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碗粥”卖出一个百亿村,创始人预见未来?30亿“卖身”外资

 刘邦1598 2020-11-15

前段时间,2020全球食品饮料企业100强年度榜单正式出炉。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那些曾经的头部企业们依旧稳住了自己的位置。以雀巢和百事为例,一直都是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而百事也在不断追赶雀巢,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而在诸多企业中,来自中国的伊利、蒙牛、娃哈哈以及青岛啤酒均榜上有名。

不仅如此,即便是今年上半年这样的环境下,雀巢依旧能够名列前茅(上半年20家乳企上市企业业绩排行榜)。虽然雀巢今年上半年出现了营收下滑的情况,但是依旧保持着3000多亿元人民币的营收。而紧随其后的第二名则依旧是外资品牌,1013亿元的法国品牌达能集团,之后便是伊利、蒙牛以及光明这三名“猛将”。

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大品牌,一直排在雀巢的身后,由此可见雀巢的实力是多么的强劲。不仅如此,中国市场也一直是雀巢营收的一大“功臣”。虽然今年雀巢的营收在下滑后来到了411亿瑞士法郎(3000多亿人民币),但是大中华区的市场销售额依旧贡献了27亿瑞士法郎。并且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不断向好,销售也在慢慢恢复。而且根据此前雀巢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国银鹭花生牛奶以及罐装八宝粥业务的战略审视还在进行当中,战略审视预计将于2021年初完成。又再一次将我们的目光拉回到,银鹭的身上。

作为我们引以为傲的国产品牌,银鹭绝对是八宝粥领域的“佼佼者”。至今为止,银鹭八宝粥已经卖了30多年,为其创始人带来了上百亿的身价。但是还是得遗憾地告诉你,这个我们以为的国产品牌,其实早已经不是“中国身”。雀巢的财报中之所以能够看到银鹭八宝粥相关业务的规划,正是因为银鹭早已“卖身”给他!2011年,雀巢花费15亿收购了银鹭六成的股份。又在2017年和2018年,将剩余的四成全部收入囊中。创始人陈清渊在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为何要“套现”30亿离场呢?

1982年,陈清渊的哥哥陈清水贷款2250元,靠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做起了运输生意。兄弟姐妹们就这样互帮互助,成为了当时村子里的第一个“万元户”。而作为当时村里唯一的一名高中生,陈清渊被推荐开办罐头厂,于是哥哥起了“兴华罐头厂”这个名字,它便是银鹭的前身。1985年的时候,罐头厂就成功实现了30多万的产值。而大名鼎鼎的银鹭八宝粥,则是从1992年开始生产的。

银鹭八宝粥迅速带火了公司,旗下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于是2000年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他所在的马塘村,也在2010年的时候成为了福建省第一个百亿元村。陈清渊的成功,也让马塘村成为了“厦门第一村”!

而也正是这一份份的殊荣,让银鹭八宝粥被雀巢相中。陈清渊觉得雀巢这样全球知名的企业,必将为银鹭带来更好的发展,于是同意了2011年15亿收购60%股份的决定。而2017年和2018年再次做出全部出售的决定,很多人依旧一头雾水。不过就他本人而言,早已经先后“套现”30亿离场。而现在银鹭八宝粥取得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雀巢公司的预期(决定将银鹭卖给别人)。陈清渊的提前离场,似乎也更明朗和机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