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北老故事」刘瑞森同志一月六日在一地委 土地会议上总结(部分)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11-16
今后工作与领导问题


——刘瑞森同志一月六日在一地委

土地会议上总结(部分)

刘瑞森

(一)地区的特点和新任务
一分区是前沿根据地,大反攻中沈阳外围的战场。后一特点,在目前最突出,影响一切,敌现在沈阳外围,集中其在东北兵力的二分之一以上,如我在沈阳外围,接二连三打胜仗,消灭很多敌人,则东北形势可能起根本变化,使沈阳孤立,敌只能困守。或敌尚有相机动兵力,留在沈阳外围,牵制我一部兵力,在一定时期,互相拉锯。目前,法库一带,正在酝酿大战,沈阳外围的战争,不会迅速结束,主力会常有一定数量的部队驻在我区。繁重的战勤任务,主力部队的庞大供应,都落在我们的肩上。此与秋季攻势时的情况不同。秋季攻势时,主カ一扫而过,局面迅速打开,而战勤任务不大,此重大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不仅影响支援战争,亦影响一切工作,必须争
取主动,不陷于被动。
工作特点是:既须发动群众,又须解决庞大战勤需要,两者须密切结合起来。同时又要开辟大块新区(辽、台、盘)。估计在最近一个月,任务最为繁重。
今后任务与工作路线是:发动全体雇贫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平分土地,支援战争,扩大地区,发展力量,全分区面临战争,但可划分三种地区:(1)康平、前旗、昌图为巩固区,战争的依托区,直接后方。(2)铁岭库、新民、辽中、台安、盘山为战区。其特点有些地区要拉锯,主力为作战需要,有时要转移。(3)昌图东部与各战区县的许多接敌地方为边沿区,经常有边沿斗争。
拉锯,根据一分区的经验,对我基本是有利的。越拉我越强,敌越弱,群众越觉悟。现在我强敌弱,敌越拉越没劲,锯口越拉越往外伸,我们不应害怕拉锯,应适应拉锯的特点开展工作,今后估计只在局部地区,有小拉锯。
边沿斗争,也与去年前年条件不大相同,降队、胡子已大大减少削弱,敌主力的战斗力士气,亦日益消沉,现在的边沿斗争很好搞。


(二)工作现状与群众条件的估计

土改现状:各县地主均未打倒,雇贫农优势未建立,康平基本是分子路线。有些区(四、五、三区)开始有些雇贫农起来仍脱离群众,非全体雇贫农,落后群众未发动起来,群众起来最多的村(如四区任家窝堡),占中农以下的人口数五分之二,但这样的村很少,前旗一部分子路线,多数是流氓,“匠”当权,有些雇贫农起来,亦脱离群众。有些土地尚未实际分下去,康、前、昌雇贫农大会有的摸到了边,大部分尚未始做。康前大部分村干,都包办垄断,雇贫农训练班“讲习”回去,都带几分官气,伪满习气,地主富农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全体雇贫农没有起来,没有人经常监督他们,故容易走到脱离群众,包办垄断,多占果实,不服战勤,强迫摊派,许多地方吃大锅饭。康、前多数地方的斗争果实,是:(1)基本群众分到的不多,但负担很重。(2)农会的浪费很大。(3)分的不公平,积极分子得的多,雇贫农的坑未填平。法库秋季攻势前分地的十六个村,其情形大体类似。
昌图近百个行政村分了粮,地主斗了一下,多数流氓当权,尚未分地。
法库在秋季攻势后,将地主抓起一批,多数未斗,因闹情况放掉逃跑,很多未斗出果实,斗出的果实,大部在闹情况时,被中央军抢去,未分到群众的手,小部被流氓搞去。假农会,狗腿干部很多。地主大部逃亡,闹情况时随中央军回来,曾武装镇压农民,富农逃亡一半。

铁岭下去不久,情况不甚清楚。
新民已有一一七个自然村,分粮、起枪、抓地主。

地主(特别是大中地主)大部逃亡,前边的富农与中农也有不少逃亡的,后边地主未逃亡的,均暗中进行破坏活动,造谣惑众,部分的进行武装反抗。前边的地主武装,均与降队胡子相勾结,“地主联合”,在各地普遍秘密存在着,态度外软内硬,方式由公开转入秘密,化形为富农或中农的不少。通江ロ的地主,公开号召组织富党,一闹情况,即出来公开活动。对群众收买利诱,进行自首,在地主与农民间,开展武装斗争,地主恶霸富农与敌特、坏村干、被清洗的坏蛋勾结起来,每县均有数百至千人上下。
群众在新形势下,均敢斗争,积极要求斗争,新民有的群众,自动找工作队去领导分粮,新南、辽中的群众,我军未去前,即自动分粮。我军一去,到处背着口袋,要求分粮,康平三区的群众,离敌十余里,尚开斗争会。有些地方,雇贫农自已起来干。过去的干部路线与分子路线,农民已有伟大贡献:参战,参军,慰劳部队,普遍要求武装,对此须有足够估计,过去因站在群众外边或后边,常估计不足,反映了地主、富农的影响,吃亏很大。
边沿区的群众,多数要粮,要东西,不要地,斗起来忽视敌情,有时敌人杀一红头,很易影响情绪。有土改的影响,但离正确了解我们的政策很远,基本上是我们的态度和领导问题。地主大部将资财外运,散布谣言,如“分了大的分小的,分穷了就算了”等,部分进行武装反抗。

