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雄文健笔,句奇语重:苏轼的名篇《石鼓歌》

 绍繁 2020-11-09

嘉祐六年十二月十四日(1062,1,27),苏轼到凤翔签判任。十六日,谒孔庙,见石鼓,作此诗。此诗与《王维吴道子画》,《真兴寺阁》等皆是作者组诗《凤翔八观》中作品。诗前有总序,文长不录。原诗:

苏轼《石鼓歌》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院攻马亦同”,“其鱼维鱮贯之柳'。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模糊半己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

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撑冰斯同鷇彀。

简注:见鲁叟,到孔庙谒拜孔子。郁律,文字笔致蜿蜒。指画肚,指字形难认,箝在口,指字音难读。韩公,韩愈也有《石鼓歌》,歌中有“嗟余好古生苦晚”之句。我车二句,苏自注:惟此六句可读,余多不可通。辨跟肘,石鼓尚有可辨识者。上追,下揖,谓石鼓上承黄帝苍颉,下启李斯李阳冰。

以上第一段,写初见石鼓及鼓上刻字情况。

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

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耇。

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

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

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矇瞍!

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嵝。

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运犹忠厚。

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名字记谁某。

简注:鸿雁,苏轼认为石鼓是周宣王时物。蝌蚪,周宣王时史官变蝌蚪文为籀文,石鼓文即籀文。东征,北伐,周宣王征徐,征犬戎。象胥,古翻译及外交官员。矇瞍,盲人,指乐师。

以上第二段,返溯石鼓原委,原是记叙周宣王武功而作。

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

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登山到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掊。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

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

简注:九有,九州。扫除二句,谓秦焚毁诗书,专用刑罚,上蔡公子,李斯。万夫沉水,秦灭周,周鼎沉于泗水。秦始皇使千人没水求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以上第三段,用秦始皇刻石纪功作陪衬,赞颂石鼓不为秦皇所玷辱。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简注:以上四句为第四段。感叹周秦两朝,无论忠厚,暴虐,皆成陈迹,而石鼓却永存人间。

简析:石鼓为珍贵文物,上有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制作年代,诸说纷纭。

咏石鼓之作,唐代韩愈,韦应物均有《石鼓歌》长篇七古。苏轼此作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苏轼擅长用比喻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出来。此诗还有一大特点,即几乎全篇皆用对仗,于整饬中求变化。

苏轼作诗时,意中处处有韩,韦诗在,于是处处争奇竞胜。在前人留下的不多余地中,复以格律自囿,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尤见功力。后人评论多以为苏诗胜于前人之作。

翁方纲《石洲诗话》谓:“苏诗此歌,魄力雄大,不让韩公。然至描写正面处,尤较韩斟酌动宕矣。'

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一:“雄文健笔,句寄语重,气魄与韩退之之作相埒,而研练过之。澜翻无竭,笔力驰骤,而章法乃极谨严,自是少陵嗣响。”

纪昀:“精悍之气,给驾昌黎而上之。”

施补华《岘傭说诗》:“《石鼓歌》,退之一副笔墨,东坡一副笔墨。古之名大家必自具面目如此。”

《昭昧詹言》卷十二:“浑转溜亮,恣肆淋漓,可为典制之式。”

吴汝纶云:“此苏诗之极整练者。句句排偶,而俊逸之气自不可掩,所以为难。”(转引自《唐宋诗举要》卷三)

以上是对于苏轼名作《石鼓歌》的简介,要想进一步了解此诗,可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唐宋诗举要》(高步瀛选注)以及上海辞书出版社《苏轼诗文鉴赏辞典》三部书。

雄文健笔,句奇语重:苏轼的名篇《石鼓歌》
雄文健笔,句奇语重:苏轼的名篇《石鼓歌》
雄文健笔,句奇语重:苏轼的名篇《石鼓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