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月太阳历,读懂“五运六气”

 莫为天下先 2020-11-08


彝族十月太阳历之谜











历法是通过对天象的观测来确定年月的周期、季节的更迭。世界历法发展到今天,大致可分为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3大类。












太阴历是看月圆月缺,确定年月季节。太阳历根据太阳运动的周期来定年岁季节,阴阳历则兼采以上两种方法,取月亮圆缺的周期定月,以太阳运动的周期来定年。

由于太阳运动决定着地球上气候变化,所以,以太阳运动作为参照的太阳历和阴阳历都设置“闰年”或“闰月”来调节对季节的计量偏差,即每隔数年就需要进行一次“微调”,把小数点后面的数累积为一个整数。

云南彝族地区有一种古老而精妙的历法——十月太阳历,据说已有10000多年,源自彝族原始先民伏羲氏族部落时代。

十月太阳历通过测量太阳运动的时间来定年月,观察星斗的方位来定节令,哪怕放在今日,这部历法的精准程度及简便程度也令人赞叹不已。

它将一年分成10个月,每月分为36天整,不分大月和小月,过完十个月后的5至6天称为“过年日”。“过年日”通常是5天,每到第四年时的“过年日”闰作 6天,用这样的历法,通常年是365日,逢闰年是366天,4年平均为365.25天,与回归年(太阳年)365.2422日相近。

继十月太阳历之后,上世纪80年代专家学者又在云南楚雄武定发现了另一种传奇历法——彝族十八月太阳历,随着对十八月太阳历探索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它与玛雅人沿用了6000多年的十八月历法有着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而另一个巧合是,中美洲秘鲁文明古国印加帝国也分别有十月历和十八月历这两种历法。

一些观点甚至认为,玛雅文化、古印加帝国的开创者正是亚洲中国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彝族先民。

彝族先民开创了玛雅文化?

楚雄太阳历广场 春城晚报资料图

一种古老而精妙的神秘历法——彝族十八月太阳历在楚雄武定被发现。巧合的是十八月太阳历在诸多方面与玛雅的十八月历法有着惊人相似,这两者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十月太阳历 源于上古时期的精妙历法

据说彝族十月太阳历源于上古时期的伏羲氏族,已有上万年历史,它将一年分成10个月,每月分为36天整,不分大月和小月,过完10个月后的5至6天称为 “过年日”。“过年日”通常是5天,每到第四年时的“过年日”闰作6天,用这样的历法,通常年是365日,逢闰年是366天,4年平均为365.25天,与回归年(太阳年)365.2422日相近。

这套历法既方便记忆,又与回归数值有着相当高的重合度,在古代来说算是一套相当精确实用的历法。

占地五百余亩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坐落在楚雄市郊,在十月太阳历广场上,红白黑的花岗岩墙壁上图文并茂雕刻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过程和计算方法,彝族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精髓。十月太阳历广场矗立着10根巨大的图腾柱,这10根图腾神柱分别是:祖先神柱、天神柱、火神柱、羊神柱、鹰神柱、龙神柱、葫芦神柱、竹神柱、太阳神柱、虎神柱。位居中央的是巨大的“祖先神柱”, 直径3.5米,顶端是10米高的“三女托太阳”不锈钢雕塑,活像一颗璀璨的星星闪烁在北斗星下方。

10根柱子高矮不一,看似随意而不规则的排列,殊不知它的设计却暗藏玄机。按照立杆测日影的方法,10根柱子能显示出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节令。例如夜间站在祖先神柱下朝正北看葫芦神柱柱顶,北斗星斗柄指向正下方是“大寒”, 北斗星斗柄指向正上方是“大暑”。早晨,太阳照竹神柱影落祖先神柱上是夏至,太阳照虎神柱影落祖先神柱上是冬至。傍晚,在太阳将要落山时,太阳光照龙神柱影落祖先神柱上是夏至,太阳光照在鹰神柱影落祖先神柱上是春分,太阳光照羊神柱影落祖先神柱上是冬至……

广场将园坛为成5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两个生肖占据。尽管十月太阳历也是用动物来记月,但相较于汉族的十二生肖却生猛许多。例如它不以鼠为首,而以虎开头,分别是一月黑虎、二月水獭、三月鳄鱼、四月蟒蛇、五月穿山甲、六月麂子、七月岩羊、八月猿猴、九月黑豹和十月四脚蛇。彝族十月太阳历中每两个月为一季,一年分五季,民间又将十月太阳历叫做十兽历。

