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补气血手脚还是冰凉?就像没有活气的猪蹄子!不分男女许多人都没补对,明白了这样补阳气才不怕冷!

 henguha8uguf0k 2020-11-13

健康是一辈子的事!


冬天最怕腿脚冷!手脚冰凉就象没有活气的猪蹄子!这是为什么呢?许多人补气血,补了半天却没补对,明白了这样为什么补怎么补阳气才会不怕冷! 

手脚冰凉就象没有活气的猪蹄子!

寒冷的冬天又如期而至,日益降低的气温让人们不自觉地缩起手脚,很多朋友都不爱过冬天,我有一位女性朋友说她最讨厌过冬天,因为她本来就怕冷,一到冬天手脚更加冰凉,那很不好受。

文学作品里时常将一位柔弱女性冰凉的小手,作为一种惹人爱怜的特征来描写,这也从一方面说明女性手脚冰凉、体寒是一个多数特征。这种冰凉的感觉现实中搁谁身上也不会喜欢。

做为一位男士我原来总以为女性怕冷是普遍现象,毕竟中医认为“男为阳,女为阴”,一般来说男性怕冷的比较少,女子柔弱所以女性较男性而言身体体温更容易偏低偏寒,但到了中年后,我才发现这个手脚发凉的毛病并不只专属于女性,年纪大的人、身体透支的人都会开始出现手脚发冷、腰腿发酸的现象,而且不光只是出现在冬天,有时在炎热的夏季,身上热得冒汗,但手脚也是冷冷的,只是到了冬天这种手脚冰凉的感觉更加明显而已,所以不分男女,男人照样也会手脚不暖,那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让手脚暖和我们可以说有很多招数,现在各种取暖的黑科技现在已层出不穷,但是学习了中医以后,我终于明白了这些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作一个大概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如果我们将冰凉的猪蹄子不停地用火烤、用热水烫,甚至烤得皮开肉绽,当时摸起来肯定是热起来了,甚至还烫手。但是你把猪蹄子放在常温下,它慢慢就变凉了,最后会和你的手脚一样一样的冰凉,有人问,你到底要说什么?难道我们的手脚和猪蹄子没有什么区别吗?答对了,我们现在出现手脚冰凉的状态,就跟死掉的猪蹄子区别不太大了,因为手脚没有了“活气”!
 
有不少女性朋友经常会问到:怕冷体寒、手脚冰凉该怎么办?我们一般按照老方法都会给出补气血或者作艾灸的建议,这些方法都没有错的,但在实践过程中了,发现每一种方法还是不能完满地解决问题,直到有一天我思考为什么我们小的时候、年轻的时候从来不感觉到手脚冰凉呢?即使因为气温的变化,我们身体感觉冷了,但是我们通过物理保温取暖、自身调节等手段,也很快就暖和起来了,而到了中老年时候或者对一部分女性朋友来说,身体发寒、想要感觉暖和就成了越来越难办到的事,似乎已成了一种常久不治的病症,由内而外的发寒,外面热了里面还是冰凉的。所以不从身体内部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个手脚冰凉的问题将会一直困扰伴随着我们。那究竟该怎么办呢?药也吃了,暖也注意保了,还是怕冷怎么办?

在这里我想大家别嫌罗嗦和麻烦,一定要听我细细分析讲解一下这个体寒的原因,看有没有一定道理,光想着灵丹妙药,不动脑子用各种物理方法取暖,没了这些依靠,你的手脚依旧还是冰凉的猪蹄子。

“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

在我们的古话里,我们常说“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到今天我还是不厌其烦地说,你别小看“人活一口气”,有人活了一辈子都不明白这一口气是什么,以为活着能喘气就是活着,事实上这个认识是错误的。

我想要说的是,从孩童时就听过的这么简单一句话,到今天才大概明白,这口气是你要有意识地主动去活的,你这个气才会越活越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无意识地活着这一口气,所以自然衰老、疾病缠身也就不可避免了。

