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iotech沉思录

 医药魔方 2020-11-14
在《Biotech的新十年》一文里,医药魔方基于对国内8家优秀创新药企业的访谈与调研,对它们的核心成功因素进行了概括,也对其未来发展做了些许期冀。笔者认为,如果当下投资者愿意给予这批Biotech充分时间和信任,其中多数是具备成长为Pharma的潜力。

近日一篇《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自媒体文章在圈内外流传,用娴熟的春秋笔法对君实生物的创立背景、产品及合作等一系列攸关企业发展事件进行了含沙射影式的质疑。当天傍晚,君实生物也收到了上交所针对媒体质疑发出的问询函。

且先不谈这些争议与质疑是否准确以及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做企业正如养孩子,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论是什么行业,即便是发展成像华为这番规模的企业,也难免会受到外界诸多争议与质疑,更何况还处在蹒跚起步的Biotech公司,此前诸如百济神州、金斯瑞等明星公司不也曾遭遇做空?

这些成立近十载的Biotech公司,创业之初所面临着的政策、资本以及人才环境的挑战自然是无法与当下同日而语。相比同时期曾经轰轰烈烈却已死去的初创企业,第一批Biotech公司完成了从0到1的积累,并走到今天已实属不易。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提前思考,Biotech公司在从1到∞的征途上,又将面对哪些新的难题甚至是黑天鹅事件?他们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文提出几点思考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补充交流。

① 如何把fast follow做成best in class?

中国医药工业现代化的进程较西方国家晚了近百年,医药产业本身也存在一些先天不足。虽然大家天天在喊“创新”,但受制于我国基础研究的薄弱,完全从技术底层(比如靶点或机制)驱动的创新还是凤毛菱角。除了少部分企业,大多数公司还是在做fast follow(跟随性创新)工作。

大规模跟随性创新不仅带来了同质化竞争,也增加了自己要把me too做成me better甚至best in class的难度。在过去信息不透明的年代,后进者只需要在前人的某个技术点上稍作调整,或者是通过更合理的临床试验设计获得看起来更加漂亮的数据,就可以对外讲自己是me better甚至是best in class。彼时Biotech公司的估值逻辑多数以研发管线的单药(某个里程碑)价值计算。

而如今,不少Biotech公司达成了第一个产品上市的“小目标”并慢慢转型Pharma其产品要想在众多同质化创新中脱颖而出,企业要做的功课显然是不只是像过去一样讲讲pre-clinical(动物实验)数据及少量的人体临床试验数据就可以收获一批粉丝,而是得在CMC、注册策略、质量控制、产能、市场准入等一系列“研产销”环节,都建立起自己的长板,才可能不被圈内外“吊打”,才有可能把fast follow修炼成名副其实的best in class。

② 如何破釜沉舟式地做真正的“国际化”?

近年来,创新与国际化成为Biotech上价值时必谈的两点,尤其是在国际化方面,衍生出类似“根植中国、服务全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等诸多宣传话术。但是,真正走出去的创新药还是很少。究其原因,不是这些Biotech不想走出去,而是大多数趴在窗户外面看了眼,或者左顾右盼,发现难,难,难……所以,中美两地IND的情况颇为常见,真金白银推进到III期临床寻求批准上市的少之又少。

毕竟做国际化不仅巨花钱,同时受中西方文化影响,如何向境外公众建立起对中国制药的信任感可能是比掏钱更难上几倍的事情。犹豫、焦虑、徘徊,边走边看。归根到底,是缺少破釜沉舟的底气,当然一部分也可能是来自董事会的干涉,认为企业能力不足以走出去,口号不过是喊给外面人听听的。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已经试水了。比如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如何与强生的伊布替尼来一场海外市场的“正面刚”,目前可能还是有一些挑战。其他Biotech可能会想,像百济神州那么有国际化基因的公司,国际化之路都这么艰难,我还是等等再说吧,或者先拉一批人到海外做做临床试验,回来讲讲故事也是OK的吧。

③ 如何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并留住勇于创新的人才?

港交所、科创板等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开通,在资金上给予了未盈利Biotech公司充分的支持,对于已经IPO上市的Biotech而言,资金的匮乏已经不再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何吸引或是培养人才已成为摆在众多Biotech面前的一座大山。

随着社会化节奏加快以及员工面临不断高企的房价、成家及育儿等多方面的生存压力,上至VP、下到基层员工,行业人才流动频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人才流动本身不是什么坏事,是激发行业活力的一向助燃器。尤其是对于已经建立了完善体系的跨国药企,频繁的人才流动对企业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对于员工能待上两三年时间已经算够长、而一款药开发少则六七年多则十几年、各种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Biotech公司来说,一个项目中间断断续续换了几波人,还怎么去保证质量?因为即便在国外的Biotech,在一家公司待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案例也不少,甚至一部分人都是在一家Biotech做到公司被收购或者破产。然而国内,不说基层员工,就是创始团队陪公司走到最后的现象都相当罕见。

另一方面,所谓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不仅仅是指来自研、产、销方面的专业人才,还包括保证公司有序运营的管理(非业务部门)的“鬼才”,让他们用融合了文史哲、经管政等多元化的知识以及管理者的眼光去推动企业运行,其中包括如何准确、及时地向非医药专业人士传递公司理念,通俗地讲述产品背后的故事。

结语

一个人的命运,既要考虑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企业的命运同样如此。中国创新药Biotech公司从之前的星星之火变成现在的燎原之势,很大程度上也是时代给予的机遇,而不是靠几个人、几家公司的推动。不过中国创新药的崭新时代确已开启,Biotech公司在享受时代红利的同时,更要时刻思考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危机究竟是源于外界质疑,还是出自内部的挑战?在面对非专业媒体对标杆企业发起挑战时,我们除了用专业知识否定质疑,是否还有更有力的回应?外界的质疑之于Biotech公司,或许也可以视为一种监督,一份鞭策,我国的Biotech公司都有屹立于世界大舞台的愿景,虽远必至但道阻且长,让我们一起加油干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