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邛竹杖考/瓦屋山人

 zqbxi 2020-11-16

“邛竹杖(又名石竹、罗汉竹)产于邛崃西路山区。这一稀世之竹, 风格独特,驰名中外。早在两千多年前,“骞(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见邛竹杖”。晋书法家王羲之、唐文学家李善、宋诗人黄庭坚、清名士章发, 俱有诗文誉邛杖。1958年, 邛竹杖曾作为礼品送给毛泽东、朱德、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以表深情,至今仍保存在北京革命文物博物馆内,可见,这是多么珍贵的旅游产品。(四川旅游信息网,邛崃旅游网  西部旅行网……)”

这是现在经常可见的一种说法,但是许多人都不知道它一开始就受到了不少质疑。

因此,四川邛崃市人民政府在邛崃市公众信息网上(2008-11-18)由邛崃电视台回复“心蓝”老师:“邛竹杖的产地究竟在何处,历代专家学者都有很多考证,《史记正义》云:“邛都邛山出此竹,因名邛竹。”刘逵《吴都赋.注》:“邛竹,出兴古盘江以南。”《竹谱》又引《广志》云:“出南广邛都县”种种说法不一,还有专家认为出自云南,经蜀人的精巧技艺加工而成一种美观实用的藤竹杖。记者在宣传邛崃中引用了如下说法:(略.同顶端)”,为做节目使用了“没有定论的内容”。

其实,不仅是产地的问题,对“邛竹杖”亦有多种说法。当今最具代表性的有:

一,任乃强依据“张载和刘逵都说这种邛竹杖产于兴古盘江以南”,并自认为“高节实中”“ 应是当作节间距较长来讲;实中者实心也”,所以邛竹杖是产于兴古盘江以南, “蜀人以精巧的技艺加工而成的一种美观实用的藤竹杖”。

二,萧兵根据《山海经》郭璞注:“灵寿,木名也,似竹,有枝节。”,似竹应邛杖之“节高”;或称“木”,表示其“实中”,“邛竹---灵寿(木)”均出产于蜀地,都被古人称为“扶老”,所以邛竹、灵寿、扶老是同一物也。甚至认为,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是摹拟有节的“邛杖”,象征长寿和权威。

三,李绍明认为古代邛地“越嶲郡其地与今凉山州相当,“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关于大节竹,在今四川西南部和四川小凉山一带均有,而以今沐川和屏山、马边交界处的五指山所产者最为有名。五指山最高峰老君山海拔2008米,其四周所产大节竹质坚而形美,是制作手杖的好原料。余亦曾至其地考察,民间皆称为“大节竹”或“罗汉竹”,未闻有称为“邛竹”者。今马边等地将其附会为“邛竹”,为地方性的解释。”“今小凉山一带,汉时已有叟人即彝族先民之一的马湖部居住于此,但就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此处则从未风闻有“邛”人的踪迹。既无“邛”人,何来“邛竹”?”

我对以上说法,均不敢苟同。我认为不管邛竹杖及其产地历代专家学者有多少说法,首先,我们还是要从最早的记述说起。《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云:“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於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馀辈。岁馀,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大夏---阿富汗,身毒---印度)

由上可知:1. 邛竹杖与蜀布元狩元年(前122年)就国内知晓并作为商品传到了印度和阿富汗。

2.证实周秦时期在我国西南存在民间的商贸大道,说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国)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蜀身毒道。

对邛竹的描述最早见于《山海经》中[龟山多扶竹]郭璞(276—324年)注云:“邛竹也,高节实中,名扶老竹。”,由此也可看出邛竹非灵寿,因为郭璞不可能在同一书中对一种竹(木)记两种不同注解。后来魏晋多用此说,但隋唐以后就众说纷纭,将邛竹、扶老、灵寿等杖搅到一起,难分彼此。特别是有可能后人在其它地方又发现有邛竹,或疑是邛竹(许多地方将竹筒部向外凸起的佛肚竹、人面竹视为邛竹,如今日之邛崃市)。于是造成以后历史上的不少质疑,不断否定或曲解前人的说法,甚至注释或著书立说,贻误后世。所以前三种说法(任、萧、李氏说)亦是受此影响而造成的错误。

邛竹杖的产地记于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邛都邛山出此竹,因名邛竹。节高实中,或寄生,可以为杖。”,后人大多数考证邛山为邛崃山, 唐宋以来的方志书言邛竹杖为蜀地邛崃山产已成共识。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华阳国志》曰:“道至险,有长岭若栋,八渡之难,杨母阁之峻,昔杨氏倡造作阁,故名焉。邛崃山本名邛莋,故邛人、莋人界也。岩阻峻,回曲九折,乃至山上,凝冰夏结,冬则剧寒,王阳行部至此退。”

当然,古邛崃山非今日之邛崃山也。今日之“邛崃山: 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线和农业界线。为四川盆地灌县至天全一线以西山地的总称”,这是今天的邛崃山系。

据《山海经》注邛崃山在汉嘉严道,东汉班固(32—92年)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言:“严道,邛来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古邛崃山应该在四川西南部,古邛人(古越嶲地区)与古笮人(古严道地区)的分界处,并且是邛水的发源地,邛水是东入青衣(江)的。

