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5%大公司败在决策失误 |该如何决策呢?

 小挢流水人家 2020-11-15
在这个处处充满不确定性的新经济时代,决策失误正在成为中国企业未来最大的风险,而且是致命性的。有研究表明,世界每1000家倒闭的大企业中,就有85%是因为经营者决策不慎造成的。那么,究竟该如何相对理性地决策?有无成熟的制度设计,可以为其保驾护航?
先来看看腾讯和华为的公司决策。

1
腾讯:连续27小时的马拉松会议
在公司的决策上,腾讯形成了总办会议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参加者为5位创始人和各核心业务部门主管,人数为10-12人。这个人数规模一直没有被突破,一直到2013年,腾讯的总员工人数已超过2万人,总办会的参与者也不过16人。
总办会是腾讯最为核心的决策会议,马化腾要求所有与会者无论日常工作多么繁忙,都务必前来参加。每次会议都在上午10点准时开始,一般都要延续到凌晨2-3点,因此是一种非常考验体力的马拉松会议。

比较特殊的惯例是,腾讯的总办会没有表决制度,根据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奚丹等人的记忆,“十来年里,没有一次决策是靠表决产生的。”

  一次内部高管会议上,马化腾说:
“未来5年,腾讯最大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市场怎么样,大家都看得见,但不一定都拿得住。通过完整的指标体系和组织架构保证压力的传导,通过严格考核和末位淘汰制留住好的人才,而所有这些,能把腾讯打造成一个不依赖个人精英,而是依靠体制化动力的成熟体系。”
2
华为:集体领导与集体决策

一定程度上,我们会很容易将华为的成功表象地归结为是任正非这位人性大师的成功,当然,这不可否认。但对于偌大的一个企业,人管是不灵的。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决策机制,那么,在华为,它是怎样的?
冀勇庆曾在《华为的决策机制》一文中写道:
2004年开始,在任正非的建议下,华为成立了EMT(经营管理团队),由任正非和孙亚芳、费敏、洪天峰、徐直军、纪平、徐文伟、胡厚崑、郭平“八大金刚”组成,实行集体领导、集体决
除了CFO纪平的工作过于专业而相对稳定之外,华为的其他七员大将都没有固定的分管领域,而是在市场、研发、人力资源等部门轮流坐庄,一方面有利于熟悉各业务领域,另一方面又能防止形成小圈子。
2011年之后,华为开始实行轮值CEO制度,集团层面由3位轮值CEO各自主持半年,实际上仍然是集体领导、集体决策。不同的是,华为又成立了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三大业务集团,将日常的管理决策权下放给了各大业务集团的EMT。这种新的管理架构有利于各大业务集团聚焦自己的领域,并作出更加灵活的决策。

什么是一个有价值的公司? 短期看盈利能力,中期看核心竞争力,长期看产业格局和可持续性。
经营战略本质上是创造企业长期盈利能力、也就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方向性的、锲而不舍的选择和举措。
   然而,创造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的分析尤为关键。

“深淘滩,低作堰”

“深淘滩,低作堰”是华为公司的大战略。深淘滩,就是确保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投入,确保对未来的投入,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也不动摇;同时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运作成本,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低作堰,就是节制对利润的贪欲,不要因短期目标而牺牲长期目标,自己留存的利润低一些,多一些让利给客户,以及善待上游供应商。
在华为,任正非任总的决策理念就是满意准则,他从来不追求完美,强调灰度,强调妥协,主张改良,主张渐进。
3
2020年,我们力争活下来,明年还能发年报。 ——徐直军
对于华为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来说,公司制度设计可以帮助一个公司更好的决策,但是其实在企业决策过程中,最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企业财务的分析和决策。 
2020年3月31日,华为公布了20196年的财报。报告显示,其2019年取得营业收入858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全年净利润6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净利润率为7.3%。
华为的成功,背后必然离不开一份好的经济财务报表。
他们推崇经营分析,而不是单纯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一定要结合实际,服务业务部门,否则分析报告的作用有限。具体言之,财务分析要透过财务数据挖掘背后的业务原因,指出问题,找出对策。
数字经济时代,会计报表向经济报表的转变尤为重要
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发一个超值财报福利
【2020财务年终大会讲】已经开始倒计时了,第一期是常建军老师讲解——《经济数字下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决策》。

    课程大纲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