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1108教学手记——我被这小子涮了一把

 晋诺工作室 2020-11-08

昨天,我批学生摘记小纸条——我寻找人生中的语文之宝,被熊振祺同学的大纸条给震撼了,他足足写了A4纸一大张,抄的句子从兰陵醉客的《浓墨难沾心事》而来,一看这作者,这书名,确实没读过,又雅致得很,甚是为这小子高兴。再看最有意味的一句话,他抄的是:“浮生红尘,笑看世间。天地幽冥,惟醉独尊。”关键是,他围绕着这四句竟阐释了一大张纸的内涵,我不禁为之倾倒,提笔大批:“振祺自带一身侠气武神,由武而文,那是一种境界!”不足,又写曰:“好儿郎志在文墨中,读出高天厚土,用文字的精神铸炼灵魂!”犹觉不足,又写到:“如何表扬你的阅读精神呢,佩服!”有点小溺爱了!

今天收到QQ上传来的作文,他给我留言说:“写苔的那篇改到了1600字左右,感觉写挺好的,老师!”看到这里,我赶紧打开文件看,一读,确实写得不错。请大家先来看看这篇作文吧!

那超脱世俗的苔

K22  兰陵醉客

在一些终年潮湿且阴暗的角落,在布满了峥嵘岁月的凹凸古朴的台阶上,在老街的青砖缝里,老屋的瓦片边缘上,都长着这种毫不引人注目的小玩意儿——苔藓。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袁枚的《苔》大概是自古以来少有的赞苔之作中最有名气的一篇。前一篇显得倔强执着,后一篇则略显灰暗沮丧——“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一句,仿佛能够见到平日里那无人问津的苔,在灰暗里倔强地昂起了小脑袋,带着一脸的向往和渴望,天真地问一旁的“红叶兄”:啥是斜阳啊?;读来让人心酸——阳光未能够照拂到这位小小而谦卑的“苔弟”,只能照拂到那较之更为俊秀挺拔的“红叶兄”,令人扼腕叹息。

大自然没能很好地照拂到苔藓,载录有许多植物的《诗经》同样也没能够照拂到它。《诗经》中有吟忘忧草的“焉得援草,言树之背”,有诵车前子的“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但,没有写过苔。如果苔被写了进去,可能也只不过是个作为喻体的小家伙——但没有关系,苔早已习惯。正因为自古至今少有人歌颂赞美、甚至写过苔,所以才成就了苔的谦卑低调,不张扬、不放肆。

华为前董事任正非(【按】2020年4月10日卸任董事)身上也有这些品质,他甚至有过和苔类似的经历。他早年参军,因为政治因素鲜有功勋奖状,同他一起入伍的工程兵都有了而唯独他还没有,尽管他当时任高职,却是“无军衔”——但这也塑造了他谦卑低调的无人处事,也让他能够成就今天的华为。苔教会一个人的,不仅是要谦卑待人,低调行事,更是要云淡风清的为人。

现在看看那位“苔弟”,倒是颇具这种风轻云淡之意。古语曰:“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网上释义“大隐”为: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我想若是用在“苔弟”和“红叶兄”二位的身上便可改为“大隐隐于阴,小隐隐于阳”,因为“苔弟”的不谙“人”事,天真烂漫,比那被阳光照拂却仍有阴暗的“红叶兄”之心境更为高深。佛语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故“苔弟”的天真烂漫更胜于“红叶兄”的知书达礼(【按】“知书达礼”受世俗所困,“天真烂漫”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天真烂漫,即为云淡风轻——并不把世俗事务真正放于心中。“苔弟”的心里的确会有一丝对阳光的渴望,但这也仅属于那千丝万缕的疑问中之一。“何物是斜阳?”,这是疑问,透出了一种淡淡的渴望,不过是“淡淡”,就算阳光不照拂这位“苔弟”,他还是怡然自得、逍遥自在。

尽管身处阴暗,但“大隐隐于阴”,这并不意味着苔就会和那些“污秽”同流合污。相反,他还会开花——开花也不为了让阳光来照拂,仅仅是给自己欣赏的——米粒大小的花,这是于黑夜里的一缕清流中苔所开的一朵花,这花确实没有那一现的昙花、绚烂的牡丹、亭亭的荷花、傲雪的梅花来得惊艳世俗,但却在世俗之外得到了应有的惊艳。

“人被洪流卷着往前走,是很难有时间回忆过去的,但过去一直都在”;苔虽被黑暗压抑了身形,却不屈于兹,不负其内心之所往,苔花便是最好的印证。苔宁愿在黑暗里自娱自乐,也不愿同流合污。

墨绿的苔,端的远超世俗——至少苔花惊艳到我了,大自然里的许多景物都能惊艳到我,只是我平日里没有仔细去看罢了。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曾说过:“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倘若用在苔身上,那便是“生活中最有意义之事,并不是能被阳光照拂,而是能从心所欲”。小小的苔,他的倔强让我哑然,他的顽强让我敬佩。苔给了我——一个曾深陷于世俗之事的人以坚韧的力量。

“苔花如米小”,若有来世,吾愿为苔,与众苔合织为大地之衣,护佑自然之灵,于灰暗地带,仍能保持自我、坚守内心之原则;尽管受不到阳光照拂,还会有受屐齿印,但仍不失心之所向,意之所往。

浮生红尘醉梦死,笑看世间百态生。

青苔葳蕤,雪霜玉质。

超脱世俗——

苔。

各们看官,您以为这篇作文如何!我是自爱我的学生,感觉甚好!我不羡慕那些考场名师指导出来的高分文,我觉得这小子的文笔是比较舒展的,文字之下有一股子正气,为人正、为人真,字里行间是这味!篇幅上虽然写了一千六百字,倒也干净,就是用考场的标尺来量,这篇文章也应该给上优秀吧!

关键是这篇文章还没完,后面他加了这样的注解:

【注】

1.  《庄子》中就曾总结了超脱世俗的人间法则:“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

翻译为:有聚合也就有离析,有成功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

如果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可以遵守《庄子》的这个法则,不偏执一方,懂得灵活变化,理解世态和人性,并且能让自己保持“虚己”的状态,谦虚自己,不要把自我看得太重,就可以减少外界人事物对自己的伤害,从而保全自身,超脱世俗。                                             ——源自“360问答”

2.  先向老师道个歉,那张小纸条上写的句子都是我自己瞎写的,什么“浓墨难沾心事”系蒋雪儿《莫问归期》中的一句歌词,什么“兰陵醉客”只是我胡乱撰写的笔名,至于原文为什么写繁体字,是因为我觉得繁体字有意思,就写上去了。

3.  “蘭陵醉客”源自李白《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借用首联头二字与颈联尾二字,合称为“蘭陵醉客”(繁体字里的“兰”为“蘭”,写起来更有感觉,故用“蘭”;“陵”“醉”“客”三字未简化,所以其简体字就是其繁体字。)古时兰陵之地以产美酒著名,而李白作客路过兰陵,在那儿得以一饮兰陵酒,一醉方休,趁兴便写下了这首《客中作》,其中写道“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意思就是赞美这兰陵酒的甘醇,一杯下肚,就足以让人忘记自己的故乡——这把“兰陵酒”夸到了极致,也把“醉”写到了极致。

2020年11月8日于苏州

原来,我被这小子涮了!那张纸全是他自己诌的!

涮就涮了吧!

其实,我多么想多挨几次这样的“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