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通六合

 直尾昂述 2020-11-14

会通六合:

会:交会

通:贯通

六合:十二经阴阳表里相合

交会、贯通有六合

各依其经循行路线

《内经》

六合与五行共同影响

中医系统解剖认识数千年

对六分人体系统解剖认识的总结

摘要:

目的:

认识上古医学

六分人体的解剖方法

方法:

探讨《内经》

在对于人体解剖的分类上

从六分向五分的转变过程

总结作者对

《内经》

有关人体解剖

的一系列认识

结论:

从六合过渡到五行,的认识变迁

是传统中医对人体系统解剖认识

的关键转折点

并由此

确立了五行学说

即五分人体的认识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

对解剖学的主导地位

但是,六分人体的方法

仍然在中医基础理论中

得到应用

应予发掘、整理

通过会通六合得到的

相关解剖实体的认识

说明中医学

里头的脏腑

是实体性的

非功能性的

全世界各民族的学者

都想将世界进行分类

以便找出其中的规律

在对人体

的认识上

也是如此

经过数百年的认识

现代的解剖学

已经非常成熟

一般将人体分类为

运动、消化、呼吸、

泌尿、生殖、脉管、

神经和内分泌

等八大系统

祖国医学,对于

人体解剖的研究

在历代的

认识过程中

也可以看到

细分人体的

探索轨迹:

阴阳、三焦、卫气营血、

五行、六合、十二经脉、

365气穴等等

祖国医学

对人体系统

解剖认识的特点

是传统的哲学观点

渗透到细分人体的认识当中

并从中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

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尤大

自《内经》始

对解剖的分类

五行学说的应用

占据主导的地位

作者考证后发现

《内经》记录有

上古医学的一个

六分人体方法:

会通六合——

六分人体的

系统解剖认识

1《内经》对六分人体的认识

《内经》

既非一时之作

亦非一人之作

而是

战国以前的

许许多多的

医作的总结

作者多次

引用此话

是想说明

《内经》汇集各种不同

时期、流派的医学观点

并且黄帝、歧伯等人

 (或《内经》的著者) 

的论述与解释

与前人的原意

也不一定相符

学者将这种

不同的观点

称为《内经》

理论体系的

“各家学说”

六分人体的认识

以传说的形式

记录《内经》

上古医家,对人体,反复解剖后

得到的总结性格系统解剖学记录

“会通六合”

其前、后都是

讨论解剖的记录

它就是上古医家

系统解剖人体

的归纳方法

即六分人体

再后面的

“外内之应”

才说明了:

天地六合

相对应于

人体六合

即“天人合一”

可见,会通六合

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

将身体各个部分

有条件地归纳为

六个合 (系统) 

二是

人体六合与

天地六合的

对应

见表1

六分人体——

六合 (系统)

作者等通过模拟六分人体的

解剖考证五脏与心主的造字

结合近有学者,对《内经》“心主”的研究

对部分脏腑的,解剖实体提出了新的认识

并为一系列的

中医基础认识

寻找到现代的

解剖学的依据

整理、归纳如下

2.1 

六合中在脏腑

的表里关系上

脏-腑-窍之间都有

直接的,解剖联系

2.1.1 肺-大肠-鼻

大肠所指的

真正实体是

气管

作者认为

现代解剖学上的

大肠、小肠实体

与脾、胃一起

通过肝门静脉

的解剖联系

都归进“器”内

都属于“土脏”

2.1.2 肾-膀胱-前阴

肾开窍于耳、二阴

的原意都是:

肾开窍于男、女的前阴

后世也把耳

归纳进肾窍

2.1.3 肝-胆-目

“目”

原来指的是胆总管

在十二指肠的开口

即是肠上的,“眼”

即十二指肠壶腹口

后世把眼睛

归列入“目”类

最后取而代之

2.1.4 脾-胃-口与后阴

脾、胃主要是通过

脾静脉—肝门静脉—胃静脉

的联系,成为表里关系

其开窍于

口及后阴

2.1.5 心-小肠-千口

小肠所指的

真正实体

是主血管

包括主动脉和

上、下腔静脉

3条血管

主血管

从心发出

后分为“经”

