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绥阳的(让水和大鱼泉)是一个奇特的共生喀斯特地貌(原创)

 yczx 2020-11-11
    绥阳县温泉镇双河溶洞地质公园内的赤尾溪大鱼泉是一个不定期爆发的间歇涨水泉。特别是每年七月期间,若在暴雨过后,泉水暴涨为间歇性、短周期发生的过程。随着天气放晴无雨的时间越长,泉水涨水周期变长,涨水水量逐渐减少,并在一定时间后消失。
   
而直线距离远在10多公里外的旺草毛家舖,在双河景区之外,那里有一个较小的山间小盆型洼地,该处地形像一口大锅,只是其锅底漏水。这个地方叫做让水。每逢暴雨突至,山洪急聚;让水洼地就蓄满了水。只是这一大荡湖水会发生震荡式的泄露。每当这种泄露发生之时,洼地中有很大的漩涡产生。然后,随漩涡消失的同时,洼地湖水从中央向外产生撞击式圆型波浪,在湖心来回形成拍击湖岸的波浪。然后湖水水位有少量降低。这种漏水方式也是周期性地变化的。
   
随着天气放晴无雨的时间越长,漏水震荡周期变长,总漏水量逐渐减少,并在一定时间后消失。但是,在让水洼地无水后的一定时间内,大鱼泉还会有小规模的涨水现象存在。估计是两地之间的地下水高度差还存在。所以,大鱼泉的暴涨现象消失得晚一点。
   
笔者在旺草读书期间,经常往来于这两个地方。多次亲眼目睹过大鱼泉的涨消现象。同时也经常听说让水的消水现象。仔细推算过二者的发生时期,几乎都是在同一时间段发生。只是没有能用同时性方法进行测量。如果,在让水目测消水现象发生的同时,通知远在大鱼泉的测试者,就可能测量出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差。
   
如果这种联系真的存在。那么,则可以解释很多当地的古地质和古历史现象。还能联系分析山海经中的一些论述记载的历史过程必定发生在当地。
   
特别是山海经中记述的西南海,很有可能就是旺草湖和绥阳湖的合称。
当时的大致景象是,旺草湖的水位淹没了让水,但是,湖水在让水下泄。经过长期的溶解腐蚀,就形成了双河溶洞群众多的出水口。以致现在的双河流量都远远低于那时的流量。
   
在那时,旺草段芙蓉江水的三分之一从石梁河的瀑布口下泄,而其中之三分之二则可能从让水下泄到赤尾溪。所以,极有可能整个赤尾溪在当时被称为大水泉,而不是单指大鱼泉才叫大水泉。
以下山海经文摘: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
  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鸟蜀」鸟。
   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讠夭」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笔者认为:以上各段均是讲述了与绥阳和旺草有关的事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这一段讲了绥阳的天台山原来淹没在绥阳湖中(也叫做西南海)。
   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这两段讲了由中坪东北面的一条河流,是原本为金钟山流沙地带渗透出来的支流。
对于流沙,现在可能已经荡然无存。从流沙地带流入的水系因富含泥沙,所以被称为流沙河。但是现在除山洪爆发,是非常清澈的高水质河流。
    但是,可以由大娄山水系变迁推知,上古时期,昆仑地下水系在大娄山脉的出水量远比现在为大。只是由于这一水系从岷山水系找到了更多的出口之后,在千百年的变迁中,水量逐渐减少。所以,当初金钟山西北麓应该有大量细小支流涌出,形成了大面积的沙石泥流,被称为流沙地带和该地区下游的河流叫做流沙河。
    那里曾经是一片不断变迁而多水的地区。经过若干年后,逐渐演变成湿地,再成为水杉丛生的原始森林地带。所以山海经提及的流沙可能就是在宽阔水东南和中坪东北地区以东。在当时,这条支流的水量远比现在为大。在经过湿地变迁后,西行段的河流全部被森林覆盖,就形成了该条支流只是从北向南的河流走向。
    而因昆仑人系的一个分支在上古时期,为了寻找昆仑山脉的尽头,从三江源分手,沿着长江南岸的山脉一直东行,终于来到大娄山脉,他们把这里看成昆仑山脉的终点,所以称这里为昆仑之墟,亦称虚。这里的昆仑之虚指的是大娄山山脉系统。流沙河沿大娄山脉西行段就在历史长河里消失了。
    对于黑水,指的是从梘坝经黄鱼江到毛垭段的水面。上古时期的旺草湖,水面比现在的旺草盆地高出大约100米左右,而毛垭至挸垻段水位至少比现在的黄鱼江水面高出60米左右。因此该段水域和整个旺草湖之间的潮汐作用将使水底的特质沉积物显露无遗。主要是来自挸垻的上游地区富含煤炭,因此河流两岸和延伸到挸垻的湖岸周边都大量积聚了细小煤粒。每逢潮汐卷动,毛垭以上湖面黑水翻滚。由于中坪支流的介入,毛垭地段东侧黑水现象减弱。因此,古人将毛垭北面的山脉称为黑水之山。这样,就能理解流沙河西南入海,黑水之山讲的是:流沙河在西南方向的黑水之山的地方进入了西南海之二的旺草湖。
   洋水指洋川河,黑水指黄鱼江河上游,二者在在金钟山的西北偏僻的地方;从其东面东行,最后两条河流都在南面进入了西南海。还说这个地方在羽民国的南面。
   当初,旺草湖的漏水通道,使赤尾溪一带的河流流量比较大。而让水产生的下漏,使金钟山地区多出较大的河流流量。
   在石梁河瀑布产生大规模垮塌之后,旺草湖逐渐消失。但还是连年水患不止。
最早的一位炎帝在这里称帝,主要和一名叫刑天的大酋长以疏通鳖水,治理旺草盆地为赌注,胜出者为王,失败者死。结果炎帝用火攻石,劈开石羊山,形成现在的石梁河古崖口;而使刑天败北。炎帝称王。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讲的就是这段历史。
   在同一年代后期,绥阳湖发生了相同的变化。后来炎帝依照同样的方法,治理了伞水,让绥阳盆地得以开发。
   从山海经结尾的论述可知,炎帝传位数代。据其他史料记载,炎帝在位大约580年。直到禹王治水得建夏朝。
   第一代炎帝治理完洋水后,去到鳖水下游,后来移居巴蜀,而最后一代炎帝与黄帝争夺江山,败北后,隐退到湘水流域。这才应该是比较接近真实历史的可能,而不应该是炎帝长寿活了580年。最后才和黄帝争雄而败北。所以,斩刑天之首的炎帝和黄帝战胜的炎帝,不是同一人。
   以上诸多地名和水系在山海经中的出现,正好与古绥阳吻合。实非偶然臆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