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摄生活》-89【刻花瓷】

 左岸大山 2020-11-13

土与火

  画与刻

“刀笔生花,抟意传真”这是平定刻花瓷传人张文亮对刻花瓷的自我描述。刻瓷是指在瓷器上以刀代笔,雕刻动物、山水、人物、花草、书法等各种图案的工艺。刻瓷是一门集绘画与雕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以刀法取胜,一件作品需经数千甚至数万刀的精雕细刻才能完成。

刻花瓷沿用的是传统的刻釉法,又是湿作法,是最难把握的一种刻花工艺。在上了轴的坯体上进行刻花,而釉在高温烧成时要融化、变化,这就增加了工艺上的操作难度。它最基本的艺术特点是在釉料方面讲究“施釉肥厚、釉如堆脂”,图案上讲究“肥花大叶、布局匀称、见空说话、计白当黑”。“拙朴厚重,拙中见巧”是刻花瓷独有的艺术语言。

黑釉刻花是一种单色艺术,是通过线条的多少、块面的大小来体现单色艺术的黑白灰关系,单纯而不单调。黑色花纹凸起于白底之上,以黑白关系演绎韵律美,描绘着色彩斑斓的世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现着令人想往的空间,丰富的内涵;传递着浓浓的诗意,悦耳的旋律。

刻花瓷的制作上有着繁琐的工序,张文亮大师如数家珍,一一演示并精彩解说:

1. 选料:陶瓷工艺历来就有“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特点,原料的不同也形成各地陶瓷的不同特色。比重小,所制坯体壁薄体轻;比重大,塑性差,所制坯体壁厚体沉。

2. 研磨:原料药经过粉碎,研磨,去除杂质,达到一定的细腻度。

3. 炼泥:即铲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泥软硬均匀,以便于拉坯之用。练泥主要分为铲、眠、翻、抠四个步骤。

4. 揉泥:揉泥对于拉坯来说至关重要,平定采用“菊花揉”,目的是提高泥质的密度,排出空气,使泥巴在拉坯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以提高坯体造型的质量。

5. 拉坯:是艺术陶瓷成型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体现,拉坯这门造型与触觉的综合艺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陶艺家”的基本标准。

拉坯是力量和技巧的结合,要做到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对造型要做到胸有成竹;眼到,对造型线条、比例、高矮等方面准确性的判断;耳到,体现在对坯体底部、器壁的薄厚要通过声音来判断;手到是通过眼、脑、耳的相互协调,最后通过手对

坯体的把握,来体现和完成造型的美和完整性。

拉坯经过巧妙的手法,唯美的思维,相互协调把一块泥巴变为一个有灵魂,甚至是有生命的艺术形体的过程。

拉坯主要有把正、开口、压底、拔高、造型五个步骤。

把正:在拉坯过程中,把正是基础,泥正则坯正,泥歪则坯斜。双手把泥“向心”用力,即为把正。

开口:开口是将已把正的泥巴通过离心之力使之成型的第一步。

压底:要把底子压紧、压实,以避免坯体的底部在干燥乃至烧成时开裂。另一方面,在压底的同时,根据造型底部大小的不同,预先把底子的内部做好。

拔高:又叫提筒子。拔高是根据造型的不同,通过离心用力使泥巴变高变薄,成为一个直筒的过程。

造型:从一个筒状,根据需要渐变造型,同时要兼顾内外,利用手指的触觉感知它受力的大小和微妙变化,确保其内外形的完美。

6. 修胚:即旋坯,根据制作要求,修其外,也可修其内。把器物注入艺人的情感。修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者娴熟的技艺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修坯是最终决定整件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7. 施釉:一般采取浇釉方式,缓缓浇筑,浓浓挂壁。

8. 画花:平定刻花瓷与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图案的选择反映平定当地的社会生活和审美要求。题材围绕福、禄、寿喜、合、吉祥如意等内容展开,赋予花、鸟、鱼、虫以祥瑞之意。

9. 刻花:以刀代笔,数千甚至数万刀的精雕细刻融合艺人的心中起伏,辅佐精美的器型塑造出艺术的完美。

10. 烘干:胚器要经过合适的温度,让器型完全干透。

11. 烧制:用纯净之火淬炼,掌握合理的温度变化曲线,让泥胚在火的锻造、淬炼中固定、稳定成恒久的永远。

我一直在拍摄,镜头中那双看似厚实宽大的手掌遇到泥土的时候却呈现出无比的灵动美妙。拿捏之间,张弛得当,泥土在手指中慢慢神变成一个或古朴、或灵动的瓷坯,细微的弧线、曲线、圈线和圈足展现着独特的美感,在动静之间演绎出手艺精妙物语。

告别这处有些古老破旧的院落,回头望望那已然冷却很久的馒头窑,那些砖在光线斜斜的照射下,透出古朴苍凉,也许这正如泥土在手中、在窑中的巧妙变化,我们永远无法诠释那种微妙,但却心怀崇敬,用心感悟着刻花瓷散发出的迷人风采。

那件天球瓶我带走了,因为喜欢那种朴实、大方、圆润的美感。我久久的端详,希望感悟艺人那种以物予情、极富内涵的浪漫主义情怀,静悟刻花瓷带给我的宁静、朴素、单纯。



                              大山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