掐算好日子的 北斗星月历法

人类历史上所有历法,最初都是通过自然界万物变化和人类自身感应不断总结出来的,彝族先民将视点聚焦天空,通过观测太阳运行的方位定季节,例如当太阳的出、没达到最北点时为夏至,称为大年;当太阳的出、没达到最南点时为冬至,称为小年;在云南彝族聚集地区,人们还通过观测北斗星的方位定节令。例如,北斗星的斗柄正上指为大暑,此时可过“火把节”;北斗星的斗柄正下指为大寒,称星回节,此时可过十月年。

在深邃久远的彝族文化中,除了十月太阳历这种“测量太阳运动定年月、观察星斗方位定节令”的精妙历法外,更不乏与汉族农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掐算“好日子”的历法,例如《彝族北斗星月历法》。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学者李应聪告诉记者,他的祖辈就是用“对照月亮数星宿”的方法来记事和推算日子的。

李应聪的父亲和伯父们经常在夜晚对照着北斗星,看月亮是在前还是在后,等到月亮与“七姊妹星宿”运行成一排时称为“星宿齐”,“星宿齐”这一天就是良辰吉日。从星宿齐开始算起,历时二十八个昼夜,第二十九天又为星宿齐,各天分别用火日、雪日、虎日等称谓来记载,与十二属相合用推算吉日。

李应聪还记得,小时候附近十里八村的彝族村民但凡办结婚、建房等喜事,都要背着一壶酒、一包糖或一块腊肉来请他伯父推算吉日。由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以及之后的刻苦钻研,李应聪最终钻透了这部掐算“好日子”的彝族历法,并将它取名为称《彝族北斗星月历法》。

向天坟暗藏玄机

彝族十月太阳历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将一个月恒定为36日,10个月为一年,一年终结另加五至六天为“过年日”或“岁余日”,由于置闰,不但每月日数整齐,季节也很准确。然而在科技滞后的上古时期,彝族先人是如何摸索出如此精确的天文历法,当中玄机令人费解。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教授刘尧汉等学者在“云贵川”等地调查彝族向天坟时发现,这些造型奇特的墓穴竟与十月太阳历有着密切关联。

向天坟是古代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从外形和结构看,大致分为圆环状、单圆台状和三圆台堆垒金字塔状3种类型。这种墓葬的特点是每座坟丘的顶部都有一个向天的圆形凹口,死者火化后将骨灰盛于瓦罐内,再埋葬于凹口处。刘尧汉发现,云贵川等地的向天坟大多位于南北走向或北南走向的山冈,兼有彝族十月太阳历古观象台的功用。并认为石质墓冠上的八角图案,代表了彝族十月太阳历“八方之年”周期纪年法。

现存最大的一座向天坟是贵州威宁盐仓区古彝王的向天坟,呈大、中、小三圆台堆垒而成的金字塔形。墓基周长217.2米,直径70米,墓高47.3米,有台阶自基台、中台而达顶台。据考察,这座名为“直穆乌屈”(彝语“乌屈”为坟墓,“直穆”为王、酋长、首领之意)的向天坟,建在一座山上,正南有一个孤立的山峰,而东、西、北三面都只有比向天坟矮得多的小山。这样,坟南的山峰为向天坟附近唯一的突出标志物。根据南面山峰的高度,以及与向天坟之间的距离,冬至那天,日中时分的峰影正好投射在向天坟顶的“葫芦口”,因而成了测定冬至的场所。而向天坟北面是一片开阔地,夏天晚上,北斗星斗柄南指之时,又正好在坟顶的上面。就这样,世所罕见的向天坟,成了古代彝族的观象台、天文台。

十八月太阳历 与玛雅历法惊人相似

继彝族十月太阳历之后,又一种古老而精妙的神秘历法——彝族十八月太阳历于在楚雄武定被发现。巧合的是十八月太阳历在诸多方面与玛雅的十八月历法有着惊人相似。

玛雅人通用的历法有两种,一叫“圣年历”,作宗教崇拜用,把一年分为13个月,每月20天,全年共260日;第二种是“太阳历”,又称“民历”,每年有 18个月,每月20天,另加5天是禁忌日,即全年共365天,每4年加闰1天。在平时,玛雅人是把两种历法同时使用的。他们的纪年,由“5日”的名号,与 1到13的数字相配合,便能组成52年循环一次的周期(颇像中国的天干地支纪年)。这套历法,玛雅人早在纪元前已熟练运用,其精确程度远远超过同时代古希腊或古罗马人所用的历法。