(三)整编队伍

历史阶段的转变,必须整编队伍。大革命后,很多人叛党、消极脱党,是不自觉的整编。内战转入抗战,经过比较剧烈的思想整编,不需组织整编,抗战时大量发展党员,是不问成份,党的思想、成份,均很复杂。整风反对小资产阶级思想,进到除奸,亦未强调成份、抗战后,经过年余过渡,转到土改,必须重新整编队伍。而这次整编,是自觉的,打新的敌人,要改组旧队伍,变成新的队伍。
一分区关里老干部,带来关里党的缺点,到东北后,又有新的发展,党内不仅有弥漫猖狂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且有相当严重的地主、富农思想。从工作检讨看出,从生活上也可看出。许多同志在一分区环境艰苦掩护下,向腐化堕落方向发展。过的是地主富农生活,甚至超过地主富农。贪污群众果实,做了剥削阶级思想的俘虏,完全谈不到给人民当长工。生活决定意识,潜在的缺乏斗志的思想,相当普遍,革命胜利在望,惧怕个人牺牲。如不整编,不仅不能完成土改任务,且极危险。

基本是思想整编,其目的是为消灭地主富农思想,建立雇贫农思想,是长期的,从整编到深入斗争,从深入斗争到进一步的整编,到更深入的斗争。但开始应大叫一声,搞成运动,将会议精神贯彻到村、县以下着重反地主富农思想。砍大树,从干部挖底产,号召与具体行动结合起来。三月份以后,变成经常工作,学习运动、党日、支部生活、民主大会,都应抓紧,但主要是与群运,各县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做好。

组织整编,适用省委各种规定,反对两种可能的偏向:
(1)对坏份子简单地扣起洗刷,上交,不走群众路线。组织整编,应由自上而下,转到自下而上,以依靠群众为主,有时须上下配合,如康七区群众抓坏干部,政府出布告撑腰。
2)片面打击,没有争取,有严肃而无热情。在整编中,除坚决打击与清洗坏份子外,对一切尚可改造的人,均应争取,争取不成,可再清洗,开始洗刷最坏的,一批一批的洗刷,人员的补充,是个大问题,主要要在区村两级,大胆放手培养与提拔雇贫农干部。
思想斗争尖锐,组织处理要有区别。二月底前,要将组织整编搞完,思想整编也要造成一个热潮,以后再深入,变成经常工作。二月底前,各县要写出详细总结材料。规定党内区干以上,行政区助理以上,工作队小组长以上要清洗的干部,均送地委,专署统一处理。条件为:(1)能争取改造,本县不好使用的。(2)洗刷后,本县不能处理的,应送上的干部于二月十五日送来(旧正)初五。

(四)平分土地

政策与口号:巩固区、战地与边沿区,均是“打倒地主,平分土地”。战地、边沿区的许多地方,要经过反复斗争,才能实现,边沿区为使群众多得果实,可先动地主、富农,暂时不动小富农与富裕中农。但不应画圈子,若群众也要求平分小富农的土地,抽出富中一部土地,也必须动。

方法,雇贫农大会并不简单,不是每到一村,召开几次雇贫农大会,全体雇贫农就会起来的。要配合以雇贫农小组会,调查研究各村情况,酝酿斗争,但精神仍是面向全体雇贫农,要有雇贫农的情调,和雇贫农能谈得来,需要很好的摸索,创造新经验,创造新方法。

康、前、昌、法西部等县因战勤任务很大,在家的雇贫农青壮年不多,必须发动在家的雇贫农青壮年、妇女、老少,オ是发动了雇贫农全体,妇女工作应特别重视(其他各县同须重视)。另外,因为很多雇贫农青壮年出去参加了担架队,故必须派足够、得力的干部,到担架队中去工作,教育这些贫农平分土地的道理,他们回来就是一批生力军,战地各县,除同样应重视担架队的工作外,群众工作的原则,是既给群众以利益,又能解决战勤任务,使两者密切结合起来。新民有的地方,事先和主力商量好,将群众斗出的粮食,百分之二十五给军队,百分之七十五分给群众,群众得了利益,军队也很满意,军队与地方的关系很融洽,这是个很重要的经验,应该推广。此外,也要给部队揩屁股,做善后工作,安慰鼓励群众。群众的最大困难,是缺少粮食,主要靠深入斗争地主、富农去解决,有些同志讲,主力一过,即将地主的粮食、浮产征发“光”,这是一种叫喊,实际绝不会“光”,“光”的仅是地主表面的东西,他的多数粮食、浮产,还埋在地窑里。