反复分支成

千千万万的

小血管 (脉) 的

“可视”末梢端口

即“千口”

心开窍于“千口”而不是舌

舌是“千口”,的传抄之误

2.1.6 心主-整体三焦-

所有的神经末梢 (千口)

近有学者,发现《内经》

存在一个心主的解剖概念

并认为心主的实体

是中枢神经 (即脑髓) 

《难经》之后

重新认识到了:

与三焦有表里关系的

应是心主,而非心包

作者认为

这是研究

《内经》

人体解剖学

的重大发现

并予以佐证

三焦存在

局部和整体

的两个概念:

局部三焦即指:

食道、

肝门静脉 (含胆总管) 、

输尿管的三管道实体

其在“器”的概念

之中得到应用

整体三焦即指:

“神经纤维网

包裹之下的”

整个有机的人体

其在与心主的

表里关系中

得到应用

《难经》:

心主与三焦为表里

俱有名,而无形

后人不知

心主与三焦为何物

将解剖归纳后剩下

的心包与局部三焦

进行了归类而得到

的心主与整体三焦

表里关系的替代品

后世所认为的心包合

其实是心主合的替身

心包只是心脏的

保护膜而不是脏

它属于肓一类的实体

“肓膏”所指位置

是心包与心尖部

脂肪之间的空隙

泛指心包腔

所有的神经末梢 (即千口) 

都是心主的, (微观) 窍

全身所有的感觉器官

全都是心主的实体窍

心主与三焦

的表里关系

即中枢神经支配

整个人体的关系

三焦的概念与

神经-代谢的

综合活动

密切相关

2.2 

胆 (少阳) 经

半表半里的

解剖依据

胆 (少阳) 经

半表半里的

解剖依据即

胆囊位于

肝里、肠表之间的

半表半里,的位置

“胆为中正之官”

的认识也基于此

并从解剖学的角度佐证了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应是

“凡土脏,取决于胆”一说

2.3 

《内经》形脏、神脏、“器”

的概念、关系和解剖的认识

形脏 :

指心、肺、肝、肾

四脏的单脏器实体

“器”

的解剖结构即

以经肝门静脉

回流静脉血的

器官为主体

合并尿液的排出通道

构成的多脏器组合体

包括

脾脏和胃、

小肠、大肠、

膀胱、胆和

局部三焦

它们都是“土脏”

“土脏”:

把脾脏和多腑合并

类似后世把“脾胃”

并提而论的作法

“器”的概念兼顾了

“转味而出”的功能

“器”的范围里

有少部分脏器:

胆、膀胱等

与其它合内

的实体

有重叠

但并不影响它们

原来的脏腑关系

四形脏和“器”内

都各存在一个

由毛细血管网

组成的微观结构

这种结构

就是神脏

《内经》

神脏的概念

把人体的认识

微观到组织学

的范畴

古人虽然没有

显微观察手段

但是一定,会观察到

各脏实体的专属血管

犹如树茎

 “进入”到脏里面后

一定会形成某一种

“神秘而莫测其形”

的树根样结构

并想象地

称之为

“神脏”

用神脏的认识,解读了

“罢极 (等五个) 之本”、

藏象”等的含义

认为“象”,是指各个藏实体内

都具有的,基本微观解剖结构

从而认为,藏象学说里头

还缺少微观解剖学的内容

认为现代

藏象学说

的脏腑

是实体解剖学

和微观解剖学

意义上的实体

而不是“功能性脏腑”

2.4 心包络的实体

心包络就是

中枢神经和

心脏的血运系统

之中的可视部分

它有两个实体:

心主包络、

心 (脏) 包络

心包络

不是心主

亦非心包

2.5 经、脉的实体

经的实体是各脏专属

的游离供、集血血管

心主与心 (脏) 的

特殊供、集血结构

是心包络

脉有两种实体:

一是非游离血管

二是周围神经

作者认为,足太阴是

肝门静脉、心主包络

是“心主手厥阴之脉”

