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的投资收益来自资产配置,但是,怎么配置?​

 舟自行m7gkgsux 2020-11-11

也许你见过凌晨五点的北京,在公交站台排着长队啃着灌饼感受早晨拥挤的人潮;

也许你加班到深夜,在高档写字楼的高层望向窗外,灯红酒绿,车水马龙……

我们大多数人,都积极地按照上天鼓励的方式努力地生活着,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毫无怨言。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赶不上孩子长大的步伐,更追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卡上的数字依旧原地踏步,张牙舞爪地嘲讽着我们辛苦的付出。

为什么? 

吴晓波有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症结所在: 

大多数人只有职务性收入,甚少财产性收入。

可是,职务性收入没办法大幅度提高,财产性收入就能那么轻易地收入囊中吗?

别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提升投资效率的法宝——资产配置。

分散投资不等于资产配置

说起“资产配置”,很多人能够下意识地想起要“分散投资”,即“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不少投资者简单地理解为:分散投资就是资产配置。其实不然。 

资产配置跟烹饪很类似。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很多食材和我们在市场上采购的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可是,为什么他们的大厨就能做出更美味的食物呢?这就是配置的艺术!他们懂得怎么拿捏火候,怎么精确配比食材,5克的盐,绝不会放6克。

如果资产配置就是简单的分散投资,那就像“厨房杀手”做菜一样,油、盐、酱、醋、料酒、味精,各种调味料放一点,至于谁先谁后、放多放少,“佛性”一点,高兴就好,结果可想而知。

有朋友说他现在已经在做资产配置了,打开账户一看,确实有很多款基金,但都是股票型基金……你以为你是在做资产配置,可是,真的只是“你以为”而已。

资产配置的组合是不同市场的组合,包括股市、债市、黄金、外汇等等,组合产品的相关性越低越好。一项科学的资产配置方案中,投资组合里的各类资产之间要具有弱相关性,最理想的情况是资产之间具有负相关性,即一类资产表现较好的时候,另一类资产表现不佳。 

例如,一个小岛上只有两种产业:一种是大型度假休闲业,一种是雨伞制造业,天气情况决定这两种产业的不同收益,一家效益好的时候,另一家表现不佳。两类资产的负相关性可以相互抵消回报率的上下波动,获得较为稳定的平均收益。这样一来,组合的平均报酬率不变,但是风险(波动性)会减小,达到资产配置的目的。 

现实中,完全负相关的产品几乎不存在,但各种资产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而且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也会随着市场风格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各类资产的历史表现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战略性地分散投资,对不同类别的资产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才能部分或全部弥补在某些资产上的亏损,从而减少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性,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了解自己的风险属性 

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资产配置的方式自然不一样。

风险承受能力指的是个人客观条件所能承受的风险,包括年龄、家庭结构、收支结构等等。

说到风险和资产配置的关系,有些人以为保守的人只要买保守的产品就可以,激进的人只要买激进的产品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保守的人不代表不可以配置风险资产,他需要的是保守的配置,而不是投资一堆保守的产品。而激进的投资者,也需要配置债券、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等相对保守的产品,否则在突发事件的冲击之下,就只能对风险资产进行割肉了。 

从数量上来看,1000万的资产,配置50万的股票,仍然算是保守的配置;10万的资产,配置5万的股票,也是激进的配置。另外,从时间上来考量,如果一笔资金可以做10年以上的投资,那么即使将这笔资金的大部分比例都投资到股市,也可以定位为保守投资。

“变”与“不变”中实现财富目标 

资产配置是要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谋求一种平衡,不是单纯追求收益最大化。制定一个平衡投资方案的最大益处在于,它使得风险更为合意。 

很多投资者都不会制定投资计划,哪怕制定了计划,也很少能够严格执行,总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更倾向凭借“直觉”去投资。很多人因此掉入跟风的陷阱,不仅将自己的获利统统还给市场,甚至把本金也搭进去了。 

要保证自己的投资取得成功,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是很重要的,正如彼得·林奇说过的:如果你能执行一个固定的投资计划,而不理睬市场所发生的变化,你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做资产配置的好处在于,它可以使投资者提高投资的客观性,减少情绪化,避免感情用事,高估自己熟悉的投资品的投资价值。除非市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证明当初的计划有失误,否则,尽量把计划的主体思路贯彻到底吧,以保证自己能够理性地进行投资互动。

当然,做好初始资产配置后,也不能一直固定不变,因为市场在不断的变化中,我们需要适时地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的比例组合。比如一个股票与债券初始比例为60:40的资产配置组合,随着市场的变动,我们的配置比例可能会变成为55:45,或65:35等等。动态的微调与规划,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市场变化,实现财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保值、增值。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有了以上对资产配置的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怎么去进行资产配置了。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通用的工具——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它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这四个账户作用不同,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

第一个账户:日常开销账户,里面装的是“要花的钱”。 

第二个账户:杠杆账户,主要是以小博大,“保命的钱”。 

第三个账户:投资收益账户,是用来“生钱的钱”,重点在收益。 

第四个账户:长期收益账户,是“保本升值的钱”,重点在安全、保本。 

一般来讲,第一、第二个账户的配比相对固定,第三、第四个账户根据个人的风险进行调整,风险承受能力高,就调高第三个账户的占比,风险承受能力低,就调高第四个账户的占比。 

以上四个账户可以作为资产配置规划的参考,但这只是一个大方向上的建议。投资理财是个动态的规划,可能人生阶段不同、投资目标不同,各个账户的比例也需要随之改变。 

不管是月薪三五千还是年入三五百万,本质上,都能理财,都需要理财,只是目标不同,实现的方法不同。但归根结底,想要增加财产性收入,实现“钱生钱”,合理的资产配置必不可少。正如“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所说:“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交易担保 乐趣养成 感恩嘉年华·打卡赢好礼 小程序

— END —

稳中求进,为增长的每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