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姓起源(三) 显赫世族

 范氏文献馆 2020-11-15

范姓起源(三)

显赫世族

春秋时期,晋国六卿采用世袭制,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曾任六卿的十一个家族中,智氏和中行氏源自荀氏,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韩氏六个家族属于晋国公族,智氏、中行氏、魏氏都属于周朝公族,这九个家族都是周室姬姓。范氏之先为祁姓。赵氏出自嬴姓。

六卿出将入相,连续10代人在晋国大旗之下,“尊王攘夷”,捍卫着华夏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正源。正所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

现在晋国六卿后裔人口有4600多万,是华夏后裔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唐林宝《元和姓纂·五十五·范》等资料记载:

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为杜伯。杜伯无罪见杀,其子杜隰叔奔晋,担任士师(法官),以官名改姓士,遂为士氏。

士蒍后世大宗世代称士氏,士蒍有二子,长子士缺、次子士榖。士缺又有二子,幼子名士会,是为范武子。士会后累迁至晋国正卿,封于随邑,为随氏之祖;又因功封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立范氏,为范氏始祖。在整个春秋中晚期的历史上,范武子是一位获得各诸侯国广泛好评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君子式的人物。

士会嫡子范文子士燮,为国之贤臣,其后为范氏;次子士鲂,立彘氏(因食邑为彘),士鲂便是彘恭子;幼子士囏(雃)侍秦,复刘氏,汉高祖刘邦就是他的后代。士燮生范宣子士匄,善刑法,执政晋国。士匄生范献子士鞅,又为晋国执政。士鞅生子范昭子士吉射。

从范武子士会入列晋国正卿开始,范氏逐渐成为钜族世家,人才辈出,政坛争辉,活跃于整个春秋中晚期的晋国政治舞台长达140多年。

唐杜氏/杜伯:尧裔孙御龙氏刘累迁居鲁县,后裔商末建立唐国。周成王(公元前1055--公元前1021年)时,唐被灭。唐贵族迁到杜邑,为伯爵国,史称唐杜氏。杜桓是周宣王(?—前783年)时期的大夫,人称杜伯。后杜伯因拒绝周宣王的一名宠妃的调戏,被诬告,因此得罪了周宣王,而被屈杀。

杜隰叔/士师:因父亲被周宣王冤杀,杜隰叔就逃奔到了晋国。晋国任命他为士师(一种官职),执掌军队和刑法。于是隰叔便以官名为氏,开宗士氏。

士蒍:在晋献公姬佹诸执政时期(公元前676~前651年),辅佐晋献公成就霸业。为晋献公出谋,大杀公族,尽灭桓庄之族,升为大司空。经晋惠公短暂的低谷后,在晋文公后期崛起,氏族乃旺。他以父亲的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士氏。

杜原款:晋国大夫,太子太傅。晋文公即位时,怜原款忠,追赠太师。

晋献公晚年宠幸骊姬。骊姬欲废太子申生,而立自己的亲生子奚齐为太子。申生祭母,骊姬在申生送上的祭品里放毒,逼内侍食之,即死。献公大怒,召集群臣宣布:“申生下毒,谋逆君父,罪该处死!”即派梁五、东关五率兵车二百乘,讨伐曲沃。国舅狐突闻讯,派人前往曲沃送信。申生是个孝子,决心自杀以明心志。太傅杜原款劝他或鸣冤朝堂,或出奔他国避难。申生却嚎啕大哭,北向跪拜,自缢而死。

梁五、东关五兵临曲沃,申生已死。便把太傅杜原款押回京城。晋献公让他证实太子谋逆之罪。杜原款振臂大呼:“说太子谋逆,真是天大的冤枉!杜原款所以不随太子去死,就是为了表明太子的心志。胙肉、美酒等祭品已存留六天,若是有毒,岂有日久不变的道理?”骊姬大叫道:“杜原款空为太傅,辅导无能,应立即处死!”杜原款不待武士扑过来,便以头碰柱,脑浆迸裂而死。群臣见了,无不流泪。

后来,在骊姬的怂恿下,献公又逼走重耳、夷吾。前651年,献公卒,诸公子争位,晋国大乱,奚齐被里克所杀。

士缺:士蒍长子。生二子,长士穆子,幼士会。

士榖:(?—前618年),士蒍次子,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晋文公在位后期逐渐崛起,屡入六正之列。任司空,出使各国,为晋国霸业的奠定多立功勋。前621年,晋襄公几欲立士榖为中军元帅,遭到新贵族反对而落空。至前618年,与梁益耳、蒯得、先都等人阴谋发动政变,即“五将乱晋”,失败后为赵盾所杀。

