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GFR L861Q突变靶向治疗后伴MET扩增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处理

 大乘老师 2020-11-16

EFGR L861Q突变的病人,服用Osimertinib近一年就出现耐药,原发灶增大,胸水出现 。经穿刺活检,在MSKCC做的468基因检测。检测结果除了原有的EGFR L861Q依然存在外,出现了MET拷贝数增加。研究发现,c-MET蛋白活性上升,是EGFR突变肺癌对EGFR靶向药物(包括一代和三代)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据估计,对三代药物奥希替尼耐药患者中,30%和c-MET扩增有关。因此,如果用c-MET靶向药联合EGFR靶向药,就可能延缓耐药的产生,或者让耐药患者重新响应治疗。所以处理的方法就是奥希替尼Osimertinib+沃利替尼savolitinib或奥希替尼Osimertinib+JNJ-372或奥希替尼Osimertinib+Crizotinib克唑替尼。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什么样的情况下属于MET扩增?

MET位于7号染色 体上,包括21个外显子和20个内含子,是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主要在上皮细胞中表达。MET拷贝数的增加存在二种情况 。一种是Polysomy(多染色体),MET/CEP<2.0。另一种是Amplification扩增,MET/CEP7>2.0.多倍体形式的CN增加,并非真正的驱动基因,而这种情况反而占了所谓“扩增”的多数。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MET扩增的标准。在一项原发MET扩增的克唑替尼临床研究中采取了以下的标准:

低度扩增 1.8≤MET/CEP7≤2.2,

中度扩增 2.2<MET/CEP7≤5

高度扩增,MET/CEP7>5。

在一项针对MET扩增导致的EGFR-TKI原发耐药的临床研究中,针对MET扩增大于5的病人,奥希替尼Osimertinib+沃利替尼savolitinib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

数据截止时,43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客观缓解率为28%,其中12例患者均确认为部分缓解,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9.7个月。

Ib期TATTON 扩增队列:奥希替尼联合沃利替尼治疗经第一/二代EGFRTKI治疗进展后的MET扩增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分析

NGS并不能区分该拷贝数的增加是来自染色体还是真性扩增。所以对于上面这个病人的met扩增,也不能加以判别。目前该病人准备入组奥希替尼Osimertinib+沃利替尼savolitinib。根据最近的影像检查,病人取得了8个月时间的持续缓解。沃利替尼针对低倍的MET扩增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借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