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卖粥”卖出1个百亿村,“卖身”外资抽身的他,真的预见未来?

 xianfengdui111 2023-06-08 发布于河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很多人都爱着自己的家乡,那些成功人士自然也是如此。在他们取得巨大成功后,他们通常都会回来建设和改变自己的家乡。还记得曾经那个'一碗粥'卖出一个百亿村的陈清渊么?他所创办的银鹭集团如今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一个品牌。很多人都以他为荣,认为银鹭是国产品牌的骄傲。

但殊不知,这个我们以为是国产的品牌,如今却早已不是'中国身'了,陈清渊将其六成的股份卖给了雀巢,成功套现30亿离场。而且在他离场后,银鹭的发展却远远没有达到雀巢之前的预期,他和银鹭集团有着怎样的联系,'卖身'外资抽身的他,是否真的预见了未来呢?

一、赤子之心的陈清渊

陈清渊出生在马塘村,那是一个非常穷的村子。70年代,马塘村里只有陈清渊一个人考上了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想要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他觉得自己有能力承担起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的责任。因为经常在外跑运输,所以陈清渊和自己的兄长陈清水了解了很多以水果为原料罐头加工业的知识,正好本村也有丰富的果蔬资源,陈清渊当即决定物尽其用。至此萌发了靠罐头加工致富的念头。

1、不能忘本

陈清渊回到村里和家里的父老乡亲商量之后,与六位青年农民集资兴办了兴华罐头厂。而这个工厂正是银鹭集团的前身。1992年,银鹭集团推出了银鹭八宝粥这个产品。银鹭八宝粥的推出,让银鹭集团的产品迅速得到了大家的喜欢,销量持续上涨。

由此发家致富的陈清渊并没有因此忘记家乡,反而开始花钱给家乡建造各种基础设施,随着银鹭集团的越做越大,他所生长的马塘村也变得越来越好,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句话放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在创建银鹭集团时,陈清渊在人才纳新和产品革新以及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安排与部署。这样的英明决策,才是银鹭集团在很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马塘村也因为实行工业振兴农业的措施而变得焕然一新。2010年,马塘村成为了福建省第一个百亿元村。

看到家乡有如此大的改变,陈清渊心里非常高兴。

2、发展中的银鹭集团

1985年到1989年之间,陈清渊兄弟几人,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开始创业。而后到了2000年时,银鹭集团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变化很快,很多公司都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走。

陈清渊却不慌不忙,他早就定好了银鹭集团发展的计划,通过结合企业和社会需求、整合资源等手段,促使银鹭集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甚至开始引进台商外资,借此来扩大银鹭集团的生产规模。到了2004年时,银鹭这个商标已经是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了。

二、外资入场

在此之后,银鹭集团的发展更加如日中天,在经过短暂的集团化阶段之后,2010年,银鹭集团开始往国际上发展。也就是在这时,银鹭集团遇到了全球食品饮料行业的榜首巨头雀巢集团。

1、借力雀巢集团

2011年,银鹭集团获得了和雀巢集团沟通的机会。因为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实现集团的国际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陈清渊便有了和外资合作的决定。可以说,他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2、卖身套现的陈清渊

在刚开始被雀巢收购的时候,银鹭集团的确迎来了短期的爆发,2013年销售额增长到110亿元,这样的成绩也证明了陈清渊决定的正确性。但这时,隐藏在市场下的危机也渐渐到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内众多饮料品牌也发展起来,这些产品的出现无疑对银鹭造成了冲击。

但只要银鹭的产品继续保证质量便可安然度过危机。不知道是因为外资主导还是陈清渊自身的原因,银鹭集团并未作出任何改变。2015年,银鹭集团的销售额陡然下降,比起之前差了很多。

到了这时,银鹭集团才想起来改变,但是此时已经有些晚了,而陈清渊自己也有点顶不住了。2017年,他将银鹭20%的股份卖给了雀巢,2018年,又把剩下的20%股份也卖给了雀巢,经过三次倒卖之后,这个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银鹭集团彻底与他没了一点关系。

陈清渊得到了卖股份得到的30亿现金,但由他辛辛苦苦建立的这个银鹭集团却再也不能被称作是国产品牌了。

陈清渊走后,银鹭集团的发展急转直下,根本不复之前的荣光。根据2019年和2020年的数据来看,银鹭集团的产品总体呈现了下滑状态,雀巢可能都感觉买亏了。

而陈清渊似乎早就料到了银鹭集团此时的下场,早早的套现离场,远离是非。他这样的做法是明智之举还是逃避之举,让人一团雾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