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一道精彩绝伦的奏折,成功地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扫地僧一一 2020-11-08
王阳明成功地主持了山东乡试,返回京城。
通过这次差事,他的才能受到了朝廷的关注,虽然也受到了一些势力的干扰,但是总体来说还收获颇丰。
王阳明内心感到非常充实,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正在一点点地走在通向'圣贤'的道理上。
图片
可是,一心想要有所作为的王阳明没想到,他很快就要面临一场改变他人生的变故。他给皇帝上疏,虽然奏折写得精彩绝伦,但也因此闯了大祸,被打入锦衣卫大牢,官职被免,前程也断送了。
1. 新帝登基朝廷风向大变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孝宗皇帝朱祐樘驾崩,时年36岁。
当时只有15岁的皇太子朱厚照继承了皇位,年号改为'正德'。他就是明武宗,这位正德皇帝生性好动,同驾崩的老皇帝截然相反。
老皇帝从小就胆小怕事,再加上体质不好,经常生病,因此朝中大事都交给文官们处理,自己很少过问。
图片
但是,他的儿子不喜文而是尚武,性格活泼,非常反感文官们的繁文缛节和喋喋不休的说教,总与一群喜爱玩枪舞刀的宦官们打成一片,喜欢打打杀杀,常常做出一些荒诞不经的事情,成为后世的笑柄。
两位皇帝截然不同的行事风格,让身在朝中的很多文官们感到非常不适应,尤其是当他们再用伺候孝宗皇帝的方式,来对待新皇帝的时候,往往会遭到冷落和无端的呵斥。
2. 文官们受冷落发起反击
自然,文官们的意见也得不到重视,更难以推行。地位一落千丈的文官们也无法容忍这种差距,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开始进行声势浩大的争斗。
这场不见硝烟的争斗以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和户部尚书韩文为首,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打压宦官参政,以此改变新皇帝的做法,重新确立文官们在朝中的地位。
图片
但是皇帝在当时一些领头太监的扶持下,一点也不向文官们服软,而且还出现了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的景象。大批文官因为进言,被辞退的辞退,挨打的挨打。
一时之间,朝廷内外是鸡飞狗跳,一片混乱。此时王阳明虽然在朝任职,担任着兵部主事的职位,但是比起朝廷中的那些重臣,此时的他还太不显眼,眼看着那些朝中大臣跑的跑,降的降,王阳明却并未做出任何举动,他在观察。
多年研究哲学理论的习惯,让他保持了一个良好的作风,那就是思索。在做每件事情之前,他都会认真、完整地将整件事情思考全面。
3. 王阳明想通后决定上疏
王阳明并不是贪生怕死、没有原则的人,所以他在思索完毕之后,上了一道精彩绝伦的奏折《乞侑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
图片
这道奏折写得很有水平,言辞婉转,用语考究,绝无对皇帝的冒犯,也没有对当事人的攻击。
王阳明写这封奏折不过是想让皇帝警醒一下,看清楚身边的人,哪个值得信赖,哪个是奸邪小人。
可惜的是,王阳明虽然文采够高,智商够高,但是手段却还是不够狠。
当朝太监刘瑾岂是一个眼里容得下沙子的人!王阳明的这份奏折一送上去,就被他拦截,然后把态度柔和的王阳明扔进了监狱,让他走鬼门关走一遭了。
4. 文官在皇权争夺中失败
在这场文官与宦官的争斗之中,宦官占了上风,文官们的争斗好似以卵击石,因为题目虽然口口声声地反对宦官参政,实际上却是想要重新把皇帝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这是非常艰难的。
图片
与皇权争斗的最后结果就是以文官们的失败而告终,为首的文官们有的被迫终止了自己的仕途,而以刘瑾为首的宦官们则势力大增。很多人都卷入了这场争斗中,看似平静的朝廷,实则暗流涌动。
明朝时期,把南京作为留都,当遇到事关国家社稷的大事,言官要站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一旦遇到皇帝对于言官所言之事置之不理的情况,北京、南京的言官可以相互支持,从而对皇帝施加压力。
所以北京文官与宦官进行斗争处于下风时,南京的言官们开始声援,由于矛头直接对准了宦官,因此,宦官们恼羞成怒,把为首言官押到北京。
5.遭受打击断送前程
本来想说句公道话的王阳明,平白无故地被刘瑾关进大牢,一个月后,被处以'廷杖'40,并被免掉了兵部主事职务。
图片
从28岁中进士到被打入大牢,这期间总共不过6年,经过多少年努力,王阳明才走到这个地步,最后却因为一份并不激烈的上书而断送了前程,把自己送上了牢狱。王阳明很受伤。
这个变故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忧郁和失落,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立志做圣人和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并不就此消沉,反而对那些想要依靠暴力来打压对手的小人给予了无情的嘲讽。
40廷杖或许还是幸运的,没有丢掉性命,也没有致残身体,那肉体上的疼痛终究能够愈合的。
王阳明作为读书人,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伸张正义而受到酷刑,受到了人的广泛赞誉,可以算作是这场风波当中得到的一种安慰。
图片
伸张正义这几个字,大家都会说,但在面对不公,真正能挺身而出的人是少数,尤其是明知后果很严重,而且很明显的时候,还能维护正义的人就更少了。
王阳明令人钦佩,不但是因为他的学问,更是因为他的为人。
备注:图自网络侵删
如果喜欢,请点赞、转发,分享给其他朋友。非常感谢!
更多内容请关注@王阳明心学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