武定县彝族十八月太阳历,与古玛雅人所用的太阳历一样,一年分为18个月,一个月为20天,共360天,所不同的仅仅是余下的5天,玛雅人称为“禁忌日”,而武定彝族则称为“过年日”。

玛雅文明先进而高深莫测,甚至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他们就是来自域外的“天外来客”。玛雅的十八月历法不仅与彝族的十八月的太阳历基本一致,玛雅人的类似 “金字塔”的图画文字,也与彝族金字塔形的向天坟颇为相似。两者的相似之处还包括,玛雅文的读写方式,行由上到下直书,读自左至右,都与彝文相同。

此外,玛雅人崇拜虎神,墨西哥城里有“老虎神庙”,与彝族人自称虎人“罗罗”颇为相似。

彝族虎图腾的典型表现是“老虎笙”,它是流行于楚雄双柏小麦冲地区的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表现彝族的生产生活和繁衍后代的场面。每年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这段日子,双柏小麦冲地区的彝族都要由成年的男子装扮成虎态,用红、黑、黄、白等色将脸画成虎面,手脚画上虎纹,再穿上用羊皮黑毯制成的虎衣进行表演,很像汉族的“狮子舞”,“老虎笙”的高潮是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虎神驱邪”,表现为一只只老虎驮着神灵走村串寨为各家各户驱鬼逐疫。“老虎笙”浓缩了彝族罗罗人生产生活的内容,是彝族虎图腾的典型表现。

另一个巧合是,中美洲秘鲁文明古国印加帝国也分别有十八月历和十月历这两种历法。一些观点甚至认为,玛雅文化、古印加帝国的开创者正是亚洲中国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彝族先民。据专家研究,彝族十月太阳历,源于远古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距今已有一万多年,其历史比古埃及太阳历和古巴比伦的太阴历要久远得多。

如果这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支持,那么,彝族太阳历将把中华文明史推到一万年前,排在4大文明古国之首。

摘要:江河离不开源头,大树离不开根本。中华文化的起源,不是起于文字,不是起于儒家、道家,而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天文历法。天文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是太阳。文字之前的天文历法,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太阳。研究彝族十月太阳历,得出的结论是:彝医的基础理论出自十月太阳历。太阳历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理论的发源地。十月太阳历和十二太阳历的文化意义与历史功绩就在于:能够合理地、完美地解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核心理论的出处。追根溯源,太阳历演化出了彝族文化、彝医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套自成体系的理论和由此基础上产生的彝医临床各科学说。

关键词:彝医;基础理论;起源太阳历

彝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所以,研究源头的中华文化,无论如何不能忽略彝族文化。运用阴阳五行,是先秦华夏文化的基本特征。但是,部部经典没有一部解释阴阳五行的来源,诸子百家没有一子、一家解释阴阳五行的来源。在中华大地上的民族大家庭,能够完整、完美、一气呵成解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唯有彝族文化。如果没有彝族文化,阴阳五行这个千古文化之谜,永远没有谜底。[1]旗帜鲜明的指出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来源于彝族十月太阳历。在现代历史背景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继刘尧汉教授研究彝族十月太阳历之后,广东珠海刘明武教授步刘尧汉之思路,对彝族十月太阳历作了近二十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有幸于五年前结识了刘明武教授,并于2015年12月和张之道先生一起专程到广东拜访,双方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刘明武教授也专程到楚雄来了两次。在刘明武教授的指导下,我在彝族十月太阳历等方面也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彝族十月太阳历是一个巨大的“宝藏”,确有“牵”彝族历史文化之“一发”而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全身”的推动作用,以彝族十月太阳历为基础研究中华文化和彝医文化,会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彝族十月太阳历、十二太阳历简介

彝族文化保留了一种十月太阳历,这种历的基本结构与年、月、日的划分如下:

1、由年、季、月、旬、日与年节六大元素组成。

2、一年分五季,五季称五行。一行72天,五行五季360天。五行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表达。

3、一年分10个月,一个月36天,10个月360天。月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依次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达。

4、一个月36天分三旬,每旬12天,12天依次用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达。

5、年分平年与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四年一闰,四年之中,三年为平年,一年为闰年。四年的时间总长度为1461天,年的平均时间长度为365.25天。

6、以冬至、夏至为大小两个年节。平年年节5天,大年3日,小年2日。闰年年节6天,大、小年均3日。过年日不计算在月内,单独计算为阴阳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交替日。