等的认识

可能对经脉实体

的研究有所帮助

2.6 散膏的实体

虽然古今多数医家

多趋向于认为《难经》

所述的“散膏”就是胰腺

但作者认为“散膏”

其实是多个腺体

的总称

内、外分泌腺体

也可以尝试地

归纳进六合中

见表1

2.7 肓的实体

主要是指脏器

的保护膜实体

包括:

壁层胸、腹膜、硬脑、

脊膜、心包、蛛网膜

膻中者

心主之宫城也

所说的“膻中”

可能是指

蛛网膜

由此作者认为,“心主”的实体

其范围局限在,蛛网膜腔内

不包括周围神经与

“心主是脑脊神经系统”

的再认识比较

作者认为原观点与笔者

的相关认识,更为相符

会通六合

即系是对于

人体、时空

的和谐归纳

整合上述

一系列的解剖认识

即得到了一个六合

细分人体的完整解剖归类

并与空间、时间完美对应

见表1

会通六合的方法

归纳人体和时空

注:

肝脏也是一个大腺体

本身是特殊的“散膏”

《内经》里

六合与五行的关系

四时阴阳,尽有经纪

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只论及

四时、阴阳、

外内、表里

而没有五行

但就在以

《阴阳应象》

为主的多篇中

其著者

已经根据

五行学说

直接明确了五分

人体的归类方法

见表2

用五行的方法

归纳人体与时空

4.1 

把六合归纳进五行中

是《内经》有意所为

伯高曰: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

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内经》已经意识到

六合和五行的同时存在

会给基础理论带来混乱

所以

在五行理论

在脏腑归纳上的应用

成为主流认识,之后

用五行来

归纳六合

六合归纳

五行之中

是当时权威医家

的所为,和共识

4.2 

《内经》

把六合归纳

五行的方法

六合是,三维的立体空间

五行是,二维的平面

把人体六合

归纳进五行

的办法:

根据“心主”

与“心”的

整体性、

重要性、

血运方式、

保护膜、

开窍

以及同属于“火”属性等的

解剖、生理上的相似性

把二者归纳在一起

即把六脏变为五脏

君火以明 

(名) 

相火以位

作者认为:

“君火”指的是,心主之火

“相火”指的是,心 (脏) 之火

这是用皇帝与宰相

 (都是管理层成员) 

的关系来去说明

心主与心的关系

《内经》对脾

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也有认识的演变过程

时间上

原本

在六合中

心主是位置

最高的脏器

上应于天

在整体上

“土脏”是位置

最底的脏器

下应于地

二者位于

天地中轴线

的上、下

与季节的

变换无关

 (见表1) 

“脾不主时”

心主主全身

故四时俱主

后来为对应

五行、五脏

人为地创造出一个

所谓的“长夏”之季

并在空间上,取消上下

并在四方中,增加一个

中央的概念,以对应脾

作者等

早前对脏腑的

系统解剖认识

所探讨的六合

实际上已经是

归纳进五行的后期认识

而不是前期的六合认识

其中的

“心包合”是为了

对应后期出现

的心包、三焦经

而进行归纳的产物

六脏与

经脉、

六气、

六淫

的关系

作者认为, 经脉、六气、六淫最初也与六合对应。

5.1 六经

六阴经对应六脏

有关“心主”的概念

即就是现代学者在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的名称中,重新认识的

有研究认为

马王堆医书

十一经脉产生的年代

应该在十二经脉之后

作者感觉,很有道理

六合变成为,五行之后

去掉心主与“手厥阴之脉”

所以只剩下,十一经脉

再后世为了

阴经与阳经

的对应

心主的认识

已经失传了

故后来又出现了

“心包经”的概念

(经络是否具有实体性

不在本文内仔细讨论)

5.2 六气

余闻人有

精、气、津、

液、血、脉

余意以为一气

今乃辨为六名

不知其所以然

两神相搏

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

是谓精

决,不是“分别、辨别”

字典上也,无此含义

决,行流也

决气

即是, (在脏腑里) 

运行、流通的诸气

《决气》篇

内容是讨论

脏腑六合里

各自运行、流动

的六种不同的气 

(物质) 

