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哈迷心中,这套纪录片拥有和正片一样高的地位 | 文末送票

 第十放映室 2020-11-13


魔法世界的大门再次开启,Are you ready?


本周五,《神奇动物在哪里》终于要上映啦。开心吗?激动吗?反正小十君是挺期待的。时隔多年,终于又要在大银幕上见到那个熟悉又陌生的魔法世界了。

这部电影自北美开画以来,收获了不少好评,IMDb和烂番茄等网站给出的评分让人看了灰常眼红。

而目前豆瓣评分的显示也是佳作水准:8.1,华纳影业直接宣布《神奇动物在哪里》将会拍摄成五部曲,准备斥巨资打造这个大IP。(漫威真是把人逼惨了LOL)


不过最让小十君开心的是,现在的孩子们也有机会在魔法故事的陪伴下走过一个新的十年了。上一个十年,小十君还年轻。每天都在等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可惜连根猫头鹰羽毛都没见到。


而转眼之间罗琳阿姨就开辟新故事了,小十君真是老泪纵横。一边等待《神奇动物》上映,一边又心思活络的翻起了哈利·波特的各种花边。

还真被小十君找到这么一部料很足的纪录片——《创造“哈利波特”的世界》,迫不及待的推荐之。


这个纪录片一共有八个部分,在豆瓣上直接被分成了八个条目。不是真爱都不带看过的,但看过的哈迷都交口称赞。毕竟它为我们揭秘了系列电影中的大大小小的幕后故事,把电影拆解成一个个场景、甚至是一件件道具,很有诚意啊。

片中涉及的内容包括: 魔法开始、角色、生物、音乐、发展、魔法效果、故事和成长,大部分由对各种这部电影的工作人员的访谈组成。


就像纪录片的名字一样,每一集我们都看到导演、制片人、演员以及各类工作人员等麻瓜,他们是如何用双手一点点建造起庞大而又充满魅力的魔法世界的。


首先,这个系列电影成功的前提在于最大限度的还原了罗琳笔下的各色人物。在《角色》这集里,导演、制片人等人讲述了他们选择演员时的各种纠结与困难,真是让看的观众都捏了把汗。

在项目启动之初,导演克里斯·哥伦布就跟罗琳阿姨保证过,电影会全部采用英国演员。

就这样,他们找到了无可取代的三个主角:哈利、罗恩和赫敏。小十君想象不出,如果不是他们三个,这个系列会是什么模样。


他们三个小时候第一次见面时青涩又稚嫩,而电影拍摄结束已成为无人不知的巨星,都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时至今日,不管看到他们三个人谁的消息,小十君都还是会追着看。艾玛越来越美,丹尼尔还是没长高,鲁伯特依然爱笑。


为成人角色选演员看起来要容易得多,但背后的曲折更加离奇。根据人物特点,导演很快就能锁定合适的演员,问题反而会出现在说服的环节。

英国小小的一片地,很多演员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因哈利·波特而聚集在一起,就更像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戏里戏外都是故事啊。


比如你们知道扮演这个神经兮兮的预言学女教授和第三部里超级自恋的黑魔法防御术教授,他们俩在现实中曾有过一段婚姻咩?而他和马尔福的坏姨妈后来又谈过恋爱呢。

哦,这些可不是纪录片里说的。


纪录片中说到是,斯内普教授的演员艾伦·瑞克曼和一、二两部邓布利多校长的演员理查德·哈里斯两位,他们都是被家中热爱原著的孩子威胁,才最终决定出演的。难以想象,如果不是AR,还有谁能将斯内普这个教授的爱与勇敢诠释的这么好。

感谢他们在银幕上成就了如此经典的两位教授,可惜两位演员都已离开人世,R.I.P。说实话,小十君当初都没看出来邓布利多教授中途换了人。

这种类似的幕后故事数不胜数,所幸的是,剧组最终还是为我们找到每一个书里所塑造的独一无二的人物。


电影里除了真人的出演之外,更多的是让人赞叹的电影技术在默默起着作用。小十君要说的不是特效,而是在每一部电影里都奉献过精彩演出的神奇生物

对!就是电影《神奇生物在哪里》中所要表现的那些,虽然看过电影的小伙伴都说没什么重合度。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神奇生物也很值得我们了解啊。


在拍摄时,导演和工作人员的原则是尽可能用实物去还原,而不是大规模的依赖CG技术,这样对小演员的表演也更有帮助。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大部分神奇生物都是用机械模型+特效的手法呈现出来的。

▼当小十君看见以下这个工作室时,想给剧组加鸡腿


你们记得在第二部中围攻哈利和罗恩的那群巨型蜘蛛吗?当初小十君恍惚以为自己在看一部恐怖片,细长的蜘蛛腿、浓密的毛发和巨大的黑色眼睛都给人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说这个片段鲁伯特自己至今都不敢看,而原画设计师当初想把蜘蛛的眼睛做成白色,还好他没这么干,不然他可能会收到一打刀片!


