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儿子一连休了两个老婆,道士一句话,促使婆婆自我反省

 正经说文史 2020-11-16

明朝时期,有个书生名叫方亲玉,父亲早亡,侍母至孝,对母亲成氏的话不分对错,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转眼到了十八岁,成氏给他说了一门亲,是刘秀才的女儿。过了不久,把刘氏迎娶进门。

刘氏的家教好,对上孝敬婆婆,对下爱护丫环,对方亲玉也是十分温顺体贴。方亲玉对刘氏很满意,也很疼爱她。丫环们见刘氏和颜悦色,和她走得近,愿意听从她的吩咐。

偏偏成氏是个心胸狭窄的女人,为人尖酸刻薄,平常丫环们都很畏惧她,不苟言笑。成氏见丫环们都敬重刘氏,心里开始怨恨刘氏,总是拿脸色给她看,横挑鼻子竖挑眼,无事生非地指责她。刘氏从不辩解,总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没有半点怨言。

故事:儿子一连休了两个老婆,道士一句话,促使婆婆自我反省

这一天,成氏生病了,吃了药,坐在屋里休息。刘氏进来请安问候。成氏见她穿着一身新衣服,满面笑容,气不打一处来,呵斥道:“我生病了,吃不下睡不好,你倒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满脸喜气,是不是心里偷着乐,巴不得我早点死?”

刘氏轻声细语地说:“婆婆息怒,这身衣服早前就穿过,洗过一水了,只不过看起来像新的。”成氏气愤地说:“你还顶嘴,难道我说的不对?”

刘氏赶紧说:“婆婆息怒,对不起,我考虑不周,这就去换。”刘氏回到卧室里,选了一身旧衣服,然后去见成氏。成氏一见,怒气满面,吼叫道:“你这不是成心和我作对吗?穿着这么旧的衣服,不嫌丧气吗?”抓起扫把劈头盖脸地打下来,刘氏赶紧跪下求饶,成氏打累了,才住手。

刘氏回到卧室,方亲玉见她满脸伤痕,坐在床边哭哭啼啼的,询问原因,刘氏就把挨打的事情说了。方亲玉赶紧去见母亲,准备为刘氏辩解。成氏还在气头上,对儿子说:“这样的老婆要来干什么?赶紧休了。”

故事:儿子一连休了两个老婆,道士一句话,促使婆婆自我反省

方亲玉不敢辩解了,只得点头答应。他回到房间,对刘氏说:“娶老婆就是为了侍奉母亲,你总是惹她生气,不要怪我无情。”写了一纸休书,把她休了,让仆妇把她送回娘家。

刘氏哭哭啼啼地回到娘家,刘老秀才听说了,气得浑身发抖,安慰女儿说:“这样的恶婆婆,不要也罢。”

过了一年,方亲玉又说了一门亲,姓牛,是一家农户女,长得又黑又丑,不过干起家务活来,是一把好手。但是她没有受过什么家教,说话粗喉咙大嗓的,脾气也不好,动不动就冲丫环发火。

成氏看不惯,摆出婆婆的架子训斥她。刚开始,牛氏还默不作声,时间一长,她开始顶撞成氏起来。到了后来,她跳脚撒泼地和成氏对着干,哭闹着要寻死觅活。成氏拿起扫把,想教训她,反倒被她夺过扫把打了几下。

成氏呼天抢地大哭起来,方亲玉赶紧跪在母亲面前安慰。成氏责令儿子打牛氏,方亲玉很听话,拿起鞭子就把牛氏狠狠地打了一顿。

故事:儿子一连休了两个老婆,道士一句话,促使婆婆自我反省

牛氏在床上躺了三天,身体恢复后,成氏又撺掇方亲玉把她休了。牛氏想不开,回娘家的路上,投水自尽了。

牛氏的家人带着亲族来吵闹,折腾了好几天,方亲玉赔偿了一千多两银子,才平息这件事,把牛氏厚葬了。

自此后,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成氏是个恶婆婆,再也没有人愿意把闺女嫁过来,就连守寡的女人,也不愿嫁过来。

一晃三年过去,方亲玉依然说不上亲,成氏整天唉声叹气的。这一天,恰好来了一个游方道人,成氏赶紧请他进来算命,儿子什么时候能娶亲?游方道人听了方亲玉的情况,笑着说:“你儿子是个出家人的命,干脆让他跟着我出家当道士,云游四方。”

成氏忙说:“道长不要胡说,我还指望儿子传承香火呢。”道士一本正经地说:“施主,恕我直言,有你这样不通情理的婆婆,你儿子注定娶不上老婆。”说完,大笑数声,转身走了。

故事:儿子一连休了两个老婆,道士一句话,促使婆婆自我反省

成氏被这句话噎得愣住了,要是别人说这句话,她肯定会和他大吵大闹不依不饶,偏偏是个道士说的这句话,她只能在心里生闷气。一连想了好几天,成氏问贴身丫环,“你说,我是真的不通情理吗?”

丫环哪敢说?成氏说:“但说无妨,不会怪罪你的。”丫环婉转地说:“刘氏为人和善,真的不错,老夫人对她太苛刻了。”成氏沉默不语,陷入沉思。

成氏托人打听刘氏的近况,原来刘氏还没有嫁人。不是她嫁不出去,而是抱着一女不事二夫的传统思想,不愿嫁人。成氏闻言大喜,带着丫环来到刘老秀才的家里,扑通跪在刘氏的面前,大哭着认错,乞求她原谅,让刘氏跟着她回去。

刘氏抱着成氏大哭起来,后来跟着成氏回去了。这以后,成氏改了脾气,不再那么挑剔了。刘氏不计前嫌,依然尽心侍奉婆婆,体贴方亲玉。过了一年,刘氏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着幸福的日子。

欢迎关注“正经说文史”,每天都有更新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