活人之所以和死物有区别就是因为有这一口活气在,这个气越壮大,你的活力越旺盛,你的生命力就越强。在中医里把这个气称为“阳气”,当人生病去看中医,大夫常告诉你要补阳气,就是这个气。中医里气血并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我看来呢,气甚至要比血更重要,虽然说气血密不可分,但之所以形成现在许多人手脚冰凉体寒的根本原因就是阳气不足,阳气虚弱。

血是有形的,气是无形的,气存在于人的血液中,随着血液经络的流动循行,让人体运转起来,人一天天的才有了活气。我们常说有力气、精气神,可见这个气是多么重要。没有气就没有力,人就容易疲劳乏力没有精,中医里讲“气虚”就是这个意思,气虚了,血液也流动不畅,身体内动力不足,气血流动处于缓慢停滞的状态,温度逐渐下降,热量逐渐减少,寒冷冰凉也随之而来,手脚四肢是人体的最末端,这些部位气血不足,也最难到达,最难加热。

你还可以想像冬天家里供暖的热水管道,每年冬季供暖时节,光输送热水还不行,还要有工人去顶楼去排气以后,整个单元楼栋的热水才能循环起来,屋里才会暖和起来,否则明明有水暖气管道摸着总是凉的,这个热水循环供暖的道理和我们身体气血循环的情况非常相似,我们的血液就相当于热水,热水随气流入管道,在气的推动下在供暖系统中循环。有人会说了你这个比喻不恰当,这个暖气是死的,你不是说人是活的,要活一口气么。也确实人体不是暖气系统,那人体应该是什么呢?人为什么会发冷发热?

我认为呢人体是一个“自供暖”的系统,每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空调,还有一句大家熟悉的成语,“冷暖自知”常用来形象人情淡薄,但是放在这里理解我们身体寒凉的问题,同样适用。也就是说,你要自动地感知以及调节你身体的冷暖,这个自动调节身体冷暖的能力就是一个人阳气力量的强弱,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明白为什么会手脚发凉了,“阳气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也决定着我们身体的冷暖。

阳气旺盛的人,他的抗寒耐热能力都是非常厉害的,在我们生活里也常见这样的例子,有人经常大冬天还穿一件单衣,有人在大夏天,别人都浑身冒汗,这个人还舒适异常,不见汗出,原因都是他自身的这个“天然空调”调节能力太好了,阳气满满,这样的人你说他能怕冷怕热么?比一般人要耐受得多,这样的人多半生命力旺盛。

为什么补气血手脚还冰凉?

有人说我终于明白了,我就是身体出问题了,是我身体的天然空调不好使了,可我有各种方法补气血了啊,怎么效果不大呢?

现在的养生大行其道,说起女性养生,那各种补气血的方法、食品五花八门,许多年轻女性对于各种补气血的中医食药补方甚至多少都有使用过,像吃燕窝、大枣、吃当归、黄芪,各种方法应有尽有,有的人的确吃了以后是红光满面,确有其效,有的人却适得其反,补了半天,仍然手脚冰凉,身体发寒,去看中医,大夫可能会告诉你说是虚不受补,但为什么为造成这样,其实根本原因,还是跟这个气有关系。

不光要补气血,还要有意识地让气血运行

说到养生,人们常理解的是要补气血、怎么吃保健营养品,要么就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等,这些方法都是没有错的,但我认为学习养生,光是天天求秘方、求诀窍,不问所以然,那这些方法都是如过眼云烟一般地用用就失效了,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到参禅悟道中的这个“悟”字了,“悟”对于一个人的养生,补充我们的阳气,有效地壮大我们的阳气,让阳气有效地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人之所以为人,人是有灵性意识的生命,那说到我们身体里的这口活气,你要学习的是要有意识地让这口活气旺盛起来。我还是爱用比喻,就像生火一样,你要有意识地努力的吹动这个火苗,让身体里的火苗越烧越大,你的生命力才能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锅一样,生生不息。

有人说了,这个气血在我身体里又不受我控制,我怎么可能让它们听我的呢?这个怕冷怕热就是一个病症,只有找大夫治才行,可实际上你不愿意调动你的意识让你的阳气之火旺盛,而是纯依靠别人依靠外力,那一个人只会随着时间自然地衰老病变,直到死亡。但是如果你学会了有意识地去让你的气血运行,阳气旺盛,那你就会延缓衰老,改变疾病的进程。

