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记忆的苗族民间工艺现在怎么样了?

 关山听风 2020-11-13

绥宁山区苗族手工艺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考

——以动雷村为例

陈明才  杨光爱

苗族自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从绥宁山区苗族手工艺(注:苗族手工艺指苗族手工技艺和产品。下同)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可以说,手工艺就是蕴藏、记录、传承苗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手工艺的制作、产品的展示与使用和传承方式等就是苗族的“文字”。这些手工艺匠师正是用这些“文字”记载着苗族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社会等的理解,记载着苗族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替代用品的大量增加,人们生产、生活观念的转变,这些苗族手工艺传承艰难,甚至有濒临失传的危险。笔者以一个苗族聚集村为例,探析其中原因,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切认识,从而探求传承发展之路。

一、动雷村苗族手工艺种类

动雷村是绥宁长铺子苗族侗族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13个村民组,272户、1158人,其中苗族人口1114人,占总人口96.2%。这些苗族土著人口大多居住300年以上,一部分达600年以上。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70年中,村中主要手工艺匠师(不含

一般徒弟)计56人。其中:木匠19人,铁匠2人,烧制砖瓦匠2人,篾匠3人,圆桶匠1人,检瓦匠2人,漆匠1人,唢呐乐师8人,剪纸、绣花师10人,苗医师4人,风水师4人。他们不均衡地分布于各个院落。这些种类除木匠、唢呐乐师、剪纸、绣花师、苗医和风水师是解放前就有的外,其余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才由外地传入或政府部门培训的。因为旧时动雷村地广人稀,人们绝大多数都得从事农业劳作维生,致使手工艺匠师很少。生产、生活日常的用具用品主要靠外地流动匠师上门打制。上世纪80年代前,村中盛传:用铁器打圆桶靠隆回匠师、起屋锯料靠邵阳匠师、弹棉花靠城步匠师。据了解,隆回铁匠师刘林兴、陈玉发每年在该村连续做工达半年之久。隆回篾匠陈麟祥在该村连续做工20多年。

二、动雷村苗族手工艺特点与作用

动雷村地域环境、经济发展与生活习俗,使当地苗族手工艺匠师俱有自身特点,发挥着有限作用。

(一)手工艺匠师特点

1、主业型。大多数家庭以匠师为主要劳动力常年外出做工达9个月以上,靠其工钱维持家庭主要生计,其家中农活由老人、妻子、儿女承担。

2、半主业型。有的匠师一般年外出做工半年以上,靠其工钱贴补家庭大部分生计。

3、附带型。少数手工艺匠师制作一些农户生产、生活简单手工艺品类,一年中只能在很少时间外出或在家做产品,其所得少量工钱仅贴补家庭临时之用。有些还是义务的,如剪纸、绣花和苗医,因为剪纸只在逢年过节办喜事剪窗花、糊龙灯才做,没有工钱。绣花属为别人(一般为亲友)帮忙而为,可适当换取他人为自己农活帮工。

(二)手工艺作用

1、为当地生产、生活服务。日用生活百匠师。当外地手工艺匠师不来村,这些本地匠师就派上大用场。比如建木结构房屋,该村苗民历来讲究看风水、择吉期,逢上大吉大利年份、月份时段,到处急需锯匠、木匠、烧制砖瓦匠,不但忙坏了本地这些匠师,还需到邻村邻乡请匠师。本地匠师就会带上一批半懂技术的劳动力应付工期,这样,主人如愿按期竣工,匠师班子也挣得可观收入。

2、解决家庭经济收入来源。这些匠师大多数家境贫寒,如果家里没有值钱农产品出卖,则经济拮据度日艰难。家里有1-2个匠师出门挣钱,日子则比同等户好得多。即使在集体化时期(1958-1981),有1-2个劳力外出挣钱回队,工分也比同等劳力多,还有零钱花。

3、促进手工艺技术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了能经常有手工艺活干,匠师们需加强技术学习,不断改进服务态度与提高技术水平,从而使产品升级上档次,也才招来更多手工艺活干。

三、苗族手工艺传承方式

苗族手工艺的传承,是同民族传宗接代一样的技术传承手

段。其方式有主动的、自觉的、有目的的,如师傅传传弟;有的是神秘性的如术师(苗医)传弟子;有的是强制性,如父传子、母传媳、传内不传外等。主要为耳提面授、示范引导。一些专业咒语、礼语也有用手抄本传授的,一般不准外传外借。凡学木工、锯工、铁工、篾工等体力较重工夫的,学徒跟师傅外出做功夫三年不领工钱,工钱归师傅使用。三年后如不出师,则继续学徒,但可以领工钱。

四、动雷村手工艺传承的困境

根据目前的发展环境与态势,动雷村手工艺传承困境如下:

1、失传较多。木工19人,仅传下5人,现在这5人的后代也无人肯学。唢呐师8人,仅传下2人。剪纸、绣花和风水师各传下1人。其他如圆桶、篾工、烧砖瓦、检瓦、油漆、苗医等基本失传。如村内外闻名的苗医师陈通咸,人称“咸药佬”,虽双眼失明,但经常背着药篓、拄着双拐、走村串户、上门治病,他医术高明,一般疑难病症都能药到病除。他将巫术与中草药结合,很多别人治不好的“古怪病”他都能治好。他不仅服务热情,而且从不向病者家属索要药费,对困难者大都是免费治病。他招了3个徒弟,这3个徒弟出师后却没传给后人,而他们却在上世纪90年代去世了,现在只少数人记住咸药老的几个药方巫术治疗。又如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傅陈通伟,他经手建造的木屋架“神墨”很真,榫枋结合紧凑坚牢,历经百年不偏不斜分毫。十里八乡内的庵、庙、风雨桥、亭阁大多请他建造。还传说他修造的这些木建筑物,有镇邪祛妖、避雷挡风、健身壮体、财发人旺之神效。但他带的4个徒弟仅有1个出师,其余永远当徒弟。