士穆子:晋国大夫,范武子士会的从弟。在《春秋左传》中没有出现。士穆子的儿子是晋悼公的太傅士渥浊,士渥浊的后代作为范氏的旁支,长期活跃在晋国政治舞台,包括士庄伯士弱、士文伯士匄、士景伯士弥牟。

巩朔:晋大夫,也称士庄伯、巩伯,景公扩军时位列十二卿。前614年士会从秦国回来时,已经算是上卿候补了。前610年,出使郑国,送赵穿、公婿池去做人质。

范武子:(前660?-前583)出自祁姓,范氏、随氏,名会,谥号武,叫做士会、范会(采邑于范)或随会(采邑于随),史称范武子、随武子,士蒍之孙,士缺幼子。杰出的政治家,先秦时代贤良的典范。

士会为士缺幼子,士穆子之弟,按周礼分封制,不可为宗子,且地位较低。在其叔父士榖的护佑下,士会跻身政坛。

前621年,晋襄公病逝,赵盾欲立公子雍,遣士会、先蔑往秦迎立新君,赵盾背之立太子夷皋,后反攻秦军,士会、先蔑皆愤而仕秦。秦康公以士会为贤,幸为己用,以士会为谋,攻晋屡屡得手,赵盾深以为患。赵盾以魏寿余以苦肉计赚回士会,士会以其在秦国的优异表现很快便深得赵盾赏识,进入内阁,成为赵盾的得力助手。

邲之战中,时士会将“上军”,已察觉晋不可与楚决战,战则必败。中军佐先榖率师济河,士会便率上军七处设防掩护。后晋军果惨败,惟上军得以保全。

前594年,荀林父告老,士会执政,便改革政治,将缉盗科条尽行铲除,专以教民劝化为务,益求典礼之制,修晋国之法。时晋之国法为之一新。

前592年,郤克见辱于齐,及归,屡言伐齐,景公不从,士会深以为患。不久士会告老,郤克执政。士会在晋国政治舞台活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范文子:(?—前574年),祁姓,士氏(按封地又为范氏),名燮,谥号“文”,又称为范文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范武子士会之子,祁姓刘氏第55世祖。士燮在士会引退后担任晋景公的上军佐。为人道德高尚,才能卓越。在鄢陵之战中,晋军最终战胜楚共王,此后,晋厉公愈发骄奢自满,自以为不可一世。士燮敏锐地察觉到晋国的危机,惶惶不可终日。他不愿看见晋国局势进一步恶化,在家自己诅咒自己,乃猝死。之后,儿子士匄继承他的职位。

范宣子:(?-前548)即士匄,谥宣,史称范匄。士燮之子。春秋后期晋国优秀而假公济私的政客。

范氏经过士匄、士燮两代贤臣的经营,逐步显贵。士燮过世后,士匄继承其父之卿位。不久,厉公被弑,悼公即位,晋国迎来第二春。士匄也在悼公复霸中建立功勋。因悼公刻意的安排,士匄终悼公朝,在上军将到中军佐之间徘徊,不甚得志。

原本栾、范两家交好,士匄之女嫁与栾黡为妻。前557年,秦晋迁延之役,栾钺与士鞅(士匄嫡子)攻秦,栾钺亡而士鞅存,栾黡乃驱士鞅,士鞅奔秦国,投奔士雃(士会之子)。自此栾范交恶。

前555年,正卿荀偃在伐齐战争中病逝,死不瞑目。士匄抚其尸:“侍奉中行吴(荀偃之子)岂敢不像侍奉您吗?”荀偃仍不闭眼,栾盈(栾黡之子)曰:“您如果死去,我将伐齐之事进行到底,以河神为证。”荀偃乃瞑。士匄看出栾盈之聪慧,有昔日栾武子之风,乃决定对自己的外孙狠下毒手。

范宣子执政后,对栾氏进行了报复。前552年夏,栾祁(士匄之女,栾盈之母)告栾盈将反,鼓动晋平公驱除栾氏。士匄仍不甘心,会盟诸侯,明令诸侯不得收留。晋国的霸权竟然在士匄手中沦为家族斗争的辅助工具。栾氏无奈留楚,又辗转至齐国。

