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 7.0 究竟剑指何方?

 网罗灯下黑 2020-11-12

它早已不只是一个 App,而是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堪比水电煤气宽带一样的基础设施。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迎来了它的 7.0 版本更新,距 2014 年 9 月发布 6.0 已有 4 年有余,而从 1.0 进化到 6.0 也才用了不到 4 年时间。

4 年的时间说长不长,可如果放在互联网这个维度上去观察,用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来形容并不为过。

4 年前,微信公众平台甚至还没有在文章底部显示阅读量,咪蒙还没出道,抖音?更加不存在。

而 4 年后,整个微信生态似乎呈现出一派颓势:公众号文章打开率下滑、朋友圈活跃度下降、微信群沦为垃圾营销的竞技场……更可怕的是,用户在微信的停留时间也在被抖音等短视频产品侵蚀。

在这个时间节点,微信发布了 7.0 版本,迎来 4 年的首次重大版本更新。版本号的大幅升级释放出一个明确有力的信号:新版本承载着微信团队乃至腾讯公司力图收拾旧山河的重大使命,意义非同寻常。

所以,我们回到产品本身,来看看微信 7.0 到底做出了那些改变,进而推演一下这些改变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1.不再佛系的「强提醒」

新增加的强提醒功能可以为某个好友添加强提醒功能,开启此功能后,该好友发送给你的信息将全屏显示,并且手机还会不停震动,直到你点击「我知道了」按钮才会停止。

这个功能的设计逻辑意味着:这条消息必须要你确认。

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这个功能呢?想想看,上一个需要你确认收到消息,否则便会持续提醒不停的 App 是什么?

是不是想到了钉钉?

一直以来,微信的产品设计的确比较克制,特别在是否设置消息已读回执这方面,信奉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还记得微信早期的 slogan: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可如今,微信早已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方式。

想想看,每天有多少条工作事宜在微信中交办;有多少合作意向在微信中达成;办公早已成为微信的重要应用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微信还能这么佛系吗?别忘了无心插柳的钉钉早已成一方诸侯。

所以必须得改,至少得考虑到兼容办公场景上传下达的需求。可是怎么改?如果全部上线已读回执,显然太过激进,会给用户增加太大使用压力。

综合各方需求,对单个联系人增加强提醒功能,既保证了小众需求,又兼顾了大众需求。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是现阶段 找到的最优解。很实用的一项功能,不过这项功能很明显还是立足于防守,补齐短板,旨在缩小与同类竞品的差异化。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微信在这次强提醒功能上还留有优化空间。因为每一个强提醒的联系人都需要手动设置一次,只对当次生效,并不是长期生效。如果下次继续使用还需要再次设置。

这究竟是投石问路还是有意克制,我们暂且让子弹再飞一会。

2.「好看」的「看一看」

先说变化,公众号底部的点赞按钮变成了「好看」,凡是点过「好看」按钮的文章就会被推荐到「看一看」的信息流中。原本只有象征意义的点赞如今承载了流量社交分发的实体功能,其实很像知乎的点赞机制。或许微信的产品经理顺便可以了解一下为何好多优质答案收藏数远大于点赞数。

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个用户的「好看」一下,都是一次自己的实名推荐

而事实上,真实的有效反馈其实都是匿名的,当我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以前,我点赞表示认可,这个时候是匿名的。

可是现在,当我的每一次「好看」都会被推荐到「看一看」的时候,我就会掂量一下,这个「好看」还要不要按下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看到一篇题目为《遇到这样的公司还不辞职,留着过年吗?》,你看得热血沸腾,感觉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刚想点赞,在点下去的一刹那突然惊醒:这点下去就会被领导看到,他会不会对我有看法?算了算了,溜了溜了。。。

事实上,像这样的场景并不少,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愿意自己的喜好被朋友圈的好友知晓,更何况有一些私密话题,一个不小心,便会造成大型翻车现场。

我们在朋友圈已经伪装得很辛苦,每天假装在生活,如今看篇文章都还要压抑自己的态度,假装三观很正。

真 tm 累。

相信设计这一功能的初衷很显然是为了改善公众号打开率下滑的颓势,增加优质公众号的曝光机会,可是从用户隐私角度考虑,这样究竟是在抑制点赞还是在鼓励点赞呢?

别忘了之前悄悄上线而又黯然下线的朋友留言功能,那就是前车之鉴。

一个可以预知的情况就是,真正认可文章的人点了「好看」之后,事实上等同于一次转发,那么很可能不会再去分享文章到朋友圈。这样在朋友圈中文章分享的数量将大幅减少,朋友圈会逐渐回归到分享生活点滴的地方,而把资讯流的流量分发转移到「看一看」,或许这才是微信「看一看」的最终演化目标?

但无论如何,可以预见用户在点「好看」时会变得前所未有的保守,谨慎。以前对喜欢的公众号还可以默默支持,默默点赞,而以后,还愿意给你公开点好看的,无疑是真爱啊!

另外,新版本中,朋友圈文章转发和「看一看」的「好看」推荐,存在事实上的功能重叠,这个问题一定会解决,如果微信有计划把朋友圈和「看一看」分流的话,那么眼下的做法还不够,我的建议是,可以把「看一看」和「搜一搜」的的权重提高至朋友圈下方:

实际上,「扫一扫」已经在微信首页有一个快捷入口,而「摇一摇」是早期微信团队为了拉新用户的一个功能设置,而现在微信早已全民普及,「摇一摇」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对如今的微信来说可以下调其战略优先级,让位于「看一看」和「搜一搜」,这样才能彰显出微信对「看一看」的态度和决心。

而如今的这些设计,总让我感觉微信的态度比较暧昧,似乎也是在投石问路,态度并不明确。

不过对于信息流产品的态度上,头条向左,微信往右。微信提供的解题思路是倾向于人际推荐,而不是单纯依靠机器算法。毕竟依靠社交关系进行流量分发,这才是腾讯的主场。至于是不是的取胜之匙,则取决于「看一看」的演变形态。

3.大杀器:时刻视频

今年以来,短视频战场上硝烟正浓,抖音已经将战火从短视频领域烧至社交领域,直逼腾讯大本营。只可惜腾讯的迎战略显仓促狼狈,先是复活微视正面应敌,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其实我猜想在腾讯内部,对于微视此役结果也心知肚明。毕竟小马哥也曾说过,能干掉微信的一定不是另一个微信。同样的道理,能干掉抖音的一定不是另一个抖音

所以我更好奇微视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包括微视和时刻视频的立项是否存在通盘考虑?微视究竟是虚晃一枪战略牵制,还是正面硬刚败下阵来,这才逼得微信亲自下场。搞清楚这一点,或许才能帮我们了解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战略意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