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留级制是否应该恢复?

 一师者 2020-11-12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允许留级的。

小学留级制度的利与弊。

小学留级制应该恢复。理由是:一来智商有的比较慢开发,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留级一年后,成绩就跟上了,如若不让他留级,年年“欠债”。二来留级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否则被看作他虽然成绩不好,但也照样升级,误了他一生。

小学留级制不应该恢复。理由是:留一次就是一年的时间,你们觉得,时间不宝贵吗,学业不成的,还可以提前上社会,还会孩子留下更多的时间,多给孩子将来一些时间,学习不是人生的唯一。

我是一线教师,比较有发言权。

留级应该是协商制不能是强制,如果老师和家长经过沟通同意孩子留级那就留,如果不同意就不能留,不能学校单方面决定。因为有些孩子适应慢,到了高年级就慢慢赶上来了。

很多小孩尤其是男孩心智成熟会晚一些,不能适应,再来一次很可能就大不一样了。我第一次读一年级,根本不开窍。心智不成熟,每科都不及格,都不愿意上学,后来留级了,不知怎的,留级后成绩好得很,名列全年级前茅(小学阶段)。

恢复留级的做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义务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的文化基础和素养,应当实实在在,不合格或者说末达到本年级的评学标准,准其留学,对本人是一次重振信心的机会,对社会也是一次责任的再现,那种走过场,论时间,不论好丑,跟班走的做法是该纠正了。国家花那么大的力气,义务教育是为了让公众从小培养学知识,重文化,爱科学,有素养的价值取向,这种恢复留级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

小时候(笔者80后)我们上小学和初中时,有留级制度,班里考不及格的同学很少。现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不管学成什么样,都会给发义务教育证书。从小学开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就有不少,到了初中,更是一抓一大把。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留级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学习的重视。

留级可以给成绩差的小学生一个缓冲时间。我们农村不管你学科成绩多差都不能留级,学生跟不上教学内容,信心越来越差,读到初中就不敢去读了。特别是留守儿童多的乡村,这些初中生能干什么?

留级制度也有弊端。

在文化课学习的人当中,总会有掉队者,有厌学者。掉队者通过补习,可以继续学习,厌学者就没必要再跟班走了,跟班一年,耽误一年,跟班三年是耽误三年,这不是照顾厌学者,而是害他,是消耗他的人生最宝贵的年龄段。这段时间他不爱学文化课,可接受其他教育。过了这个年龄段再学习可能就晚了。

留级会占用教学资源和经费,请问谁来买单?留级通常都是和劝退绑在一起的,留级两次之后就会被劝退,如果没有劝退制度有的学生可以留级十次。但是义务教育阶段劝退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严格限制留级,比如只能留级一次。

你赞同小学阶段实行留级制度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