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落花时节,又逢旧友

 新用户6516h3hB 2020-11-10

艺述史官方原创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刚才我读的这首诗呢,不用多说,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是唐朝诗人杜甫感怀自己好朋友李龟年的一首诗。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都“奉儒守官”的传统官僚世家,这样的家庭环境也给了杜甫很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以及在仕途上要做出什么样的成绩。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这是他的一贯精神。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会用这些来勉励身边的朋友。如果非要给他一个标签的话,我认为政治家似乎比诗人更贴近。

说起李龟年,他可以说是唐朝开元时期的当红实力兼流量歌星。当时唐朝的王公贵族们都很喜欢文艺这一卦,杜甫呢自然也凭借着自己身上的文艺气息受到了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邀请,获得了一个可以在他们的府邸看李龟年演唱会的机会,也因此认识了李龟年。我们常说一个著名的歌星或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也能够代表一个时代。就像我们现在提起《家有儿女》、《西游记》,80、90后的朋友会说那是我们的童年啊,60、70后的朋友会说,那是我的时代啊。同样,对于杜甫来说,李龟年可以说是他少年时代最显著的象征,是他精神上的某种寄托。

大历五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逃到衡州,原本打算投靠舅父崔湋,但到了耒阳的时候,遇上了江水暴涨,只能暂时找个地方歇脚。五天过后,洪水消退,杜甫突然改变计划,返回潭州。而这次的计划,也让他重逢故人。可是四十年过后,物是人非,当初欣赏的那个人已经不复以往了。李龟年像是一个过气歌手,走在大街上人们都认不出来了。而杜甫呢,看透了唐王朝的更迭换代,看穿了唐王朝的奢靡成风,也经历了宦海沉浮。此时58岁的他,沧桑得想一个耄耋老人。走在这江南烟雨的小路上,伴着落花,听着小曲,能够在如此美的季节里遇到曾经的故人。一瞬间,记忆涌上心头。曾经的年少轻事,曾经的战功显绩,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他们两个的遭遇也好像是李龟年在《长生殿·弹词》中写道的一样: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