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屌丝”、“撕逼”:语言粗鄙,还是萌萌哒?

 昵称gscVD7fg 2020-11-13

今天,一则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新闻被各大媒体转载,标题叫《语言专家:不忍看到“撕逼”“逼格”这样的粗鄙文字招摇过市》。这是一篇只看标题就知道内容的文章,不过小编还是摘要一些内容如下:

人民日报海外版1月2日消息,日前,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主办的“汉语盘点2016”评选结果揭晓,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和十大网络用语等悉数出炉。揭晓仪式上,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表示,特别反感“小鲜肉”、“颜值”等网络词语。他的发言引起坊间热议:网络用语的流行,会给汉语带来怎样的影响?网络能让汉语更丰富多彩、更有生命力吗?

低俗用语玷污汉语纯洁

在肯定网络语言活泼有趣的同时,不少专家指出,网络用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过度压缩、中英混杂、错别字频出,而一些低俗、粗鄙的网络词汇流行开来,会对汉语的纯净和美感造成伤害

“语言是具有严谨性和文化逻辑性的。脱离规范的戏谑,势必会玷污其纯洁性,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指委委员、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张华表示,网络流行语在校园的影响很大,来华留学生们也常常以使用这类语言为时尚。一些低俗网络语言大肆泛滥,必然会对汉语教学传播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干扰外国学生对于汉语文化的正确认知。

“前互联网时代的传统文化人对一些网络新词有抵触和排斥,实属正常。作为与王蒙先生一样的互联网移民 ,我主张网络流行语不能拉低中国语言文字乃至中国文化的品位。”祝华新说,“在我们这个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的国度,实在不忍看到 撕逼 、 逼格 这样粗鄙的文字招摇过市。

网络语言粗鄙批判小史

其实关于网络语言粗鄙这个批评,小编简单翻了一下新闻,发现最早大约是从2013年开始的。其实2012年也有一些关于语言粗鄙的报道,比如当年半月谈网上有一篇《语言的粗鄙与内心的荒芜》,但这实际上是讲官员的语言粗鄙问题,另外一篇发表在《天涯》杂志2012年第6期的文章《中国社会语言的粗鄙化:为何我们会拿着粗俗当血性?》也与网络语言没有关系。如果说稍微有点关系的就是当年1月,光明网有篇文章《逾八成人称汉语应用能力存危机 媒体用语粗鄙被批》,可是看看这篇内容,提到的所谓粗鄙的词汇是:“给力”、“零距离”、“没商量”。跟现在专家批判的词汇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那为什么从2013年开始有关于语言粗鄙的问题呢?我觉得可能跟“屌丝”这个词有关系,这个词是从2012年年初开始陆续出现,并且在2012年下半年达到热门,所以在2013年年初就有了第一个关于语言粗鄙的事件:“冯小刚炮轰屌丝”。


到了2014年,网络上关于批判语言粗鄙化的事件就是当年9月IT红人杜红超的呼吁。那一年的9月8日,杜红超在朋友圈发言:

从sb到草泥马,从苦逼到逼格,从屌丝到屌炸天,以发明和传播这类新网络语言,来彰显个性者,敢在自己家庭的女性中大量使用吗?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咱不在微信中使用这样的粗鄙或亚粗鄙词汇好吗?

由于这篇发言被人民日报官微转载,从而引起新一轮的争论。但杜红超收获到的除了零星的支持,大部分都是谩骂。

如果说2013年、2014年还是民间的自发讨论。2015年官方终于参与进来。当年6月2日,由国家网信办传播局指导,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的“你我善语良言网络绿水青山”净化网络语言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人民网舆情研究室发布了《网络低俗粗鄙语言报告》,这份报告了公布了2014年粗俗用语排行榜,一共25个用语上榜。“尼玛”、“屌丝”、“逗比”居于前三位。


同年的8月14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记协联合举办了“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文明用语”专题座谈会,并以中国记协和首都互联网协会的名义发布了《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文明用语倡议书》,号召媒体和网站负起主体责任,净化语言传播环境。10月15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公布了2014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指出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把关人”的特性,网络低俗语言大量出现,并从网上蔓延到网下,这种状况已对社会规范、健康的语言环境形成突破底线之势。官方出手后,当年各大媒体掀起了批判语言粗鄙的潮流。

2016年3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2015网络语象报告》,报告承继《2014年网络语象报告》、《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剖析观察。报告指出,网络语言低俗化已向纸媒等传统媒体渗透,一些市场类报刊为了吸引眼球,频频使用网络低俗语言作为标题,失范之势不容小觑。

你怎么看?

2014年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分析了网络低俗语言产生的4个规律:一是一些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二是一些词语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也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近年也有增多。可以说网络的多元性促进了这样的发展,但这样的语言究竟能否接受?是否粗鄙?

以今天这篇文章为例,在网易上的评论已经有53000多条,热门评论如下:


在澎湃新闻上也有2600多条,热门评论如下:


聪明的你一定看出差别了?

问题是你怎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