黄帝说“一气”

即脏腑六合

里头运行的

所有物质的

总称

“黄帝”不明白在五脏 (腑) 中

为何有六种不同的运行物质

也不明白,如何去区分它们

就此岐伯作了相应的新解释

作者认为:

六气

原本可以

对应六脏

见表1

从可观察的角度来说:

肺与(呼吸之) 气、心与血、

肾与 (尿) 液的关系

没有疑问

“脉”,与其他五气一样

都不是解剖学上的实体

而是出自或到达心主 (中枢神经) 的、

在周围神经 (脉的实体之一) 里流动的

即指起到,传导神经信号作用的物质

(如

神经递质、

电传导等

古人对此

当然只是

推测性

的认识) 

津,即是指

脾 (器) 里所运行、

并通过肝门静脉

输送出的物质

精并不是肾精

而是肝之“精微”

是肝

经过胆总管

和肝静脉输

送出的物质

这是六脏与六气

关系的原始认识

由于五行学说

引入的原因

造成六气与五脏

不再对应的结果

后人必须对六气的概念,作出新解释

故有《决气》中,岐伯对六气的论述

《决气》篇

对于六气的概念

已作出新的定义

5.3 六淫

风、寒、暑、

湿、燥、火

六种外感病邪

很明显是

为了对应:

肝、肾、心、

脾、肺、心主

等六脏

6 结语:

《内经》

六合到五行

的认识变迁

即就是传统中医

对人体解剖认识

的关键的转折点

并由此确立了,五分认识

五行学说在人体

解剖上应用的

主导地位

导致了中医

基础理论的

一次质的更新

不过时至如今

会通六合的

解剖认识

在阴阳、尤其

在经络学说中

一直得到应用

六合与五行在

系统解剖认识的

共同、交错使用

再加上历代

对“藏象”的各种判读

都导致了传统中医

对脏腑实体的认识

处于模糊、混乱

甚至部分内容

失传的状态

这即是“功能脏腑”之说

产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

五行学说的引入

可以说在

一定程度上

改变了中医

对脏腑的认识

并扭曲了脏与

时间、方位

的对应关系

有学者认为:

五行学说虽然在

中医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中

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理论本身

带有明显的

简单联系观、

主观臆测性、

封闭式的循环论 

以至于无法全面解释

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

临床实践亦缺乏

普遍的指导意义

作者无意否定五行学说

在中医理论里头的应用

相反认为

先贤们将,心与心主

合并而论的解剖认识

现代解剖学

尚没有达到

的认识高度

并且这个认识

可能正是中医学与

现代医学在解剖学

认识上的标志性区别点

并突显出中医学的特色

《内经》

心与心主

合并而论

完整意义

认为现代

解剖学的

心血管系统

与神经系统

具有同一性

 (另文讨论) 

《内经》

至少存在着

三个主要的

“天人合一”系统:

阴阳相合,是第一个

会通六合,是第二个

它最具体、和谐

五行相合是第三个

三者之中出现最晚 

(也另文讨论) 

六合与五行

是不同的

理论体系

但可并存

六合归纳五行虽统一了

五分和六分人体的认识

但也导致了

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

处于另外的一种混乱状态

明显可见的混乱就是

传统中医对脏腑实体

认识的不确定性

有学者指出:

《内经》

错综复杂

的学说

有无主线

能否以什么为纲

统帅《内经》

不同的医学流派

这点是今后

研究的重点

会通六合的

系统解剖认识

即是《内经》

研究系统解剖

的重要的流派

且更接近于中医学

对解剖认识的原貌

现代解剖学

应予重新

发掘整理

上述通过

会通六合

所得到的相关

解剖实体的认识

说明了中医学的

脏腑是实体性的

神脏、藏象

的微观探讨

说明中医学也有

微观领域的研究

利用现代科技

的手段和成果

的前提之下

中医学将会

很快弥补上

一两千年来

解剖发展迟滞

而引起的遗憾

初之气,肝,胆

二之气,心,小肠

三之气,三焦,心包

四之气,脾,胃

五之气,肺,大肠

终之气,肾,膀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