7、年论阴阳,月论阴阳。十月太阳历一年分两截,两截分阴阳,前一截为阳,后一截为阴。两截之分,吻合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一来一往。前一截,太阳由南而北;后一截,太阳由北而南。五行每一行分两个月,两个月分雌分雄;偶数月为雌,奇数月为雄。以阴阳论之,则是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

8、天干地支。十月太阳历分十个月,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来表达,太阳历历法改革后,十月太阳历变为十二月太阳历,依次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达。并由此产生了二十四节气。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像一条完美的项链一样出现在十月太阳历和十二月太阳历中。能用天文历法完整完美地解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在今天的民族大家庭中,唯有彝族文化。[2]

彝族十月太阳历从产生到废止的演变过程

①太阳历产生于什么年代呢?从文献记载有三种说法:

一是太阳历最初产生的年代当在10000年以上,作为官方使用的历法,当从7300年前炎帝时代开始。[3]二是据史学家考证:彝族十月太阳历源出夏代以前虎伏羲母系氏族制时代。伏羲为羌戎人或氐羌族,其图腾物均为虎,而彝族是崇虎的伏羲氏族的后裔。[4]三是十月兽(十月历)的创始距今已有6687年的历史。测绘太阳的地点“默哼伯山”。《彝族天文史》上有曾经有参与测绘过天文的妮托罗毕摩居住在“阿查”的记述,“阿查”指今天的昆明翠湖。那么,默哼伯山肯定在云南境内。[5]

②为什么要进行太阳历的改革?

太阳历的改革时间大约始于唐朝时代。彝族史诗《门米间扎节》一书中,曾有一个生动的传说,证明星月历起源于稻作农耕生产过程中。故事说有一个名叫卡叶莫的人开始种了一棵粮(一粒稻谷),“才到一个月,禾苗长三节;过了三个月,穗头金黄黄。但是平年、闰年认不得,月大、月小认不得,日子长短认不得。”因此,“六个月做一年,粮食还没有成熟。六月一年做不成。”以后,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摸索,才知道“月大、月小怎样分?月亮里边来区别。日子长短怎么分?太阳里边来区别。”先从月亮朔望变化来看月大、月小,再从太阳起落变化来看日子长短。这才由恒星月深入到朔望月,并且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十二月阴阳历。[6]

十月太阳历改革的另一种说法是:十月太阳历,每月36天,每月两个节令,18天一个节令,一个太阳回归年二十个节令。如此节令一不能准确地指导“何时下种”,二不能准确指导“何时收获”,所以出现了“焦禾稼”的困境。《淮南子·本经训》:“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十个太阳,烤焦了禾稼,于是出现了射日的大英雄后羿。十个太阳,射掉了九个。天上留下了一个太阳!“后羿射日”的真实意义,应该是太阳历改革。这个故事汉族有,苗族、彝族也有。太阳历的重要性,以及太阳历改革的重要性,此处可见一斑。

太阳历改革,改在了四个方面:一是十个月改革为十二个月;二是五季改革为四季,即金木水火土五行改革为春夏秋冬四时;三是月的时间长度改革,36天改革为30天;四是节气数的改革,二十个节气改革为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四时,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改革后的十二月太阳历。[7]

十月太阳历所建立的五方空间结构是正确的,所以十二月太阳历中,仍然保留着五行结构。如何保留?彝族文化用“兄弟分家”的故事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弟兄五个分家,先分空间,后分时间。分空间:大哥分管东方,二哥分管南方,三个分管西方,四哥分管北方,五弟分管中央。分时间:春夏秋冬四时每一时90天,四个哥哥每人分得90天,分时间时忘记了小弟弟。小弟弟问:我的呢?四个哥哥连忙每个人拿出18天给五弟。这样,五个兄弟每人分管72天。五兄弟分家的故事,是在彝族学者龙正清先生的大作《彝族历史文化研究文集》中出现的。[8] 五行结构保留了四时十二月太阳历,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合理地解释《黄帝内经》。

③旧法历被新法历废止的时间是1921年孙中山明令改行公历废止农历和彝历。[9]然而农历和彝历并没有就此消失,而且一直被保留使用着,彝族十月太阳历也不例外。1993年5月12日,四川省凉山州天文历法研究组对大小凉山彝区到底还有没有十月太阳历?专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邀请了17位人士参加,这些人员有凉山州政协副主席、政协常委、美姑县、昭觉县、越西县、喜德县、布拖县、会东县、金阳县、雷波县等政协主席、常委委员和彝族大毕摩参加,还有天文历法小组三位同志出席做记录。座谈会得出的结论是:

从远古时代就有彝历(彝族十月太阳历)。

彝族十月太阳历在大小凉山至今还没有湮灭。其依据是:有彝族向天坟;有按十月太阳历过彝族年的村村寨寨;有彝族计算十月太阳历的星占学经典;有历代政府官员和文人所撰写的汉文资料;有彝人用肉眼观察测定太阳回归的习俗;有民间流传的格言和典故;有用虎头到虎尾计算1月36天,1年365天的经书;有用豹耳到豹脚和以土公、土母、火公、火母、铁公、铁母、木公、木母的宇宙雌雄观来推算和决定1年10个月,以5个公母决定五季的月数和季节的学说。现在大小凉山特别是城镇和机关办公桌上还放着彝族历法。[10]

河图、洛书演化出的彝医学意义

洛书中的十月太阳历

洛书,彝族名称为“鲁素”,译为“龙书”。龙书图形与汉族洛书的图形一模一样。彝族同胞说,抽象之图可以表达书不能尽的言,可以表达言不能尽的意,可以表达宇宙演化的大道理。洛书首先表达的是由天文转化出的历法——十月太阳历。为了方便读者,本文称龙书为彝族文化里的洛书。

这里讨论分两步进行:一、现介绍十月太阳历的基本结构;二、再讨论洛书中的十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的基本结构。(前面已介绍,此处略)

洛书中的十月太阳历。先看彝族文化里的洛书之形,彝族龙书与汉族洛书完全一致。

再看彝族文化里的洛书之数。《土鲁窦吉·论十二支》中出现了洛书之数:

“天一与天九,合二生成十,居南方北方。

天三与天七,合二生成十,居东方西方。

地二与地八,合二生成十,居东北西南。

地四与地六,合二生成十,居西北东南。”

天一与天九,天三与天七,地二与地八,地四与地六,天数论阳,地数论阴,四组天地之数的和均等于十。这里的天地之数,与宋代文献里的洛书之辞“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有着相似相通。

洛书中的天地之数可以论空间,论时间中的年月日,论一年中的365.25天。具体的论述如下:

以阳数九论夏季72天,以阳数一论冬季72天,以阳数三论春季72天,以阳数七论秋季的72天。这里的四个72天,分布在洛书的四方。

以阴数八论冬春之间的18天,以阴数二论夏秋之间的18天,以阴数六论秋冬之间的18天,以阴数四论春夏之间的18天,这里的四个18天,分布在洛书的四隅。

72×4=288,18×4=72,288+72=360(天)。

四个阳数四个阴数表达了一年五季,表达了360天。

阳数五,为中央中枢之数,对应的是夏季。

十月太阳历,在洛书之中与天地之数亦即奇偶之数融合在了一起。[11]

河图中的十二月太阳历

河图的彝族名称为“付托”,意思是阴阳相配,彝译汉翻为“联姻”。与洛书一样,河图表达的是宇宙演化的大道理,但首先表达的是历法。与洛书不同的是,河图表达的是十二月历。

这里讨论分两步进行:一、现介绍十二月太阳历的基本结构;二、再讨论河图中的十二月太阳历。

1.十二月太阳历的基本结构(前面已介绍,此处略)。

2.河图中的十二月太阳历。

先看彝族文化里的河图之形,彝族图书与汉族河图没有任何差别。

再看彝族文化里的河图之数。河图之数与洛书之数同一个出处,都出于《土鲁窦吉·论十二支》中:

“天一地六水,地二天七火,

天三地八木,地四天九金,

天五地十土,立天地根本。

五十五数中,天有二十五,

用来象征天,地数有三十,

用来象征地。”

天一地六,地二天七,天三地八,地四天九,天五地十,天数论阳,地数论阴,五组天地之数论五行金木水火土。

在《土鲁窦吉》一书中,金木水火土五行可以对应时间上的春夏秋冬,可以对应空间中的东西南北中。以五行为桥梁,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图书之数所表达的十二太阳历了。

图书之数与十二月太阳历的关系,具体融合如下:

以三八论春季90天;以二七论夏季90天;

