熟的教学设计案例,并以教学设计案例为载体开展教学评价设计的研讨活动;把教学设计案例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教学设计变革是新形势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期待广大教师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学设计变革,以教学设计变革带动教学评价设计能力的提升,使教学评价设计成为广大教师的思维习惯和自觉行为,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使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堂上,落实到学生身上。


作者 | 莫景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来源 | 基础教育课程(ID:jichujiaoyukecheng)

责编 | 刘婷

2594889720@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