战地与边沿区,要三抢一一抢时间、地盘、群众。果实要随斗随分,甚至先分后斗。领导群众的自发斗争。情况变化,局部地区暂时收缩时,要三抓——带出干部、枪、地主。

总之,无论任何地区,现在柴是干的(雇贫农敢斗争),风是大的(平分土地的号召),只要我们一点火(领导群众斗争),即可造成群众运动的风暴。新区先由我们将地主、恶霸富农抓起,群众再去斗争、分果实,实际上,群众只是打死老虎,不会不敢起来。但应尽量造成与领导群众的自发斗争,不能继续走干部路线与分子路线。一切稍有工作基础的地方,都应以区为单位,召开雇贫农代表会,每村尽量多选一些代表,成立区雇贫农联合会筹备会。这个会最好在重点村召开,同时深入重点村的斗争,使到会代表都可学习经验。取消区政府,好的区干可选进筹备会中工作。这是点火,是号召。回去即在各村抓起地主、恶霸富农与大富农,深入斗争。全县规模的发动,但在领导上,应有重点区。同样,全区规模的发动,也应有重点村。

旧区一概取消工作队,县委只掌握ニ三十人的工农通讯员,到区、村去了解情况,收集材料,向雇贫农联合会提意见,别无其他权力,避免包办代替。新区(如辽中、台安)经过十天到半月的政治攻势(宣传胜利与平分土地,抓地主,恶霸富农,收枪,分粮),亦可召开区雇贫农代表会,取消工作队,剩下少数人,有的选进区筹备会中工作,有的改做工农通讯员,过去的经验证明:工作队做的群众工作,永远不会深,不会透,不会有群众的自发运动。
在领导思想上,应不怕流氓上台,也不怕假农会出现,群众运动,开始有些流氓上台,很难避免,他们是要先飘上来的一层油花。只要群众真正起来,一定会将他们打下去,将这层油花抛掉,才能出现雇贫农的积极分子,同样,只要群众真正起来,也会将假农会的假斗争,弄假成真,打倒地主和富农。
这次会后,各县回去再开会布置下去,到春耕前,尚有两个月,要搞完“光”和“平”,争取在旧历年前搞完“光”,以后检查一次,春耕前,搞完“平”,分完地,“光”时,每县搞三至五个村平分土地的经验。前面各县,也要在春耕前,分完地,可以粗一些,先咬后嚼。

(五)各种工作的配合

会后有五大工作一一整编队伍、平分土地、战勤、扩军、征收,必须很好配合,同时进行。但中心为发动全体雇贫农。

战勤要争取主动,不被动应付,不躲避困难,需要不断检查,不断准备,扩军应非常重视,要很快完成补兵的任务。征收带突出性,须抢时间,特别在前边。还要购粮一万吨,战勤、征收,须设一套专人管理。新区每村可设立战勤、征收委员会。

(六)领导问题

(1)地委今后应加强思想,政策领导,加强集体领导。

彻底克服右倾,防止左倾。计划将中心领导建立起来,机关经常留二三人(包括分区,专署负责同志)在家,掌握全盘,在家的经常与一个村联系,取得经验。其他委员有计划地到县里去,主要下到村,有时帮助县的全盘工作,在一定时期,有目的地研究一两个问题。定期开会,集中大家的思考,在家的要避免机关主义,下去的要避免代替县委的工作。办“平分”不定期刊,以交流经验,提高工作。建立地委与各县、地委相互间的通讯制度,工作告一段落,大体每两个月,开一次县书联合会,总结经验。

(2)各县县委,亦应尽量建立中心领导。最好县书、县长同住在一个固定地方,掌握全县工作,同时直接掌握一个区。这样可使政权工作与党委工作不脱节,战勤、扩军、征收,均通过县委,与发动群众密切结合起来,会作的更好,地委也容易和县委联系。


(摘自辽吉各地委群运文件汇集下册)



《烽火前沿》:

1、【史海钩沉】辽吉一分区十四团在三年解放战争中

2、【史海钩沉】刘世昌: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段经历

3、【史海钩沉】赵东寰:回忆辽吉军区第一军分区的对敌斗争(上)

4、【史海钩沉】赵东寰:回忆辽吉军区第一军分区的对敌斗争(下)

5、【史海钩沉】铁岭中心县委工作琐忆

6、【史海钩沉】开辟前沿阵地 支援辽沈决战

7、【党史人物】张化东:转战在沈阳北部地区

8、【康平老故事】艰苦征战三载,红旗插遍前沿

9、【康平老故事】 封锁沈阳 保卫麦收 支援决战

10、【党史研究】东北解放战争中的康平县

11、【党史人物】张庆诚:我的战斗经历

12、【史海钩沉】回忆在昌图的斗争岁月——李韬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