以四九论秋季90天;以一六论冬季90天。

三八、二七、四九、一六四组奇偶之数,一可以表达东西南北四方,二可以表达春夏秋冬四季。一季90天,四季(4×90)360天,再加上两个过年日的5-6天。五年闰两个月,平均下来,一年的时间长度仍然是365.25天。河图以极其简易的方式,表达了四季十二月。

洛书的五季在河图中变为四季,洛书的一季72天在河图的一季变为90天。五季变四季,只是术之层面的变化,而不是根本依据上的变化。十月历、十二月的根本依据,是太阳的视运动,是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视运动,冬至,夏至太阳回转的规律没有变。

五年闰两个月,这种中原大地上阴阳合历的“三年一闰,五年再闰”是一致的。显然,彝族十二月太阳历汲取了月亮朔望的因素。[12]

形成十月太阳历的思路与方法

以天文论人文,以太阳论天气,这是十月太阳历的基本思路。将太阳视运动严格定量,这是十月太阳历的基本方法。

将太阳视运动在数字中量化,形成数字化的历,(分出阳年阴年,分出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出月、旬),这是十月太阳历的具体方法。

这种思路与方法所产生的成果,一符合自然规律,二具有永恒性与常青性。下面以冬至、夏至两个年节来说明问题。异常简单的两个节令,实际上有着异常丰富、异常重要的含义:

1、天文含义。冬至、夏至,是太阳与地球的两个对应点。冬至、夏至,是太阳视运动的两个“至于”点。至者,止也,到此为止也。冬至,日影最长点,太阳至于南回归线;夏至,日影最短点,太阳至于北回归线。冬至、夏至,实际上太阳与地球的对应关系中一南一北的两个端点。

2、时间意义。从冬至到夏至,从夏至到冬至,是一个完整的太阳回归年。太阳回归年,时间上有着严格的规定性,当时确定的365.25天。元朝郭守敬精确为365.2425天,今天的数据是365.2522天。上下几千年,太阳历的时间长度数据的进步仅仅体现在小数点第二位之后。

3、时空意义。冬至,太阳至于南;夏至,太阳至于北。冬至、夏至,实际上是太阳视运动空间中的南北两极。一个太阳回归年,太阳视运动的空间轨迹是一个椭圆。太阳运动一度,历中记载一年。椭圆365—366度,历中365—366天。椭圆表空间,历表时间。时间与空间,在太阳历中形成了一体关系。

4、气候意义。冬至,论寒暑之寒。夏至,论寒暑之暑。冬至、夏至,实际上是气候变化的寒暑两极。两极的变化是:寒往暑来,暑往寒来。

5、运动意义。冬至、夏至,界定出了一个无限循环的运动。站在地球上看太阳,太阳是动态的。太阳之动,是南北两极的无限循环运动。太阳在两个极点之间循环一次,即一个太阳回归年。动,是绝对的。牛顿力学中的“静止状态”,在无限循环的运动中根本不存在。

6、人文意义。中华先贤在太阳回归年的寒暑两截中抽象出了阴阳观念。寒阴暑阳,冬至、夏至实际上是阴阳两极。阴阳两极,可以合理的解释“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物极必反”、“原始反终”、“终者有始”等一系列具有长青意义的人文哲理。

7、升降意义。《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阳升阴降,冬至是阳气上升点,夏至是阴气下降点。苹果落地,牛顿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解答了有形之物的下降。但是,无法解释无形之气、有形之火苗的上升。阳升阴降,能够合理的解答升降问题。

8、生命意义。冬至,是万物的萌芽点;夏至,是万物的成熟(枯黄)点。现代物理学只能解释物质的成分与结构,却不能解释物质与生命的关系。冬至、夏至,可以轻松的解释万物“一岁一枯荣”。生命与太阳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答。

9、数理意义。十月太阳历远远早于文字。文字之前的十月太阳历是奇偶之数表达的:上九下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表达十月太阳历的图形,彝族名称为“鲁素”。鲁素,音近洛书,汉语意思为“龙书”。彝族称龙书,汉族称洛书,两个民族都有奇偶之数组成的书。史前的文化在当代还有没有意义?美国发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探测器上,刻有可以代表地球人智慧的几个标志,其中有四阶幻方图与直角三角形。洛书为三阶幻方,是幻方之鼻祖。由此可见龙书(洛书)的永恒意义。直角三角形与四阶幻方,在西方是两回事,在东方的洛书中却是一回事——三阶幻方中包含有直角三角形。

冬至、夏至,一年一循环,千年不变,万年不变,这是规律而永恒的成果。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十月太阳历的思路与方法是正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