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

 徐方梅 2020-11-16

我18岁当兵,从那时开始我就爱上了写作,别的战友中午休息,我就趴在床铺上写作,当时只是写新闻报道,当兵第三年我被连队任命为文书,第四年我因写稿成绩突出,荣立团三等功一次。开始投稿的时候,我投了四五十篇都石沉大海,这时连里也是有风言风语的,但我没打退堂鼓,那时我非常喜欢李荐葆的长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我想有朝一日我也能写一部长篇小说出版,那该是多么的好。

退伍后,我先是分配在乡工业公司做文书,并且兼任乡科技档案员、民兵营长等职务,一年后精兵简政,机关其它人精简不了,就这样我被精简出来了。

这时候,我又开始写作,一些反映农村不好的文章陆续见报,为此乡长把我叫去,结果我与乡长吵了起来。那几年,我没好的工作,过得不好,所以我就是写批评的文章,当时乡领导也拿我没有什么办法。

1991年2月,阿舅看我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叫我到他厂里跑供销,他是村办厂厂长,从此我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白天我跑供销,晚上就在家里爬格子,那时电脑刚出世,我就买了一台486电脑,就这样我在电脑上写作,而我不再满足写新闻报道了,而是开始涉足散文与诗歌的创作。

1996年,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梦里水乡》。即使我出书了,还有人说我的散文是小学生文章。我没生气,我觉得他们这样说也是对的,我的文章都不长,而是一事一议什么的,现在有的小学生作文比我写得好也是非常正常的。他们的话就是激励我,好好写,好给人家看。

现在,打开手机,很多朋友都在转载心灵鸡汤什么的,这些文章五花八门,我是不喜欢看那些东西的,缺乏真情的东西,写得最好对我而言也没多大兴趣。我不是说我文章写得好,我觉得散文这东西就要真,真是散文的第一要素,而现在的所谓美文美是很美,但真在哪里?有些读者是很盲目的,比如我有一个念佛的朋友,她虔诚的样子感天动地,但她空间里转载的东西有道教说理的好多文章,佛是佛,道是道,不能将佛说成是道,也不能将道视作佛,所以你念佛也要学习,首先要分清佛是真的还是假的。

扯远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回到我的写作话题。

至今,我已出版了31本书,不过都是我自费出版的。有的人好像对自费出书不屑一顾,说的难听的话什么都有,我不想与他们争论,有的人可以喝一瓶几万元的酒,为何我掏几万元出一本书不可以呢?反过来我要问一问你,你出书掏得出几万元钱吗?如果你掏不出几万元钱,那你就闭上嘴吧。在世界上,当你有了资本,有了高度,你就有了说话权。

自2002年9月我开厂以来,就好像一直在苦海里,是书和写作像一只舟渡我过河的。倘若我不写作,我对老婆说,给你抱一个小儿子回来也是可能的,但那样做,我写书就白写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与念佛人一样,需要悟,需要明白事理,我知道,一个人活着如果仅为自己活着,那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要担负更多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像我做厂就要对全厂的员工负责,让他们跟着我干收入越来越多。

有的人想方设法要加入省作协什么的,我一点儿不想,我就想沉静自己的心,多写一点作品出来,这几年我开始专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所以已出版了8部长篇小说,还有十几部长篇小说在我的QQ空间躺着,2017年我出版了一本中篇小说集《阳澄渔村》,还有一本散文集《推推老家的门》,2018年我将出版两本中篇小说集,收入四部中篇小说,它们是《贩珍珠》、《蛇农这些人》、《大农户》、《保佑》,大约40万字。

真的,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我写作是为自己减压,这些年来我创业受了那么多的苦,我都走过来了,我已经不再自卑了,我的目光看得远了许多。如果说我写的乡土题材的小说不小心走红了,那也是挺高兴的事,我觉得比我一年赚几百万元还要开心的呀。有人说我,你每天在简书里发那么多文字,你一定工作不忙,一定很空闲。我不否定你的说法,因为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加上儿子也回来了,我已有了一个很好的团队,我只要把把舵就可以了,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我写作,我自由着。

大凡要做一点事的人,都不能听三道四,那将是一事无成。

有人对我说,你是念佛人,你要怎样怎样的。我不与他们争辩,我只想对他们说,佛不是绝对的完美,里面也有糟粕的东西,好像你从菜场买回一把菜,谁会不洗就烧来吃呢?佛怎么说的,你也要好好想一想,不能照抄照搬。所以不要用佛的话来约束我,我是念佛人,我心中有佛,但我也有我的想法,我会活出一个真实的我,活出一个真诚的我,活出一个大写的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