让腹式呼吸成为你后半辈子的习惯

说到呼吸,有人说这呼吸人人都会,我敢打赌这个世界上几十亿人都会呼吸,但真的会呼吸的人,怎么更好地利用这个呼吸的人却是极其少数的。

人做为一个善于思考的灵性生命,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天然的自我觉知和进行修炼就会让这个呼吸达到深层次运用的,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还是要学习主动练习这个呼吸方式,这个呼吸的运用就决定着我们的气的运行,阳气的旺盛。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学习练习腹式呼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呼吸。

在运动锻炼中,或放松状态下,我们的指导教练总是告诉你要深呼吸。这个深呼吸实际就是指的腹式呼吸,不光是在运动状态下这样呼吸,而且最好把它变成潜意识的呼吸习惯。在练习功夫和修行中,这个腹式呼吸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浅浅的胸式呼吸,这只是基本维持生命的呼吸方法,还谈不上充分利用,像我们孩童时代还会腹式呼吸,你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多数是用腹式呼吸的,小肚子总是一鼓一鼓的,这也是孩子多阳气旺盛的原因,成年人往往就变成了胸式呼吸,所以有些人总爱唉声叹气、胸闷气短,都是因为气总在嗓子眼身体上部周围转悠下不去。

我看到一篇文章很严肃地说人是不可能将气吸到腹部的,大意是说人的肺脏是身体唯一的呼吸循环系统,吸进空气只能最多充满肺部,怎么可能吸到肚子里去呢?从生理解剖结构来说,这样的说法表面上看是没有错的。但是我想问了,人为什么要呼吸呢?有人会说了,是人体需要氧,那氧气代表着什么呢?氧气代表着来自天地自然的能量,我们每天的无数次呼吸都是吞吐能量,所以我们呼吸是要从自然中得到能量,这个能量就是“气”,它要和我们吃下的食物各种水谷精微一起作用滋养我们人体全身。

《黄帝内经·灵枢》“六节藏象论篇”里这样说道“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意思是天供给人们五气,地供给人们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在心肺,能使面色明润,声音洪亮;五味由口进入,藏在肠胃里,所藏的五味,来供养五脏之气。五气和化,就有生机,再加上津液的作用,神气就会旺盛起来。

我们人体的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这个气的作用和运行,打嗝、放屁、肚子咕咕叫,事实上都是气在我们身体里运行,我们五脏六腑正常的运转更是离不开气的作用,我们常说气血不通,光血通了气没有通也是不行的。

所以你说,呼吸能不能吸到腹部呢?我的结论是呼吸天地之气,气不仅能吸到腹部,还能吸到你的全身任何一处,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明白一点气功是怎么回事了呢?气沉丹田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要解决手脚冰凉体寒的问题,从根本上是要让我们的气血旺盛并且有意识地贯通全身,所以有的人也许补了气血,有一定作用,但因为气血分布不均衡,那还是会出现手脚冰凉、体寒的情况,自然的胸式呼吸是多数人下意识的习惯,这样吸入的气总是在肺部转悠,许多人上半身热了,下半身还是寒的,中医里讲这是“阳在上,阴在下”,阳是升腾的,阴是沉降的,二者无法交融,气息也就无法推动血液循行,尤其是我们的手脚最远端,气的力量也是最弱的,我们也就特别容易感觉手冷脚发冷了。

中医里认为,健康的状态是“阳在下,阴在上”,这样阴阳相济人体才会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所以要想让身体健康,不但要补阳气,还要有意识地把这个阳气拉下来,不但要有意识地吸到腹部,还要尽可能让它沉到脚底,在我们古代神话传说里,神仙能够腾云驾雾,从这看来,那说不定也不是空穴来风。当阳气充满你的脚下,甚至遍布周身时,浑身有力,你是不是会感觉到健步如飞,觉得自己也能飞起来了呢?当阳气输送到脚上,一个人就像哪咤脚上踩了两只风火轮,你怎么还会感觉到手脚冰凉浑身发冷呢?

(文章内容由本草大师原创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