2、现存匠师年龄过大,且体弱多病。该村56名手工艺人中,已去世22人,现存34人,占60.71%。这些人中,60岁以下9人,占26.47%;61-70岁6人,占17.65% ;71-80岁15人,占44.12%;80岁以上4人,占11.76%。村内唯一的圆桶匠陈远权,82岁,身患多种疾病,走路都非常困难,不仅外人就连他儿子也不愿学这门手艺,已在外打工20多年,他只好摇头叹气:“我这门手艺只有跟我一起入土了。”

3、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学手工艺。一是赚这些手工艺是重体力活,不如学现代科学技术活轻松。二是认为这些是传统“古老”功夫,现在学这些落后于形势。三是这些传统技术工资不高,一年赚不到很多钱,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

五、动雷村手工艺传承困境原因分析

(一)动雷村手工艺制作工艺大都是子(女)承父业,以家庭为单位,世代相袭,传承方式非常脆弱,能真正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匠师太少。据统计,这56名匠师中子女另学行业的21人,占37.5%;子女怕苦怕难不肯学的15人,占26.79%;子女迟钝学不进的15人,占26.79%;自己不愿传授的4人,占8.93%。

(二)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放弃了手工艺制作。现在,人们大多数钱包鼓了,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外来的生活用品多了,城市的生活方式逐步传到山村苗寨。比如住房,近十年大兴砖混结构楼房,过去正屋旁边建的厨房、厕所都设在壹幢大楼里,桌子是铝制品、木椅改为沙发皮椅,这样木结构房屋大大减少,木制家具也随之减少,原有木匠除少数转为做装修外,其余则赋闲在家。

(三)现在生产工具很多都使用机械操作,省力工效高,致使很多传统农具废弃不用了。即使现在使用的小农具如柴刀、镰刀、锄头等大多为机械制造,样式单一,规格不合,钢火不硬,使用期短又不方便。

(四)生活用品非竹木的替代品多了,传统手工艺产品少了,造成污染,影响人的健康。如前几年政府倡导绿色环保,引导人们到市场购食品不用塑料食品袋,改为竹篮。可是人们认为塑料食品袋方便好带,价格又低,绝大多数还是不用竹篮子。

六、加强对民族手工艺传承的思考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针对动雷村苗族手工艺技艺不断失传、手工艺文化记忆可能断裂的风险和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必须实施对苗族手工艺技艺保护与传承项目,延续民族手工艺技艺传承的文化精神,这是当前文化遗产,尤其是手工艺技艺和产品保护、传承的热点和难点。为此,笔者考虑到:

(一)提高认识,增强对民族手工艺技艺传承的紧迫性与责任感。民族手工技艺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它是千百年来民族手工艺匠师的心血结晶。现代日常生活中住的、吃的、穿的、用的、行的都使用现代产品,现代文化的元素符号越来越多的体现出来,而苗族文化的元素符号却渐渐淡化,手工技艺和产品的苗族文化象征意义正在被现代消费文化价值意象所代替,如动雷村苗族手工技艺的文化集体记忆正在出现断裂的危险,民族边远的县,乡、村领导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将它与VR/AR等先进的数字传播技术结合起来,借助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等大众传媒,能够更好地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等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构建文化传统价值认同,使其延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二)抓好苗族手工艺技艺传承人的培训与使用。各种代表性的手工技艺传承人(民间称“师傅”),是民族手工技艺得以传承的关键。对他们应同非遗传承人(本身亦是非遗传承人)政治上同等看待、业务上同等重视、待遇上同等享受,使他(她)们充满自信、毫无保留地将苗族手工技艺传授于后代和社会。

(三)教育青少年不忘“乡愁”、不丢传统、积极地接续苗族手工艺技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动雷村18岁至50多岁的青壮年80%以上都到沿海和祖国各地打工,其下一代、下二代大多在城市出生,没有获得在苗寨村落文化集体记忆的机会,得不到苗族土壤的滋润,这就要每个家庭的老年人向他们宣传、灌输苗族传统文化理念和手艺技艺的价值、用途以及制作方法,在他们年轻、幼小的心灵里铭记下来,真正薪火相传、光照千年。

(四)继续提倡使用苗族手工艺产品,拓宽苗族手工艺产品的销售市场。大力提倡使用苗族传统手工艺品,既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更能就地传授手工艺技艺和推销手工艺产品。帮助苗民将苗族精美实用工艺品到城镇和旅游区推销,扩大知名度,增加收入来源。

总之,通过对苗族手工艺技艺的传承,实现对手工艺品本身外形结构和内部功能、制作技艺、产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即保护手工艺品本身及其蕴含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陈明才,苗族,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人(原党坪苗族乡),大专文化,曾任村干部40多年,其中任支部书记18年,省苗学会会员、县苗学会理事,省、市、县诗词协会会员,潇湘散曲社雪峰分社社员,邵阳市文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十大藏书家,著有湖南省第一部乡志《党坪苗族乡志》,在中央、省、市、县级报刊发表章1000余篇。


作者简介:杨通爱,苗族,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朝仪人,退休教师,民间文化挖掘整理人。

本微刊原创文章,均为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微刊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微刊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古苗疆那些事儿”(作者直接授权除外)。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微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谢绝交换,谢绝有偿刊载(入册、入典),谢绝无偿索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