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解读苏轼的《定风波》?

 杜秀军 2020-11-15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以豪放著称,《定风波》是他一首非常著名的作品,在这首作品中,苏轼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创作背景

《定风波》创作于公元1082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的春天,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 抓进监狱,关押一百余天,受尽从肉体到精神的侮辱和折磨,几尽死亡边缘。经多方面竭力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以罪人身份到达黄州。谪居黄州时期,是苏轼忧患深重的时期,他形容 自己当时的处境是“惊魂未定,梦游缧绁 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在暴风雨过后的相对宁静 中,苏轼开始深入思考社会、人生与理想等关系问题,从而达到澄明的境界,使精神得到升华,进而从苦难中奋起,将“满肚皮不合适宜”化作“漠然自定”的人生态度,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首《定风波》便是他在黄州时期人生思考 的结晶。其蕴涵的以坦然态度应 对人生困境的悟解,尤启人心智。

元丰五年(1082)春天,苏轼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独有苏轼从容不迫。事后,他写词记述这次经历,并题下小序。

从序中东坡与朋友遇雨后不同的应对态度,突出了东坡泰然自若、履险如夷的精神风范。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在风雨面前,他仍然能够徐步而行,保持自己一贯的悠然自得,展现了他是一个极其乐观豁达的人。

赏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下雨的时候,其他人都显得比较狼狈,没有雨具,纷纷找地方避雨,只有苏轼,他能够悠然地享受这种快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在苏轼眼中,竹杖和芒鞋都比马好,也就意味着,在苏轼眼中,平凡简陋的生活,比荣华富贵更让人欢喜。

这是因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意识到了自己已经遇到了这种情况,而这个时候,只有接受这个被贬谪的事实,才能更加安然地生活下去。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正确看待自己,既要有一定的雄心壮志,也需要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平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

料峭春风吹酒 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 ,反应春天的风还是略有寒意。这几句话描绘 了一 个有趣而动人的情景 :一边是料峭春寒,一边是阳光温暖,这是写实,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体验,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寒冷中有温暖,在忧患中有喜悦,既然这样,那人生的寒冷 、挫折 、忧患又有什么可怕呢?

骤雨已过,云开天晴,春风料峭,略带寒意 ,前路山头,夕阳斜照,诗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洗礼 ,早已消散 了。这几句 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雨后清新的风光。诗人沐浴着雨后的凉爽,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之处,既已云消雾散,斜阳也收敛了光辉。 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经过阵风骤雨,得来的常常是轻松平静,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里所写的是诗人经风历雨的真切感受,又何尝不是东坡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政治风云的内心体验与反省?

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这是一种较高的人生境界,苏轼在经历了这一场风雨之后,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这个时候,风雨或者天晴对于他已经无所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