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暑燥湿风

 直尾昂述 2020-11-11

寒暑燥湿风

(一)

除了寒热之外

阴阳还有哪些

表现形式

风胜则动,

热胜则肿,

燥胜则干,

寒胜则浮,

湿胜则濡泻

这里提到了,五种状态:

动、肿、干、浮、濡泻

(二)

天有四时五行

以生长收藏

以生寒暑燥湿风

寒暑燥湿风

本质是由

阴阳化生

化生流程:

即就是先有:

时间的变化

五行的变化

时间即就是

阴阳的变化

阴阳时刻

都在运转

才有了时辰

才有了黑夜白昼

才有了一年四季

才有了五行变化

将四时五行

联系在一起

四时五行

同时产生

是从不同的角度

反映阴阳的变化

阴阳变化

无论是平衡

还是不平衡

都在不断的

运动过程中

时间也随之

不断的推进

而五行作为

另一种表现

阴阳变化的形式

体现阴阳的生克

五行:

木火土金水

对应五气为:

风暑湿燥寒

无论金木水火土

还是风暑湿燥寒

在一定条件下

都会相互转化

为什么

会有这种变化

这个问题的答案

即就在时间之中

我们能够感受天气变化的冷暖

而且按照天气冷暖的变化规律

总结出了一套规律

就是一年分为

春夏秋冬四季

对应的阴阳变化状态

即分别为,生长收藏

春天的时候,阳气生;

夏天的时候,阳气长;

秋天的时候,阳气收;

冬天的时候,阳气藏

所以阳气

的变化状态

决定了时间

决定了五行

决定了五气

的变化规律

(三)

1.风胜则动

春天前是冬天

冬天阳气闭藏

整个世界都处于

冰冻的状态

冬天的时候

人也是一样

阳气也都

潜藏于内

主要用来

温煦五脏

春天阳气生

万物萌动

有了生机

如果细心的研究

风之所以会产生

就是因为

一个原理:

热胀冷缩

春天阳气初生

冬天寒冷而收缩

的大气开始膨胀

膨胀的气体上升

下方气体

就会减少

其余的气

为了维持

阴阳平衡

自动补过

形成了风

风的特性

就是流动

如果人体

肝风过胜

一定就会

导致晕厥

因为我们经过了

一个冬天的潜阳

到了春天

阳气升发

此时会有

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冬天的时候

被寒气所伤

阳气升发

之力不足

以至肝气

积聚于内

而生温病

第二种情况

正常升发

阳气充足

百病不生

第三种情况

肝气疏泄太过

以至风气大行

主要就是

肝气不受制约

一旦肝气上冲

可能直接造成

晕厥,抽搐

即风胜则动

肝疏泄太过

风木克脾土

脾土受克

肾水大行

肝风更甚

补脾土以克水

则可平息肝风

2.热胜则肿

春天到夏天

这段时间的

阳气

一直处于

升腾状态

阳气

从地表再

继续上升

即就是要达到

一个顶峰状态

这个时候

人体的阳气

也全都在外

夏天的时候

外在的阳气

要达到极限

如出现热胜

阳气已达到

一个极限了

不能再向外散了

所以多出的部分

会堆积在某一处

就是我们说的肿

3.湿胜则濡泻

夏季阳气

上升到了

一个峰值

下部的

阴气自然胜

此时阴阳

所化生的

就是湿气

此时体内

可能因为

阴盛阳衰

产生湿气

湿气藏于脾

脾不能升清

所以就会

造成濡泻

这印证了

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

4.燥胜则干

秋天阳气

长到极限

开始进入

收的状态

阳气

从春天到夏天

上升的时候是

携带水气上行

下降的时候是

纯阳之气下行

秋天

以燥气主之

没有这个燥气

阳没办法收敛

秋在五行对应金

因为金可以敛降

为什么会

出现燥胜

先看一下

敛降过程:

敛降是阳气下行

这个阳气

当下不下

就会表现

燥的状态

比如我们

秋天咳嗽

鼻燥烟干

因为燥胜

因为阳气不降

所以燥气会胜

脾湿所以

阳气不降

所以秋天

燥气盛不一定要润燥

也有可能是湿气阻隔

有种说法: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这个时候

如果润燥

可能根本

起不到

治疗效果

5.寒胜则浮:

浮和肿有什么区别

从字的本身去辨识

浮和水有关

肿和肉有关

这个肿应是实

这个浮则是虚

冬天时候,阳气开始闭藏

大气之中,阴寒之气主之

虽然此时阳气内藏

但是也要有一部分

阳气对人进行温煦

寒气过胜

可能造成

阳气不行

就会造成

胀满虚浮

秋天

阳气敛降

非常重要

寒气太盛

就是因为

阳气不足

寒暑燥湿风

五气对人体的

影响是非常大

五种气的

变化转换

与我们的

五脏六腑

息息相关

但是最终

的落脚点

还是阴阳

五气过胜

因为某一

脏腑受邪

导致了

阴阳二气

正常升降

才会致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