士匄行事果断,作风强硬,习以法治国,执政能力极强。但其以国策树威于家,却为后人所不齿。也难怪悼公为政15年,终不以士匄为正卿,非其能不济,实其德不足。

范献子:(?-前501)祁姓,范氏,名鞅,谥献,其名范鞅,又曰士鞅,史称范献子,士匄之子,春秋后期晋国才干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士鞅在晋国朝堂活跃长达半个世纪。

早在前559年,中行偃率12国联军伐秦,下军将栾黡不听号令,擅自率军回国,中行偃无奈,命全军撤退。栾黡之弟栾钺却以之为耻,号召军中勇士继续攻秦。初生牛犊的士鞅响应栾钺的号召,攻秦不克,大败。结果栾钺战死,士鞅得脱。于是栾氏怨恨士鞅,士鞅逃往秦国避难。直到栾氏家主栾黡死后,士鞅才回到晋国。

前555年,中行偃伐齐,士鞅从父出征历练,勇立战功,表现抢眼。

士匄做正卿期间,士鞅公报私仇,诬告栾氏谋反,栾氏家主栾盈被驱逐出晋国。前550年,栾盈在齐庄公的支持下,真的叛乱谋反了,魏舒欲附之。士匄恐栾、魏联合,遣子士鞅说降魏舒,魏舒迟疑不决。后来,士鞅果断挟持魏舒,成功地孤立栾氏,继而趁机彻底铲除栾氏。士鞅之才可见一斑。

前548年,士匄过世,士鞅入六卿,为下军佐。

前541年,赵武死后,韩起为正卿,六卿不约而同近乎疯狂对晋国的一切资源进行瓜分。士鞅亲于中行氏,党同伐异,晋政出私门。中原诸侯侍晋无所是从,都不知道该和晋国哪家建立外交了。晋国霸业一片迷茫。

前514年,韩起寿终,魏舒执政,羊舌氏、祁氏遭诬。赵氏和韩氏是世交,所以后来发展为范氏、中行氏和其他四卿的对抗。魏舒为保君权,化邑为县,魏、韩、智、赵四家各得一县,士鞅、荀寅(中行寅)一无所获,于是范氏和中行氏对魏氏不满。

前509年,魏舒猝死,士鞅竟撤魏舒之棺的柏木,令以大夫规格下葬。士鞅代魏舒执政,更是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国家机器为范氏服务,想借晋国的躯壳建立自家的威望和霸业。国君形同虚设,范氏跃居为晋国第一大世卿。这引起了其他几卿的不满,互相抵触,于是晋国不再像以前那样,政令一体。

前506年,蔡昭侯受子常(楚令尹)之辱,求救于晋国,士鞅趁机发起18路诸侯会盟昭陵,声言为蔡国伸张正义,合军伐楚。中行寅向蔡昭侯敲诈贿赂,受拒。中行寅恼羞成怒,乃告士鞅:为蔡氏伐楚,无惠于范氏。士鞅思量中行氏为范氏世交,若为中行氏所弃,得不偿失。伐楚之举作罢,昭陵之会不了了之,天下诸侯大失所望。士鞅目的未达成,反而令自己颜面扫地。士鞅使六卿的表面团结被打破,加速了六卿的兼并。风雨飘摇中的晋国信誉与威严也最终被损毁殆尽,晋国霸权彻底崩塌。

前501年,士鞅过世,荀跞执政。此时的中原已形成以齐景公为首,鲁国、卫国、郑国等为辅的反晋联盟。

范昭子:祁姓,范氏,名吉射,谥昭。因范氏出自士氏,故又称士吉射。春秋后期晋国六卿——范氏最后一代宗主,范鞅之子。

前501年,高居执政的士鞅逝世,士吉射继父为范氏之主,为下军佐。士吉射继承了其父之贪婪,却不具备士鞅把握全势、控制政局的强硬手腕,范氏的危机一步步加深。士吉射全然不顾,与中行寅互结同盟。

前497年,赵氏发生内乱,赵鞅杀死了中行氏的姻亲邯郸赵午,同样作为中行氏姻亲的士吉射帮助中行氏和邯郸赵氏。邯郸午之子赵稷以邯郸为据点发动叛乱,士吉射与中行寅也一起对赵鞅进行攻击,兵围晋阳。后竟然与中行寅发动叛乱,攻打晋定公,因此走上不归之路。晋国人群情激奋,抗击范氏、中行氏暴行,士吉射与中行寅逃奔朝歌。一场长达8年的浩劫来临了……

