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千多年来,中国人用青铜做钱币的秘密,有点偶然

 sos天外飞仙 2020-11-10
三千多年来,中国人用青铜做钱币的秘密,有点偶然

中国钱币史很简单

东汉、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钱币都学着秦朝的样子,秦朝学着魏国钱币的样子,魏国学着玉璧和纺轮的样子。(魏国的共字圜钱、垣字圜钱是年代最早的圜钱),魏国之前呢? 就是商代的青铜海贝币(楚国人叫鬼脸钱),再往前中国人用的自然地海贝作为货币,就没有青铜制品了,这就是中国金属钱币的基本样子。白银只是明代以后才成为法定货币,而铜币的流通一直到清末。中国历朝历代制造的铜币种类多不胜数,至于铸造了多少枚铜钱,保守估计都无法估计,因为也确实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值,根本无法统计。

古代人铸造钱币的基本流程也很简单,把开采到的铜加入锡铅在坩埚中融化,然后倒入烧造好的陶范--钱范中,待其冷却、打开钱范、整理修挫,就是钱币,不过这背后的历程和道理实在不简单。

我们今天可能不明白,古代中国人为什么会选用青铜来铸造钱币,其实这也是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和偶然的的探索过程。必然是肯定要选用金属币,偶然是选择了铜,几千年中国人锲而不舍的采用青铜做为货币的主要原料,其中有深刻的原因。

三千多年来,中国人用青铜做钱币的秘密,有点偶然

铜的缘起

首先铜币的缘起和中国的青铜文明有关。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明史上有三大文明发展阶段,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就是使用的工具以石头为主,青铜时代是进入金属用具,铁器时代是更便宜,更实用的铁为主。

中国的青铜时代时间从商朝到战国末期,这个时间涌现了大量的青铜制品,各式精美的青铜礼器,用品,工具,兵器和货币。

其实在青铜时代之前还有一个红铜时代,他是青铜时代的前奏,古人是首先发现了天然的红铜,对这种金属的属性进行了了解认知,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利用已经掌握的烧制硬陶的技术,改进了陶窑和坩埚,并逐渐发现在红铜溶液中添加不同的金属可以得到更好的金属属性。

《考工记》说: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考工记》中记载的古代人创制的六种铜锡不同比例的合金配比,谓之为'六齐', 其实就是青铜合金不同用具的不同配方。

三千多年来,中国人用青铜做钱币的秘密,有点偶然

​技术原因

为什么选用青铜作为货币原料,首先是技术的困境,铁在当时也有发现,但当时做货币来说,只有铜可以做到。

古代炼铜比炼铁要容易得多。历史上以铁代替青铜并不是铁本身有任何特殊优点,而是由于铁较铜和锡丰富。

铁很麻烦,铁特别容易被氧化,并且铁的熔点--1539℃,那么,古人要重新设计改进炼炉和鼓风机,铁矿石成为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矿石不能充分熔化,只会形成海绵状的铁块,杂质很多,需要经由反复煅打才能得到较纯的铁块,这种技术古人叫做块铁法。铁的铸造,工序麻烦,质量不高,制成品产量低,费用高,整体就是不实用。用铁铸造钱币,绝非钱币的首选,

以当时的技术无法达到以铁作为货币,但经过改进的铜完全可以做到,在红铜中加入锡铅,熔点从1083℃就可以降到700--900℃之间,这样古代中国人的制陶技术中的青铜器熔炼提供熔炉和坩埚不用做大的改进,当时的陶窑的温度已经可以达到900-1000℃。青铜坚硬,几乎可以铸造任何精致的东西、耐磨,而且它是冷胀热缩,可以铸造出任何精美的花纹和钱文。

青铜时代就是这样开始的,个青铜时代最让我们炫目的是各种青铜礼器,青铜货币的铸造还面临着很多困难。青铜货币的用铜量比铸造礼器要大太多,没有矿山,没有快捷的开采办法,没有低成本的冶炼,青铜币也是不可能占据货币主角的。

三千多年来,中国人用青铜做钱币的秘密,有点偶然

各种条件

选择铜并不简单,还存在着其他复杂因素,铜的储量,矿山的多少能否满足需要。可以说恰好,当时的中原地区有大铜矿,产地较近,易于开掘,因此制造的成本不高,中国最古老的铜矿就在古称历山的的中条山,今天的河北山西一带。其它在山西的首山、昆吾山、庄山、雍狐之山等,南方地区的荆州、扬州、梁州,若耶之溪也是铜矿的产地。

开采和冶炼的技术也要成熟,开掘铜矿,中国古代人用的火爆法,先用大火把整个石块加热,堆烧一夜,矿物就不那么坚硬,再用锤子去敲打收集。南方有一些矿埋的比较深,要深挖洞,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打洞子,古人谓之'窝路'法,用各种木架支撑洞壁,然后沿着矿苗一直向下挖,大冶铜矿就是这样。火法冶铜也被发明出来,在较高温度下用木炭灼烧孔雀石原料进行反应制造单质铜。

这样种种的技术的成熟与积累,才有了青铜作为货币的基础,这也是其他金属不能具备的。

三千多年来,中国人用青铜做钱币的秘密,有点偶然

惯性思维

观想思维其实是中国采用铜作为主币最关键的一条,首先最开始制作金属货币时,古人的手中除了铜没有其他金属。也是机缘巧合。再后来,对铜的性能有了深入的了解,形成了很多技术积累,从而用铜铸造货币的成本和风险更低,在国家强力推广下,青铜币成为主流货币。惯性思维还决定了青铜币的双向选择,青铜时代后,老百姓的观念也在习惯成自然,惯性思维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青铜价值观,政府被倒逼顺应这种民间思维,关键是老百姓信赖铜币,西汉的五铢钱在清朝末年依旧可以流通。

古币在某种角度上其实和中国青铜时代一脉相承,选用青铜作为货币原料也是古人在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