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地冷冻食品检测呈阳性,“防人”“防物”均不可松懈

 智汇百川 2020-11-08
多地冷冻食品检测呈阳性,“防人”“防物”均不可松懈

11月6日以来,山东德州、山西太原均从经天津进口的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今天凌晨,天津发布最新通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海联冷库一份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检测阳性,一名装卸工人核酸检测阳性。

这一连串新闻,极大刺激了民众的敏感神经。分析相关报道不难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冷链管理”已成了疫情防控的热点词汇。10月中旬,青岛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证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10月底,北京新发地疫情溯源最新研究成果公布,结合流调与数据分析,新发地疫情可能源于受污染的进口食品经冷链运输带来了从环境到人的传播。等等这些病毒溯源的最新进展,凸显了进一步强化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的必要性,呼唤我们积极主动凿实现有的防控网络。尤其眼下,欧美多国正遭受秋冬第二波疫情,“防人”和“防物”都时刻松懈不得。

多地冷冻食品检测呈阳性,“防人”“防物”均不可松懈

构筑“冷链防线”,科学精准仍是关键。冷链食品涉及进口、生产、物流、仓储、经营等多个环节,涉及的主体十分庞杂。加之近年来冷链行业高速发展,给安全检疫、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防物”的难度不小。为此,国务院专门发布了两份技术指南,从“人”和“物”两个方面对进口冷链食品的各个环节予以精准防控。例如,在管“人”方面,提出建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员工健康登记制度和健康异常报告程序;在管“物”方面,要求对来自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严格消毒。方案的触角延伸到了冷链食品从入库到搬运再到餐饮加工的全套环节,势必能极大提高冷链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而针对社会对冷链食品安全的担心,北京、四川等多地已开始实行冷链食品追溯机制,供应链首站“赋码”,下游经营者“进出扫码”,终端消费者则可“码”上追溯——购物时只需扫一扫外包装上的二维码,便可获取产地、生产日期、检验检疫等产品信息。一码到底、来去可查,小小的二维码就是给广大民众吃下的一颗“定心丸”,值得广泛推广。

多地冷冻食品检测呈阳性,“防人”“防物”均不可松懈

而在这一机制下,防控工作也能事半功倍。一旦出现问题,相关方面可以一键发送预警通知,同时及时追溯高风险生产经营者。在这方面,此番天津港进口冷链食品检出阳性就是例证。各地及时锁定食品来自天津,为后者防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也要提高警惕。购买各种冷冻食品,特别是进口鱼肉海鲜等,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和超市;接触外包装及生鲜食品后应及时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处;食物煮熟煮透,确保食品安全……遵守防控规定,做好防护措施,病毒便没有可乘之机。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长安观察出品,首发在今日头条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