第二年,赵鞅率领军队围攻朝歌长达6年。直至前490年,柏人(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西部)失守,士吉射与中行寅最终被四卿打败,为赵简子所驱逐,逃奔齐国。范氏自此退出六卿,退出了晋国政坛。此时,范氏已是子孙满天下。

士雃(囏):仕秦,立刘氏,汉高祖刘邦乃其后也。

士鲂:本为士氏,因采邑于彘,以彘为氏,故亦可称彘鲂。谥号曰“恭”,史称彘恭子。士会幼子,士燮同母弟,晋国卿大夫。

范武子告老后,范氏之族交予士燮,士燮入六卿。作为士氏旁支,士鲂积极辅助士燮,代表晋国从事外交盟会。

前573年,栾书弑晋厉公,派遣士鲂、荀罃一道往周都迎立孙周,是为晋悼公。晋悼公感激士鲂拥立之功,提拔士鲂为卿,以士鲂为新军将。士鲂得到封地彘,从范氏分离出来,为彘氏。独立门户了,彘氏仍以范氏为大宗。

前560年,士鲂卒,其子彘裘年幼,彘氏丧失卿位。

士渥浊:亦称士贞子,史称士伯和士贞伯,是晋国大夫士穆子的儿子,与士燮、士鲂是堂兄弟。晋景公时期,任朝庭大夫、国君高参。

公元前597年秋,晋军主帅荀林父,在晋楚邲之战失败后,主动承担罪责,向晋景公请死,大夫士渥浊及时站出来谏阻,晋景公没有处罚荀林父,而是继续留任中军元帅,执掌朝政。

公元前594年,中军元帅荀林父率军打败赤狄、消灭潞国,部分弥补了邲之战失败的罪责。这场战争胜利后,晋景公赏赐士渥浊,并将瓜衍县封赏给士渥浊。晋景公对士渥浊说:“我能得到狄人的土地,是你的功劳啊!如果不是你站出来谏阻,当年就失去荀林父了。”

公元前586年春,士渥浊认为:赵婴齐和庄姬私通而被放逐将因祸得福。3年后,庄姬为了赵婴齐逃亡的缘故,向晋景公诬陷说:“赵同、赵括将要作乱。栾氏、郤氏可作证。”同年6月,晋国绞杀赵氏家族赵同、赵括等,而被放逐的赵婴齐幸运逃生。

公元前573年,晋悼公即位后,认为士渥浊遵循古训、博学多闻,并能将才学广泛用于文教,任命其为晋国太傅,地位很高,主要负责修改士会制定的晋国法律。

士弱:又称士弱子、士庄子、士庄伯。历官于晋悼公、平公。为晋军将领。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曾率晋军同诸侯各国伐齐。

士伯瑕:即士文伯,名匄,是范宣子士匄的堂弟,与范宣子士匄同族同名。晋国大夫,曾辅佐赵武。

前542年,子产陪同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由于兄弟国家鲁国有丧事,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将晋国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而安放自己的车马。士文伯责备子产,结果子产应对得当。前540年,鲁昭公聘问晋国,被士文伯劝回。前536年,他和叔向都不支持子产铸刑书。前535年,日食,士文伯说是对应卫国、鲁国。当年,卫襄公和季武子都死了。前530年,齐景公与晋昭公会宴。中行穆子陪同,投壶时言辞不当,被士文伯批评。

士弥牟:又名士景伯、士伯、司马弥牟,士文伯之子。晋国理官,掌刑狱。营成周,制定建成周之城设计方案。

【附】

士蔑:士氏,晋国政治人物,阴地命大夫。

前491年,楚国北扩,蛮子赤逃亡到晋国的阴地(今河南省卢氏县一带)。楚国逼近上洛(今陕西省商洛市),威胁阴地的命大夫士蔑说:“晋楚有盟,好恶与共。盟约不废,寡君之愿也。不然,将打通少习山再听晋国之命。”晋国的执政赵简子,认为晋国刚刚结束范氏、中行氏之乱,让士蔑把人交给楚国。士蔑假称要分给蛮子赤土地,让蛮子赤来听占卜。然后,趁机逮捕了蛮子赤及蛮国五个大夫,在三户(今河南省淅川县西)交给楚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