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碗面价又涨了两元

 大美洛宁 2020-11-11
今天去见客户,由于晚睡晚起成了习惯。本来昨天徬晚约好的今天一大早过去,结果一觉醒来就是双十一了。也顾不得洗脸刷牙,开着我的宝马三轮车风驰电掣的就去了。办完事肚子饿了,客户家锅碗都洗了,蹭不到饭吃。正好隔壁有个更换了大王旗的饭馆,食客还不少,就想着吃碗面吧。吃完一碗刀削面,付账时十二块,我记得去年原来老板干的时候是十块整。恍然大悟,哦一碗面又涨了两元钱。

我本来是想写“一碗面涨了两块”。突然之间就想起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孙玉厚不知是面对孙少安娶妻还是筹资开砖窑时,埋头用树枝在地上鬼画符的计算了一遍后,抬起头皱着眉头对儿子孙少安来了一句:“还差好几个元呢?”。还差好几个元的“元”字就烙刻在我心里了。于是,就用人民币的单位“元”,代替了民间通用的“块”字,稍稍显得正规一点吧。
我这个人吧,生性善良加倔强。不喜欢惹事生非,但是遇事也不怕事。非常崇拜毛主席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十六字方针。喜欢随遇而安的从容生活,说高尚点就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说卑微一点就是随波逐流,走哪说哪算逑。
我从小还算是勤奋好学,虽没有做到萤虫卧雪,头悬梁锥刺股的地步,也和懒字沾不上边。小时候拾柴割草,烧火做饭,下地干活也做过。学习也是名列前茅,半逼半跟大流的混过了独木桥。也混到了大学本科毕业证,刚毕业就被一个老牌国企挖走了。稀里糊涂干了三年,才发现我工作的国企在破产边缘徘徊。不过现在快二十年了,还在那顽强的伫立着。领导们都不舍得放手,我还是先斩后奏的跑路了,辞职报告都传真发回单位了。

后来零零星星的四处打了近十年工,东家短西家长的也不是个事儿。期间老板有优有劣的良莠不齐,甚至被骗为人做嫁衣的白白出力流汗忙活都干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决定自己当个小老板,做点小生意。说干就干,立马登行的就做了起来,头两年还热血沸腾的干的红红火火,后来就慢慢没有了劲头儿,给求学的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加上郑州这几年折腾的没完没了,大多行业都不景气,在苟延残喘。明显的例子,就是饭店。民以食为天,饭店都干不下去,门头不时变换大王旗,经济能好的起来?我的小经营部也给当初工作过的国企一样,滑到了破产边缘。可人家国企有国家财政支撑着呢,我身后有谁呢?

人人都知赚钱好,可是钱哪有那么好赚的。现在京东淘宝拼多多就连双十一都整出来了,如同十面埋伏八方围剿一样的纵拥着你买买买,还是买买买。就连所谓的心灵鸡汤也在飘扬着诱人的肉香味,花钱可以解决人们90%的烦恼。这我明白。可我口袋里总是空空如也,空老兄和我不亲近啊!我只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还是有些价高的,偶尔喝点可以,平常还是物美价廉的二锅头浇愁。一杯二锅头,呛得眼泪流。生旦净末丑,好汉不回头。一杯二锅头下肚,就能生出梁山好汉的豪迈之感来!
一场铺天盖地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现在又席卷全球了,疫情汹汹,又使我也阿Q精神起来:能活着就好,甭想什么大富大贵的了。人到中年,还为一碗面涨了两元钱写了这么多,也是一种悲哀啊。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能有什么办法呢?小车不倒只管推,踏马出征,自有前程。

韦嘉豪作品集锦

网友
遇见
老村
执念
如果
作业
活水
套路
守候
老妹
喝酒
柿子
学霸
糖果
秋雨
人生
意外
留白
论奴性
小猫咪
高跟鞋
老班长
刀客行
大郑州
做人难
小棉袄
话小丑
谈自杀
养猫记
话日子
中专之殇
破损定律
烟酒茶赋
一件小事
留守儿童
民办教师
致敬师长
好好说话
深圳讴歌
父老乡亲
郑州小调
小城韵事
劝学二首
老家的水
趣谈文字
谈安乐死
生命之殇
诗与远方
文字的力量
脑后有反骨
远嫁的姑娘

幸福是什么

小故事五则
一个人挺好
兵仙韩信赋
谈创作一二
奶奶的纺车
坐便式马桶
伶伦大桥记
照片里的记忆
痛到深处是无声
中国父母之殇
机器灵砍菜刀
故事五则(二)
水浒人物赞(一)
水浒人物赞(二)
水浒人物赞(三)
水浒人物赞(四)
水浒人物赞(五)
水浒人物赞(六)
水浒人物赞(七)
水浒人物赞(八)
韦嘉豪咏秋五首
抹不去的记忆
上学糗事一二三
洛宁老家美食汇
都是柿子惹的祸
人该怎样的活着
话说男人和女人
鲁迅先生如果活着
一封来自地狱的梦魇
男人生命中的三个女人
菜叶子没有虫眼安全吗?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屈两首
一碗好汤——记老三驴肉汤馆
给青少年朋友们的一封演讲稿

作者简介:韦海民,笔名韦嘉豪,1979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赵村镇西陈宋村。2004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现旅居河南省会郑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