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多少法务觉得自己干成了CEO?

 熊猫法律星球 2020-11-12

作者:花鲸 编辑:月半

老刘悻悻走进办公室,顺手把厚厚的文件夹往办公桌一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摸着植被寥寥的脑袋长叹了一口气,“唉~。”干法务五年了,在一个不是那么看重法务的公司,老刘背的锅不计其数,越干越小心,却也早已练就一套防锅秘籍。可最近经手一个并购案,并不复杂的交易,老刘却遇到了新问题。

协议涉及未来收购标的公司的经营方向、治理结构等问题,明明是商务问题,业务(投资)部门和财务部门、证券部门互相打太极,谁也不肯明确表态,对方公司等着最终答复,协议老板催得又紧,报董事会的时间转眼就到。

老刘也着急,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操守的法务人,老刘协调内部,协调对方,跑内跑外四处不讨好,实在没法了问老板怎么办?老板眼一瞪,“两个原则,一个以后别给我出事!二个赶紧签协议!你抓紧点!” “我……”老刘还有五百字没说完,老板已接着电话消失在视野中。

老刘一鼻子灰,悻悻回到办公室,“什么叫别出事?”老刘长叹一声,开始考虑标的公司未来的经营方向和市场风险……作为收购方最好派哪几个人去参与和监督管理……恍惚中,老刘觉得自己颇有全局观,甚至还产生了几分企业家的情怀,老刘怀疑自己干成了CEO……

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有多少法务,在业务部门一句轻松礼貌笑里藏刀的“我们尊重法务意见”齐刷刷后退一步后,被晾着孤军奋战一地悲凉。尽调报告已经延伸到市调,诉讼纠纷解决已经延伸到投后管理,法务越来越觉得自己干起了CEO的活,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在实践中,法务工作往往需要串联一系列部门和外部资源,法务的工作结果往往就是衡量一个个阶段性工作的节点标志。所以一系列部门的推诿总是直接影响着法律文件能不能落按时定。不仅背锅,而且挨板子,法务只能像最后一节车厢奋力倒推前面的数节车厢,一旦目标达成,好像又没法务什么事了。

虽然常常生存在这种尴尬困境中,然而优秀的法务势必要具备商业思维和资源整合能力。越是混沌的环境,越有利于有心人的成长和锻炼。在复杂环境下训练出来的技能和心智可以帮你在快速进化的职场、商场中发现并抓住新机会。

“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在每一次工作的胶着时,沉下心来梳理事件和各种关系的脉络,拨开干扰和迷雾,探寻问题的根源。

在调查中可以了解市场,了解用户,了解行业;

在谈判中可以建立人脉,建立自己的专业和人格品牌;

在解决纠纷中可以锻造管理水平、协调沟通能力和用人之道。

尽管目前在我国从法务、法总成为CEO的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市场更加开放和成熟,一名有全局观、有格局高度,又懂业务、懂专业、懂财务的法总无疑是CEO的最佳人选。也只有具备法商思维、CEO思维的法务,才能走得更远。毕竟又一名法律人拜登已经站上了世界之巅,你说呢?

作者简介

任职于知名上市公司,从事法务和投资、项目管理工作多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