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需要的不是毅力,而是新鲜感管理

 单华伟 2020-11-16

也许你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一直在努力的人,很多人在惊羡完他们的『 毅力 』,骂自己几句之后,还是该怎样怎样。

他们不知道——其实那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毅力,很自律的人,并不是在跟自己的懒惰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只是在运用各种方法不断营造、保持自己对任务的新鲜感,使自己乐在其中。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这些人都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毅力”的,它们分别是:日程计划、状态管理、环境管理。

日程计划

Ⅰ、用批处理管理你的手机

要管好手机只需要一个工具,那就是批处理:

在你认为自己不应该被手机打扰的时候,把你脑袋里想到的,需要在手机上完成的事情写在便利贴或者你的手掌本上,比如要买个什么、要搜索什么、给别人回一个消息,这样其实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手机对你的影响了。

当你在手机或者电脑上批处理的时候,你还很可能会发现,很多东西其实没有必要去弄——算下来,这个方法能给你节省多少时间啊。

Ⅱ.设置截止日期

如果你的任务没有截止日期,那么你会无止境的瞎忙,把任务无限的延长,无止境的“追求完美”,再多的毅力也经不起你这样耗。

而有明确的截止日期,就像运动员看得到终点线,你的大脑会有一个明确的预期和方向,说得再直白一点,那就是“有奔头”。

如果可以,尽量把截止日期设置得靠前一点,再做好计划,一步步去完成。因为很多人都有习惯性的拖延,有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最后一刻才完成,把截止日期提前,可以避免这样狼狈的情况发生。

Ⅲ.制定一个不那么“耗毅力”的日程表

在“时间管理方法实践的利器——手账本”一文中,我曾分享过一个计划制定方法,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每天的日程安排,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

上午11点以前、下午集中2至5点,集中精力工作,这个时间段一定要去啃最难啃的骨头,其他时段可以用来做一下杂事,健身和社交,晚上的时间主要用于完成上午的任务的收尾工作、回复消息等。

任务的安排需要符合两个原则:

①从难到易——先做最具有挑战性,最重要的工作。这不但会使你接下来的工作显得更加轻松,而且完成重要任务的成就感,也会是你接下来完成任务的重要激励因素。

②不同类型的任务相互间隔,长时间使用大脑的同一只智能会使你过早疲惫。当然,如果你进入状态以后,长时间工作也不是不可以。

更多对计划安排的建议,可以参考我的“如何制定一份合理的计划”那篇文章哦。

状态管理

Ⅰ.运用科学休息法管理状态

休息好了,保证精力,我们才有毅力可谈。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讲一讲如何科学休息: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娱乐不是休息,很多人在休息的时候刷朋友圈,看淘宝,浏览网页。实际上,这时候,你的大脑正在不断地做决策,大脑比你工作的时候还要累。所以说,下次休息的时候就不要玩手机了。

正确的休息方式应当有:

切换环境,比如说可以走到室外去活动一下,或者换个地方继续工作,也能让大脑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闭眼复述,一方面闭眼可以保护你的视力,另一方面,及时回顾和复述,可以对自己的计划完成和学习的内容进行及时反馈,保证自己的效率。

分时段调动大脑不同的智能——切换不同的类型任务,或者学习不同的学科,这样也能使大脑得到休息。

散步或者运动

PS.

休息的时候,要遵循高频次、短时间的原则

高频次:见缝插针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及时休息

短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是十分钟左右

此外,每当你想要中断工作去休息的时候,再等15分钟,因为有可能你并不是很累,而是想偷懒儿了。那1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本是能给你带来生产力的,可不能让它白白溜了。

Ⅱ.别放过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是因为更加自律,而能够完成更有挑战性的目标;相反的,其实是因为我们的目标有足够的挑战性,所以我们不得不更加自律,去完成这个任务。

所以说在制定任务的时候,把一些任务制定得稍微富有挑战性,让自己在完成任务的时候随时处在紧张的想要高效的完成的状态,是很不错的。

Ⅲ.准备好迎接自己的差状态

很多人状态一差就去看电影或者做一些无聊的事,完全就不工作或者学习。

其实这时候你可以通过减少任务量或者降低任务难度来激励自己工作,你要做的是把你要减少多少任务、降低多大的难度,记录在下来。你可以叫它「 应对差状态清单 」。

比如说,当你没办法集中精力写文章的时候,你可以整理下自己的读书笔记;当你不想做题的时候,你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题库。

环境管理

Ⅰ.仪式感营造

简单来说,仪式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我就要开始做这件事情了,我要尽力排除一切干扰”。建立起仪式感,你就能把工作和生活明确区分开,高效工作,从而为生活留出更多不被打扰的美好时间。

建立仪式感的方法如下:

①、立规矩

工作的时候不吃东西、完成不用联网的任务时断网、绝不一边聊天一边工作……这些规矩可以很好的将你代入工作状态。

②、设置隔离区

隔离区是指与你的日常生活环境不同的空间,比如学校里的教室、学习室,咖啡厅,餐饮店。

客厅、卧室和学校寝室就不是适合学习的地方,一到这些地方,你会习惯性的掏出手机、和身边的人闲聊……这些都是效率的大敌。

从另一个角度讲,为了建立好我们的工作区,我们就不能在工作区娱乐,一旦你要看手机或者做其他事情,就应当立即离开你的工作区,不要自己习惯在这些地方做其他事情。

③、寻找“表演”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我证明优秀的欲望,证书或者各种公认的成就是以“完成式”的方式展现给大家的,那你努力的过程——优秀的“进行时”怎么展现呢?这就需要你“表演”出来。

这个“表演”,并不是做秀,而是将你的学习过程展现给别人看,在咖啡厅或者学习室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喜欢在家学习又找不到隔离空间,可以给自己的学习过程录像然后上传到网上,有没有人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自我监督。

如果你选择在宿舍学习室、图书馆这些地方学习,特别要注意耳机和键盘的声音对别人的影响哦。

运用好这些方法,你会发现,当你想要进入工作状态的时候,你需要的不是去寻找那种虚无缥缈的”状态“,你只需要进入工作空间、条件反应式的遵守自己定的规矩,很快,你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

Ⅱ.运用你的耳机

每当你受到周围的噪声干少干扰或者莫名其妙的心情浮躁的时候,把耳机带上,单曲循环,只要这首音乐不会让你听得太过兴奋或者很想跟着唱,都是可以的。

如果是备考刷题,最好少听音乐,因为考场上没有音乐给你听,你要习惯不听音乐做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