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望安杯”首届全国征文大赛003号作品】朱樱||桐木关红茶之恋(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0-11-08


桐木关红茶之恋



作者:朱   樱
    主编:非   


武夷山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崇安县星村的曹墩和桐木关一带,地处武夷山脉之北段,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桐木关位于九曲溪的源头,为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地势高峻,冬暖夏凉。关内生态良好,四周均被原始森林覆盖,终年云雾环绕空气湿润。散落的茶园均分布在海拔700—1200米左右的山间。这里生产的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
明末清初时,时值采茶季节,一队官兵途径桐木关,晚上睡在了采摘的茶青上。官兵走后,原本做绿茶的茶叶已质变发红。茶农心急如焚,将已经发酵的茶叶反复揉搓,并用桐木关盛产的松木焙制。松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浓郁的松烟。茶叶吸收松烟后,色泽变得乌黑油润,蕴散出独特的松烟香。但是如此加工的茶叶,家人乡党初多不愿饮用。茶农无奈,只得将茶挑到几十里外的星村试卖,没想到第二年便有人以数倍的价钱订购此茶。为顺应市场的需求,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正山小种诞生了。
从偶然创制乏人问津,到名扬天下显贵英伦成为风靡全世界的名茶,它由桐木关走到世界的每一个印迹,都是一段品不尽、吟不完的红茶之歌。历经四百五十年的岁月沉淀,正山小种红茶传承至今已是第二十四代。正山小种犹如江湖中无意间获得武林秘籍的侠女,从此独步天下,与她的姐妹大红袍及武夷岩茶同列金钗,又以其铁血丹心的独特魅力成为另一种风情。
半轮琼瑶升起,山水氲氤重洗。几笔黛山烟色,直泻星光涧底。
玉盏琥珀谁沏?温暖回忆几许,泼茶赌书消闲,何处心有灵犀。
梦醒大千幻境,窥户月已三更。
因为红茶的缘故,星村成为武夷山仅次于下梅村的第二大茶叶集市,第一场春雨过后,新茶上市,这里就骤然热闹起来,南来北往的茶商纷纷聚集。清人刘靖曾经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在这里,新鲜的茶叶如同一位即将出嫁的新娘被梳妆打扮、披上盛装。随后,一部分运到下梅村,经过晋商的调配,踏上了远赴俄罗斯的万里茶路;另外一部分红茶则由闽南或闽西的商人通过九曲溪,沿着闽江运到福州,然后再运至厦门出售给欧洲的客商。由此引起异域红茶风潮,吸引了上流社会人士,演绎了一场西方人爱上中国茶的红茶之恋。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在品饮正山小种之后对中国红茶赞美道:
我的心,此刻,善于捕捉和感谢
遥远的武夷绽放我的新世界
酒总让我那么的沉沦
茶和咖啡,才能给我们更多的自觉
显然已经迷恋上了来自东方的武夷红颜。
“正山”指的是桐木关及与桐木关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相同工艺、相同品质,独具桂圆汤味的“正山小种”,“正山”指正确正宗的意义,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现在的桐木村,您仍然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房屋旁边“三楼萎凋、二楼熏焙、底层烧着松木大灶”加工正山小种的“茶楼”,让我们在这有着悠久茶文化历史的圣地,嗅到那丝绵延了四百年的幽远馨香。“浣纱明月下,洗钵古松间,煮茶幽篁里,醉卧岭云边。”微微闭眼,武夷山水浮现,灵山秀水,时有虫鸟,浅唱低吟。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朱樱,1982年出生,福建省漳浦县人,本科毕业于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现任教于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爱好文学,致力发扬闽南文化、茶文化,作品发表于《旅游纵览》《中国民族博览》《中国商论》等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