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一吃凉的就拉肚子,1岁前三个习惯,打造一副好肠胃

 IF枕边育儿 2020-11-15

朋友含熙最近跟我聊起一件让她有点烦恼的事情,表姐的女儿生日,她带着儿子去赴宴。由于天气热,桌上每个小孩在餐后都得到了一个冰激凌球。含熙大为震惊:“小孩子怎么能吃冰激凌?”原来在家里,婆婆可从来不让儿子吃。说是影响肠胃不能吃。

可看着儿子眼巴巴的神情,含熙终于是妥协了,让娃吃了一半自己吃掉剩下一半。没想到孩子三五分钟之后就开始拉肚子。含熙又自责,又纳闷,为什么都是同龄的娃,肠胃差距这么大?是天生造成?还是后天养育出了问题?如何给宝宝养成一副好肠胃呢?

好肠胃的两个方面

《2018年国人肠道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超过90%的人都存在肠道健康问题。其中,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免疫系统建立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入侵。


有次朋友们一起吃烧烤,聊到兴头上,几个人提议喝点冰啤酒。几乎有一半朋友都说“不行不行,喝了要拉肚子。”在家中也是一样,每次大宝二宝要喝凉水时,姥姥总会在旁边说,喝凉水要闹肚子。我们将之视为正常,然而这种情况确是肠道敏感的表现。那么什么样的肠胃就算是“好肠胃”呢?要从两方面去考量。

一方面,食物是否能被消化?

做咨询时,我们经常遇到孩子积食的案例,口气酸臭甚至出现呕吐等情况。在1岁以前,宝宝肠胃中的消化液分泌没有那么多,比起成人胃黏膜也更脆弱。消化功能其实很弱,即便添加辅食也要循序渐进。如果心急一下子给孩子吃很多,就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宝宝都会出现食欲不振等问题。

另一方面,食物是否能被吸收?

有次朋友见到我,说起带女儿去儿保检查身体,护士说女儿发育有点慢,让加强营养。朋友一听就急了,闺女吃得都快赶上哥哥了,为啥干吃不胖呢?在面对消化问题时,爸爸妈妈经会比较注意孩子吃进去没有,吸收问题却往往被忽略。而是否能有效地吸收,也是一副好肠胃的关键性因素

宝宝消化系统渐进式发展

刚出生的小宝宝,有时候会在睡梦中突然大哭,扭动身子放屁。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这是宝宝肠胀气了。为啥放个屁都这么大动静?这是因为婴儿的消化系统在出生的那一刻,并没有发育完全非常脆弱。这就需要妈妈格外小心,呵护娃的肠胃,这样才能有个好底子。1岁前宝宝的肠胃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0-6个月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主要依靠胎盘来获取营养。出生后,需要通过妈妈的乳汁汲取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启动一整套消化系统。母乳是宝宝的第一口食物,也是他们肠道的保护伞。

一方面因为富含乳铁d(蛋)白、双q(歧)因子、溶菌m(酶)等免疫因子,不但能够预防肠道感g(染)。另一方面,妈妈rt周围的菌群也会随着吮吸进入宝宝肠内,建立宝宝自己的肠道菌群。

第二阶段:6个月1岁:

6个月开始,单一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对铁等微量y(元)素的需求,以及牙齿发育的要求。因此我们会给娃引入辅食,这对于宝宝的肠胃来说,也是一项重大挑战。合理安排的饮食会促进宝宝肠胃的发展,而吃得过多、过于精细都会影响孩子的肠胃发展。

养成“钢铁肠胃”坚持三个习惯

既然宝宝的肠胃是在出生后才慢慢发展的,那就说明如果在0-1岁的早期喂养中处理得当。是完全可以给宝宝打造一副“钢铁肠胃”,让娃冷热酸甜想吃就吃的。到底应该如何做呢?宝妈在日常护理中可以注意下面这三点。

1、 环境不能太干净

在宝宝出生后,一些妈妈认为,新生儿脆弱敏感,害怕室内有看不到的细菌、会 用消毒水对居室环境进行杀菌,力图制造无菌环境。但细菌之类的微生w,会和人体建立某种平衡,参与宝宝的消h系统工作。如果环境太过干净,会不利于宝宝肠道j群的建立。

2、 适当刺激是必要的

崔玉涛认为:如果孩子一直进食温热的食物和温水,骤然大量进食凉食、凉水,很有可能因不适应引起胃肠敏感。


别给孩子吃凉的,想必是很多家长坚信的信条,0-1岁的宝宝肠胃m感,确实不建议和冰水吃冰棍。但如果连常温下的水果都需要过微波炉,只允许孩子进食温热的食物,对于胃来说可能就因没有适当的刺激变得更加“娇气”。

3、 增加营养可以少吃多餐

长辈都爱看到宝宝吃饭狼吞虎咽的情景,如果这顿饭娃喜欢吃,没有自控力,就会暴饮暴食。如果是个成年人,我们会劝他克制。但是面对宝宝,姥姥奶奶总会说,这是娃的长身体需要,既然想吃又不是吃不起。

突然增加的负担,会导致肠胃g能的紊乱,一次两次可以恢复,如果经年累月地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期孩子消h功能出问题也是可以遇见的。因此如果想要给宝宝加营养,可以在加餐上下功夫,正餐保持定量。

枕边育儿寄语:

肠w功能事关宝宝营养摄入吸收的关键系统,一日三餐24小时运转,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而0-1岁时宝宝肠w功能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宝妈们可千万别大意。

欢迎留言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