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200多年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填平近百年后又花大钱恢复原状

 波哥谈古说今 2020-11-13

明治后期,有人在长崎拍了张照片,镜头对准的,是出岛。很多朋友都知道,德川幕府时期的基本政策,是闭关锁国,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实际上,也留了个口子,那就是长崎。出岛是人工岛,有一道小桥与长崎相连。清国人与荷兰人,特许在此做生意。但理论上,荷兰人不准进长崎,日本人非公事不得入出岛。

这就是出岛。最初并非是给荷兰人住,而是给葡萄牙人的。在日本奉行闭关政策之前,葡萄牙与西班牙经菲律宾等地,与日本做了半个世纪的生意。当时日本的小中华思想,使他们将这种贸易称为南蛮贸易。

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因为明朝的海禁政策,很需要这种贸易,西葡两国的交易地点最初主要在平户,后来因发生外国船员被杀事件,几经变动,最后定在长崎。(本图显示,开国之后,外国国旗已飘扬在出岛之外)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之后,也很支持货物方面沟通有无——文化方面就算了——他甚至还派商人随西班牙人横渡太平洋,又横渡大西洋,创下两个日本首次。

后来,随着西葡两国海上霸权的衰落,荷兰崛起,本来建给葡萄牙的出岛,给了荷兰人使用。这一用,就是200多年,直到1854年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开放了其它港口。到1904年,出岛已彻底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于是海湾被填平。然而,近百年后,又搞出事来……

1996年,长崎预算170亿日元,要重建出岛,预计花费十几年,使其恢复原来的扇形形状。(出岛后面山坡下,房屋都是日式的,与出岛明显不同 本文照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