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迷巴尔干之衣食住行

 深溪虎堂 2020-11-08

这是巴尔干环游记的最后一篇,嗯,拖拖拉拉这么久,终于把自己挖的坑自己填上了。

画外音:

纳米比亚,新西兰,肯尼亚,塞内加尔,比利时,法国,秘鲁,智利,南非等等在呼唤:“还有我们呀!等一等!还有我们呀……

“不要吵,一个一个来,反正晚都已经晚了,也不差这么一两天了呗”掩面落荒而逃中。

先把巴尔干的游记做个小结吧,按照路线顺序分别是:

情迷巴尔干之慢游贝尔格莱德

情迷巴尔干之贝尔格莱德的碎片

画外音:你是有多喜欢贝尔格莱德啊?!

情迷巴尔干之萨拉热窝的四角地

情迷巴尔干之莫斯塔尔的城里城外

情迷巴尔干之独一无二的君临城

情迷巴尔干之科尔丘拉岛的邂逅

情迷巴尔干之双城记

情迷巴尔干之塔拉河大桥

情迷巴尔干之最美修道院

游记真正写完的那一刻,才意识到一段旅行终于告一段落,所有的美好都已经封存在记忆之中,除了时不时的拿出来回味一番,相信它会陪伴我很长一段时间。

回来以后的日子,常常有朋友会问起“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为什么要去那里?”

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对于巴尔干地区,尤其是前南斯拉夫一向以来都有着非常特别的情愫吧。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当然都会知道巴尔干地区对于近现代世界历史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对于前南斯拉夫那些威名赫赫,享誉世界的运动明星们一直都是耳熟能详,如数家珍。无论是篮球足球排球,还是网球田径摔跤拳击,如果不算支持中国队之外,大概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前南斯拉夫地区的运动员代表队了,哪怕后来他们已经四分五裂,那就多支持几家也没有关系嘛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幼年的成长经历中怎么会好了南斯拉夫的痕迹呢?至今仍然记得家中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的《黑名单上的人》,那可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的神剧呀。当然还有后面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地下》,《流浪者之歌》,《暴雨将至》,《惊变世界》等等,无论是画面配乐,还是表演内容,至今记忆犹新,成为一遍又一遍回味无穷的素材。

既然喜欢南斯拉夫的理由这么多,岂有不去的道理?既然去了玩得那么开心,那么何不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一下发给大家分享呢?每一个走在路上的朋友都知道这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穿衣这件事嘛,其实完全取决于个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能够想得起来,值得拿出手说一说的只有三条。

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黑山都是多山的国家,山地之国的天气特点就是变化莫测,昼夜温差大,所以可能现在还是阳光明媚,热得汗流浃背,不一会儿就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冻得瑟瑟发抖,如此说来,多备一件轻便的外套是非常有必要的。

杜布罗夫尼克的夏天一直到秋天都会非常晒,尤其是当你沿着城墙环城一周的时候,即使男同胞也还是要做好防晒准备的,晒伤了可就不好玩了。

整个巴尔干地区的伊斯兰化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所以在参观清真寺的时候,尤其对于女士的着装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一条备用的围巾无疑可以帮个大忙。当然很多寺院门口也会免费提供头巾,记得遵守规矩就好。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不管去哪里,吃得好永远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不是最重要的那件事。

出发之前,好几个朋友都曾暗暗吐槽巴尔干的食物,让我心里一阵不停的打鼓,不会真的被他们说中吧?

事实胜于一切雄辩。

塞尔维亚和波黑的饮食风格比较相似,牛羊肉居多,做法相对而言简单一些,烤炖居多,但是第一原料好,第二我爱吃肉啊,而且份量极大,吃得煞是过瘾,不能大口喝酒但是可以大口吃肉的幸福感充满了整个行程。

克罗地亚和黑山因为靠海,自然是靠海吃海了,海鲜味道一流,尤其是克罗地亚,大概因为来自北欧和西欧的大量游客极大的刺激了当地的旅游业,所以餐馆的水准相当高,不夸张的讲,和亚得里亚海对岸的意大利风格相似,水平有的一拼。

而且,最妙的是性价比极高。以贝尔格莱德为例,市区排名前五位的餐厅,无论哪一家,大鱼大肉,甜点红酒,一个都不少,吃到扶墙而出,最后一结账,不过人均三百多元,有的还附带堪比米其林的服务呢。这个性价比真的是可以秒杀越来越居不易的魔都,所以也难怪回来之后很长时间不敢直面体重秤了。

