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天赋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吗——如何发展自己的伪天赋能力

 单华伟 2020-11-16
这是单华伟的第一百五十三篇原创文章

| 天赋的神话

 
我们常说的所谓“天赋”,好像是一定存在的,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长得高,长得帅,长得漂亮……这些都是直观可见的。
 
在智力水平上,也肯定有人生来就很高,经过对大量双胞胎(包括同卵和异卵)的调查研究以及其他的实验,心理学家得出了结论——智力的遗传力,也就是智力测验分数可归因为遗传因素的变异,是50%
 
但是,这并不是说“你的智力,一半由你爸妈的智力水平决定”——这是很多人的误解,而统计学的严谨之处就在于此,这个统计结果表明的是『 我们能够把群体内智力变异的50%归为遗传 』或者『 人们之间的差异在50%的程度上,能够归因于基因 』。
 
遗传力永远不能用来说明个人情况,他只适用于说明人们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有10根按照1米、2米、3米……的规律,一根比一根长的棍子放在那里,你统计出来平均高度是5.5米,但里面却没有一根棍子是5.5米的。仔细想想,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
 
而那些我们看到的,听说的,孩子随父母一起聪明的例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当中有还有很多环境、教育、饮食的因素是被我们忽视了的,另外,那些父母辈都不怎么“聪明”,从农村走出来的商界名流,以及众多实现了阶层跨越的聪明人,显然被说“孩子随父母一起聪明,所以基因决定聪明程度”的人有意忽视了。
 
音乐家和歌手的子女也走上音乐道路,不是因为他们从基因里继承了父母的“音乐细胞”,而是他们从小受到极好的音乐教育,并且培养了对音乐的热爱。
 
而偏远地区的人智商测试得分往往比城市地区的人得分低,更多的也是环境而非基因因素,城市中的孩子能更早的接触多门语言,学习更多的知识,有更好的老师和教育资源……是经济和阶级的不平等,造成了智力的不平等。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力最终发展成什么样子,涉及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无数的机会来塑造、优化自己的大脑,而那些运气不太好的人,也会被无数次伤害……
 
 

| 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大家一口一个智商,天赋的时候,心里的想的不过是要找到一个一针顶破天,决定这个人一生成败的大招。
 
但很抱歉,从我们上面的分析你能看到,并没有这样一个东西。
 
这时有人可能会说,那也许我们可以这样鼓励一个人,说他“有天赋”,帮助他形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提高他的自信呀。
 
首先,从人道的角度考虑,这是不应该被提倡的,因为这会让老师对学生,人对人区别对待,会让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会让家长给孩子设定过高期望……这些后果都是不可想象的。
 
只要设定了一个叫做“有天赋”的东西,那就必然会有“没有天赋”,即使同等的鼓励,人之间还是会形成“是不是真的有”或者“是高还是低”的怀疑,本来好好的,为什么要凭空给人这样一层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
 
其次,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相信自己有天赋,从此他都将以天赋为自己成就的核心标尺,因为我们都是这样鼓励他的——取得成功后注意不到自己的长处以备下次保持,失败后不反思吸取教训反而怨天尤人,说是自己天赋不够,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吗?
 
 

| 发展你的“伪天赋”

 
笔者的观点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我们以为的很多所谓“天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生就有的禀赋,而是后天形成的。
 
不过,前文谈的,多半是环境、教育、饮食这样一些培养因素,都是由父母或者社会控制的,我们自己能不能决定一定变量,发展一些属于自己的“伪天赋”呢?
 
完全可以,方式有很多,熟练、习惯、积累与跨界……总之,去学习。
 
外国人总认为中国人口算能力惊人,因为他们没法像我们这样背一个朗朗上口的乘法口诀表;
大家都觉得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天赋异禀的人,却不知道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每天学习十多个小时,没有任何社交和娱乐,连个人卫生都部分放弃了的,努力的普通人。
 
也许,有一些先天的因素,你叫他智商也好,天赋也罢,在影响着我们的能力发展,但它们绝对不会决定我们的能力上限,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商在120以上,也就是说只要你智商基本正常,智商这个因素在你的成功中发挥的作用其实已经很少了。
 
当然,在某些顶尖的领域,比如高新科技创业、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竞争,高端的,能在艺术史上留名的艺术创造……在这些地方,超越普通人的智商是基础,但同普通人的竞争一样——只要你的智力允许你进入这个赛场,那智力并不会决定你的能力和成就上限,是智力、教育、学习、积累以及更多的偶然因素,所有的一切,共同决定你的上限。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竞争永远不是单维度的,两个人面对面扳手腕一样的竞技很少在真实世界发生,要扳手腕,缺少技巧和臂力,你肯定赢不了,但若要完成一个任务,你有千万种方法和维度把它完成。
 
就算真碰上和扳手腕一样的单项能力竞争,也没有人限制你找别人替你完成(外包),你还可以给自己的手臂装上一个机械辅助设备,甚至你可以直接弃权认输,在其他地方把比分拉回来。
 
道理很简单:也许在某个标准下,你所有的能力加起来都没有别人强,但把某一件事做好,需要的能力是多元的,你有可能因为一项没有被放到考核标准中的能力把任务完成了;即使在这个领域不行,你也可能在另一个领域中做出比别人相比之下更高的成就。
 
简单理解,如果你是一头狮子,就别去和海豚比游泳,也许你甚至都不应该去和任何动物比赛跑,你不应该和任何动物比任何东西,你是猎食者,去捕猎吧。
 
 

| 后记:我讲的黑童话,你听懂了吗

 
实际上,本文在『 天赋 』这个话题上,基本上是偏题的,我更多在谈的,其实是『 能力 』。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我总在不断转移主题,从第一小节开始,虽然是在澄清大家对天赋的误解,将那些大家误以为是天赋的东西还原到其本来面目,但这已经是把话题转移到能力的形成上了。
 
在文章中,我也反复陈述,先天智商和天赋的差距是真实存在的,但能力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天赋并不决定一切,并且由于过度强调天赋会造成不必要的恶果,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个词保持高度警惕。
 
整篇文章中,我一直对那个叫做天赋的东西左躲右闪,但在某一天,在某个时刻,有个天赋异禀强大到妖孽的人,有个被父母培养得极好的人出现在你生命中,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有时候,在一个方面强到极致,真的可以一针顶破天。
 
但是这些东西,并不需要我专门去讲,有的道理,打击面太广,你我心知肚明就好。
 
而我最后还是选择讲出来,是因为我不希望大家看完我的文章后,产生一种不必要的傲慢,只相信后天努力,不然当你看到某些真的天赋异禀的人,你会被吓到,无法理解,或者认为别人一定是作弊,代笔……
 
人群中,有极少极少一两个极个别的人,真的就是这样,生来就是人杰,英豪,龙凤。
 
我们需要对某些神秘的东西保持敬畏。
 
我讲的黑童话,你听懂了吗?
 
 

| 说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