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河边的街巷 | 小河直街

 真友书屋 2020-11-13

小河直街南起小河路南段,北过长征桥延伸到和睦路中段杀牛桥。长360米,宽四五米。清代宦塘河俗称小河,这条街因傍着小河得名。

地近小河、运河、余杭塘河三水汇合口,水陆要冲,南宋开浚小河,此地水路畅通,有草市。元末开拓旧河,大运河主河道改道于此,加上明清北新关设立,此地遂成为水路交通要津,街市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清末民初,小河直街店铺林立,贸易繁荣,成为商品集散的中心。民国时期小河街上有叶行、茧行、布庄、孵坊、酱园、饭馆、茶楼、咸鲞店、客店、米店、面坊、诊所、锡箔店、篮子店、柴店、打铁店,等等。有些是多年的老店,也有的是一茬一茬换新主人的商铺。当地人说,这条街过去是杭州城里只要说得上来的行当,样样都有。可以说是百业百态、丰富多彩。

小河直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存的街区风貌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这种能真正反映杭州古运河历史风貌的街区,在杭州老城区硕果仅存。街边房屋最早建于清代,多数为民国时期建造。但临河建筑的基础可上溯到明清以前。依河而建的街弄,临水而筑的民居,都是清末民国的式样,黑瓦白墙木结构,陋屋旧宅不改小河人对生活的热爱,小小的天井中常种有绿色的植物,阳光撒在了斑驳的土墙与坛坛罐罐上,门前的风儿带来清新之气。这条街旧时从康家桥开始绵延到杀牛桥,近四百米长。除许多店铺外,还有店家专用的船埠,有客船聚泊的码头。作为清末民初所建典型的水乡民居,属运河商埠文化,小河直街两侧多数房屋是下店上宅格局。这些民居位于小河直街两侧,沿小河东南至河港交汇处,有一大排木结构建筑,长约300米,还有狭街窄巷夹于其间,其中沿河居民有部分仍存有一些或公用或私属的河埠头。

小河直街旧影

据当地老人回忆,小河直街民国时非常热闹。人来人往,船上船下,与三墩、良渚、德清、莫干山、三桥埠、上纤埠等等农产品、商品交流密切。杭州城里的不少大店铺,进货渠道来自这里的中间行。来来去去的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春天有来自杭嘉湖的香客,一船一船,上街来吃饭,买许多生活用品。平时有杭州本地的居民,余杭、德清一带的小业主、老板、农民,东阳、义乌、绍兴、永康的生意人、工匠等等。

小河直街过了今长征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街两边都是平房,少数是楼房。这一段街民国时延续到杀牛桥,有100多米长。据住在小河直街61号的郑水花老人回忆,旧时的这一段街道主要是盐店与米店。

她是18岁出嫁住到小河,那年是1947年。记得河边有两个埠头,对着61号的一个河埠头当中一个方块,从两边下去立面为梯形状。再过去三四家又是一河埠头,是一边上下的。河里停满了小艇与运米的船。街上有两家盐店,四五家米店。米店不大,收附近船运来的粮食,也收不少乡货。所谓乡货,就是附近农民挑来或者船运来的零零散散的稻米,比如说一二斗,四五斗,一担二担的。米店把这些米收进去,分类装在米袋里,堆叠在仓房里,等到积聚到较大的数量时,就喊一条船,把那一包包的大米装上船送到城里的大米行去。四五家米店,每天人来人往,船来船去,倒也使这一条街总是充满忙碌,充满热闹的氛围。

这里的河埠也是小航船的码头。码头上停满了两头尖尖的小船,四个人坐一船,两人划船,一人在船尾摇船把舵,一人在前面划船,速度很快。这种小船的功用好比现在的出租车,是用来沟通小河与附近各乡的交通的,船主往往在埠头吆喝拉客人,到齐了就开。比如说到勾庄、样符桥、良渚、三墩。客人在岸边一招呼便上船出发。

靠今长征桥西北堍,有一飞檐凉亭,可以给乡人歇息观景,有时小河信佛的老人,也聚集在亭中念佛。凉亭斜对面是关帝庙,供奉关帝菩萨,求财求运者来此处烧上高香。庙北通往姚庵的路。

小河这一段河岸过去没有驳岸,是自然的土岸。那时清澈见底,水中虾儿躲藏在埠头下的石缝里,连胡须都纤毫毕现。小鱼在水如在空境。小河人吃的、用的都是这水。周围都是几十年相处的老邻居,或住一个院落,或住一条街,有些是清朝时就住在小河直街上,祖辈或开店做生意,或替老板打工。那时的小河直街非常热闹啊。想起过去,很多居民都很怀恋,如果在高楼大厦与小河临河居选择,他们都愿意选后者,因为能接近地气,能吹到小河的清新空气,能看到小河悠悠的水。

这一段靠河边后来盖的简易房,有不少是江北人所盖。民国江北人到小河与河沿线安家的人很多。他们往往先在运河废弃的船上住,然后在河边空地上盖房,长久地住了下来。后来这些房子一直盖到和睦桥过去。

小河直街

2007年杭州市运河综保委启动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修复,砌筑河道驳坎、建设桥梁道路、给排水、通电通气、网络电信等工程也同时展开。小河直街两侧约有300多间老房子部分保留。长征、惠征、惠安等三座桥得到整修或重建。小河两侧的景观带得到美化。

如今小河直街幽静整洁,传统民居“下店上寝”格局未改,但得到很好的整修,配备了现代生活设施,酱园、米铺、孵房等老店铺渐次恢复。展现出清末民初街巷的风貌,深得百姓喜爱。举办民俗风情展时,吹糖人、拉大片、变魔术、编杭篮集聚此街。老居民过半回迁,居住舒适,环境十分宜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