这次选择的住宿有各种类型的方案,从大宾馆到小旅馆,再到民宿客栈,Air B&B应有尽有。运气很好的是,每一家都很不错,没有遇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在和当地人的沟通交流中,可以非常深切的感受到前南地区人民的友好。店家普遍英文都不错,沟通顺畅,一些年纪大一些的房东,看到你的中国护照,还会热情的来一句“Welcome Comrade!欢迎你,同志!”很有时代感。

不过如果你要是打算暑假期间去克罗地亚的话,那最好还是尽量早一点预定比较好,那里实在是太热门了。尤其是杜布罗夫尼克,游客,权游迷,还有追着音乐会到处跑的乐迷,好像一下子都会涌进老城里面来,一房难求绝对不是夸张的说法。所以,很多有经验的驴友建议错峰出行,避开最热门的季节,也是很不错的主意。

出门在外,签证先行

塞尔维亚,免签

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免签

克罗地亚,可以办理克罗地亚签证,也可以办理申根签证,之前很多消息必须要是激活的申根签证才能入境克罗地亚,实际问下来似乎并没有这个必要;

黑山,凭借美签可以入境;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如果时间有限,想走就走的话,单单塞尔维亚+波黑,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上两个星期了,那么这个时候你需要的就是一张机票而已。说到机票,一般从国内出发去巴尔干地区,首选是俄罗斯航空经由莫斯科转机,航班选择很多,战斗民族驾驶员的技术也是杠杠滴,就是记得飞机降落以后要给全体机组人员鼓掌。要是时间富裕的话,中间还可以加个莫斯科N日游,这趟旅行的性价比就非常完美了。

到了当地交通方式的选择无非是飞机,巴士以及租车自驾。前面两种方式没有体验,那就没有发言权,下面重点说一下自驾。

当地租车很方便,各大连锁租车公司都有分支办理业务,和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区别。值得注意的有三点,首先尽量选择小型一点的车,主要是考虑到城市里面停车方便,这一点和其他欧洲城市一样,考验老司机技术的时刻就在于此。其次是要把自己要去的国家在预定之时就是要告诉租车公司,不要有任何隐瞒,毕竟现在有些地区还是处于相对而言比较敏感的关系中,事先讲清楚可以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最后就是尽量选择环线,不然异地还车的费用会非常高,不是很经济。

加油很方便,如果你选择的是柴油车,那么恭喜你,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选择。

重点说一下路。

总的来说,巴尔干四国的道路状况还是不错的。虽然高速公路很少,但是路网发达,路况不错,大致相当于中国境内的省道水平吧。大部分道路都是双向两车道,所以超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清楚路边的标识,哪些路段可以,哪些路段不可以。如果要给四国路况打分的话,克罗地亚无疑是最好的,其次是塞尔维亚,黑山和波黑不相上下,显然这是和每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的。

虽然国籍不同,但是当地人的驾驶风格都是一模一样的,可以总结为两点,技术很好,脾气很急,巴尔干火药桶的名气不是白叫的,所以遇到别人打着转向灯要超车的时候,靠路边让一下就好了。

在巴尔干开车最大的考验其实是山路,这里一座座大山首尾相连,绵延不绝,所以隧道,桥梁,坡道以及一个又一个的发夹弯特别多。值得欣喜的是有一弊必有一利,山区的风景特别好,所以开车的朋友这下就太有福气了,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尽情享受路边的秀色可餐。如果要说什么需要特别留心注意的话,我认为在山区走夜路同时遇到大雾的时候,应该是最刺激了,因为外面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白茫茫一片,而且浓雾中还时不时的会跑出来一只不愿回家的小公牛#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警察,全世界的交通警察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没什么好说的。

回忆有时候是一件很甜蜜的事情,尤其是当你一边回忆一边记录的时候,好像旅途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又一幕又一幕的出现在眼前,走过的路,看到的景,遇到的人,丝丝缕缕,纤毫毕现,好像就是发生在昨天一样,那么的近,那么的亲切。

最奇妙的是随着回忆的不断推进,不经意间会发现好像对于这个特别的国家,两周的旅行似乎还是太短了,居然错过了这么多美好的地方。

马其顿没有去;

斯洛文尼亚没有去;

神秘的科索沃也没有去;

克罗地亚也只去了一个杜布罗夫尼克,斯普利特,十六湖,萨格勒布都没有去;

还有好多好多看上去就很好玩的地方都没有来得及去,既然如此,要么买张机票马上出发再去一次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