小十君一度以为那个场景完全是由电脑做出来的,直到看了这部纪录片才知道:剧组非常任性的做了一只真的蜘蛛模型,以狼蛛为原型完美呈现了设计图纸当中的构想。

据说丹尼尔看到实体模型时连呼不喜欢,而鲁伯特更是真实还原了罗恩对于蜘蛛的恐惧,直接吓懵逼了。原来当时那个仿佛吃了屎的表情不是演出来的,是真情流露。

还有哈利在密室中决斗的那只蛇怪,哈利与年轻的伏地魔汤姆·里德尔在密室里大战了三百回合,全都是因为金妮开启密室,引出的这只全身黏黏答答的巨大蛇怪。

看到剧组再次搬出蛇怪的模型时,小十君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们居然连这货都做了个真的。虽然剧组只做了它的一半,全长25英尺,但也足够吓人了!它从密室深处冲出来的镜头是被从轨道上直接推出来的。

在整个系列中,鹰头马身有翼兽巴克比克最让人喜欢的神奇动物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它不仅象征着自由,代表了哈利骑上它背部那一刻起所获得的成长,更是小天狼星布莱克的救命神兽啊。

小十君没想到的是连它也是有模型的。哈利骑着它穿过湖面的镜头实际上是丹尼尔坐在模型上不断晃动身躯的效果,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别就在这里了吧。

▼哈利与它第一次见面时伸手去摸它的段落

所有神奇生物里,最高贵的应该要属邓布利多校长办公室的那只凤凰福克斯,当初正是它蜜汁傲娇的叼了分院帽飞到密室去拯救了哈利。


理查德·哈里斯甚至在拍摄现场对导演和制片人说:你们把这些动物训练的真好。在他的眼里,剧组驯化了一只真的大鸟来演凤凰。而事实上,它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木偶,需要专业的木偶操纵师来控制它。

▼感觉这货要成精了呢!


这部纪录片里,我们更清楚看到的是几个导演对拍摄的把握和对魔法世界的不同理解,以及那种在戏里戏外给电影带来的变化。虽然这系列的几部电影,在哈迷心中自有高下。但是客观来讲,确实每个导演都各有千秋:

第一二部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作为开路人,扎根于原著,与剧组成员一起还原霍格沃茨、对角巷、古灵阁等魔法基地。

后来的几个导演都感叹,如果不是克里斯,他们的工作不会这么顺利。因为克里斯做出的决定,才让这个没有参考系的魔法世界一点点被构建起来。


▼罗琳阿姨站在这条对角巷里哭了,因为这正是她梦中的模样。


第三部的阿方索·卡隆则为电影带去了黑暗氛围,建立起属于魔法世界的世界观,让这个系列电影的受众从儿童向成人拓展。

要问哈迷哪一部电影是他们心目中的最佳改编,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第三部。阿方索后来凭借《地心引力》获得奥斯卡奖,也证明了他作为导演的实力。


▼第三部的拍摄地换到了苏格兰高地,这里有导演心中的最佳天空和天气。这一部片头里Harry Potter两个单词都从前作时的金色换成了更为黑暗的银色。


第四部的迈克尔·内威尔有着严肃有爱的工作风格,善于激发演员灵感。纪录片里的他有高大的身躯以及响亮的大嗓门,配上他和演员交流时的和蔼可亲有一种反差萌。

他曾为示范双胞胎打架而和其中一人真的打了一架。


▼第四部里,几个人物开始有了青春期的萌动。导演最大的功劳都体现在了这场误会的戏上,拍的微妙又有趣。也为哈利、罗恩和赫敏几人后面的关系铺垫。


而后四部大卫·耶茨,被吐槽最多,却与这个系列有了最为羁绊的缘分:继续掌镜《神奇动物》这个新系列。他被吐槽的原因集中在对电影叙事的把控能力不足,删减了很多哈迷热衷于在电影中见到的部分。

由他来执导新系列是否是明智的决定,也让很多人在心中打上了问号。不过,华纳选择他作为系列导演是自有道理的:他拍的几部哈利·波特电影票房最高

就目前《神奇动物在哪里》的表现来看,他交上的答卷似乎也不错,加上罗琳阿姨亲自操刀编剧,想来我们还是可以期待的。


这部纪录片是随附在DVD中的幕后制作记录,所以很多采访是跨越了十年的。岁月在演员的脸上也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但依然让人觉得,有幸在魔法世界认识他们,真好。

另外,纪录片中特效、服装、音乐、场景设计、道具等部分也非常有看点,那个让我们心驰神往的魔法世界真的是由负责这些项目的麻瓜,一点一点拼凑起来的。

除了这部《创造“哈利·波特”的世界》之外,还有几部关于哈利·波特的纪录片也是哈迷们不应该错过的。

▼《哈利·波特系列的50个精彩瞬间》

这部纪录片由英国ITV电视台推出,截取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50个难忘的瞬间。面对这些电影中经典场景的重现,内心真是很难做到波澜不惊啊。

《当哈利离别霍格沃茨》

2011年是哈利·波特在银幕上和大家说再见的那一年,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在片场杀青时对剧组说的一番话,真的又何止是告别呢?那是哈利·波特启程魔法世界的地方,也是他们三个主演人生道路发生改变的地方。

▼《JK罗琳  生命中的一年》

JK罗琳可能不是写的最好的作家,但是她用她丰富的想象力为世界的读者和观众带来了太大的惊喜。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她2007年完成最后一本《哈利·波特》的幕后故事。

在这些纪录片中,你们可能看不到比某乎上更详细的彩蛋分析。但是,没有什么比听着专属于哈利·波特的配乐响起,看电影中人物随之而动更能让人起鸡皮疙瘩的事情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