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成让自己更优秀的学习习惯

 宋君丽 2020-11-11

校长说·小初衔接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教育的目的都是为孩子一生发展负责。萧红中学刚刚迎来540余名阳光聪慧、活泼善良的孩子,该如何做好初小衔接教育,帮助孩子们平稳过渡小升初?萧红中学刘国权校长从三方面与学生和家长们分享。

认清中学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初中是向高中过渡的特殊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中学和小学相比具有学科增多、难度增大、学习速度加快、学习自觉性增强等特点。学生要想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要养成自主预习、专心听讲、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和整理错题的学习习惯。老师和家长更应着手培养孩子学习的计划性、耐性与自主性,提高书写质量与速度、应试能力,家庭也应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孩子定时作息等。

陪伴孩子走过小升初关键期

1.合理规划,积极迎接初中生活

刘国权校长主张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很好地把他们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自身的发展、人生的价值联系起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原动力。刘校长以萧红中学为例,学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学生社团等活动让学生认知自己的能力、价值和兴趣,进而帮助他们培养奉献意识和责任感,学习合作的人际关系。

2.学会运用学习方法,激活学习潜能

在学习上,刘国权校长建议发挥“多看效应”和“能动效应”。萧红教师认为:能提出问题就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我们给学生成长的空间,支持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唤醒学生问题意识,不仅让他们去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和疑问,更引导他们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3.养成让自己更优秀的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习必须通过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来提升学习积极性。刘国权校长提倡,课前会预习——学会记笔记——听课筛重点——复习是关键——改错不可少——积累是关键几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筛选和提炼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言简意赅记录、规范完整作答的能力;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的能力;多读书会读书的能力。

与学校和老师做同频共振教育合伙人

1.读懂学校办学理念,做教育合作者

刘国权校长说,萧红中学办学目标是“打造温暖萧红、卓越萧红”,做“五育并举”教育,培养“情智兼备”学子。我们做这些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对己克制,积善成德;对事尽责、明德重义;谨慎思考,辨明择善;志存高远、慎思而行;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2.读懂学校育人体系,做成长促进者

刘国权校长希望与家长达成共识:饱有童年的乐趣、年少的轻狂、青春的热情的教育才是幸福的教育。他认为适时、适量、适合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智慧培育、静待花开才是家长和学校应赋予孩子的正确的教育。

学校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的前提是能够得到家长的真诚理解与大力支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美育教育”“自主教育”的前提也需要家长们的倾力配合。只有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能助力每名学子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