四川邛崃、雅安、荣经、汉源、洪雅的前清地方志都记录治内有邛崃山。《邛州直棣州志》(1818年)中有“秦置临邛县(元和志:南接邛崃山因以为名)”,“邛崃山,州治南八里,山脉自沈黎延走数百里至州”,“[按]汉书[地理志]严道县邛崃山在今雅州,非此山也或混为一误”,所以邛崃是因靠近邛崃山而称临邛,古邛崃山肯定不在邛崃。

以上地方志均记有邛崃山“北起徙都、东蟠瓦屋、西顷飞越、南竟汉峨”, 徙都(天全)、瓦屋(洪雅)、飞越(芦定)、汉峨(大渡河)几乎跨越古严道县大部地区的群山,称为邛崃山,亦不合古制。或许是清朝统一编志对争议的一种统一组合,然后将其中心当时汉源清溪(笮都)北面荣经之大相(公)岭定为邛崃山。这也让人生疑,邛都(越嶲)、笮都(清溪)都跑到山的南面去了,怎么成为邛笮人之界山?于是有人就改写史书成“邛、笮之人入蜀,从此山而来也”,既然大相(公)岭定为邛崃山,荣经河自然成了邛水,但是民国17年(1928)的〈雅安县志〉却记为“周公水即邛水,治东,一名车冈水,出瓦屋山涧中”。同时,我在以上地方志的地理图中发现,只有清嘉庆18年(1813)《洪雅县志》图(图1)上,瓦屋山东南方标有“邛崃山”。而这里正是“瓦屋山涧”的发源地,既邛水的发源地。

清顾祖禹于《读史方舆纪要》卷72四川7荥经县云:“邛崃山,县东四十里,一名邛笮山,一曰邛山,山峻阻,凝冰夏结,冬则聚寒,产竹,高节而中实,所谓邛竹杖也。”,大相(公)岭在荣经之南,而东不正是瓦屋山和洪雅“邛崃山”吗。

洪雅西南部山区秦以来属严道(荥经)地,划分到洪雅县可能在隋建制以后。元又撤县分属夹江和荥经,大明成化十八年(1482)复县。明朝刘大谟撰《四川总志》(嘉靖二十年)记“瓦屋山,荥经治北一百二十里”(为荥经属地),“大相公岭,荥经治西一百里”,“九折坂在邛崃山路阻峻”,这里也可说明大相公岭不是邛崃山。嘉靖四十一年(1563)的《洪雅县志》有了变化,记“瓦屋山县西南一百二十里至峰顶山门寺既荥经分界,邛崃与瓦屋山相联亦荥经分界”。但是,山高皇帝远,长期以来雅安、荥经仍将此地视为他们的领地,经常过界采矿伐林,历史上边界的山林之争不断,直到上世纪末仍有发生。所以,前清地方志中将洪雅的“瓦屋山、邛崃山、铜山、关山”等记为雅州府荥经县属地,亦不足为怪了。其实洪雅明清地方志均有“严道废城在思经山(洪雅)的记载,说明历史上曾有一段时期严道县城就在此地,因此称此地为严道又何尝不可呢。

洪雅西南部山区南面紧靠现在的金口河大峡谷,是古代大渡河架索过江的最佳地区。洪雅“邛崃山”在此东连峨眉山,向西延伸接大渡河,正好形成古邛、笮人之边界。

据明朝地方志记“瓦屋山有铁索桥”, 此地区纵横不足百里,清嘉庆18年(1813)《洪雅县志》记有铁索桥十,清光绪十年(1884)《洪雅县志》记有铁索桥十四,民国时期有铁索桥35,1983年调查有铁索桥46,今天可能已达六十余架。这是附近地区不可相比的,完全可以称“索桥之乡”和“索桥第一乡”。可以推断铁索桥由索桥(即笮桥)进化而来,可想此地正是古代笮人频繁活动的地方,亦是“蜀身毒道”的一部分。虽然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定“蜀身毒道” 从成都出发,经临邛(邛州)、青衣(名山)、严道(荥经)、笮都(清溪)、旄牛(汉源)、阑县(越西)、邛都(西昌)、叶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进入缅甸和东南亚。这条路最远可达“滇越”乘象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区。但我认为因“蜀身毒道”开初就是非法的民间暗道,要避开四川盆地强盛的蜀族,或腹地的官方检验,这是一条沿民族边界和商人们“奸出商贾”的路线。所以,其中从严道(荥经)沿邛水经瓦屋山、洪雅“邛崃山”、 金口河大峡谷、阑县(越西)到邛都(西昌)则是最佳路线。

另外,夹江千佛岩有题名“邛崃山人杨子石”的石刻,此人正是明代状元杨升庵的挚友、洪雅人氏杨仲琼,字子石、号邛崃山人。洪雅还有大山总岗、八面、瓦屋等,杨仲琼独号邛崃山人,可见邛崃山在四川洪雅西南部山区也。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四川洪雅邛崃山才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古邛崃山。

最近,有幸查阅到“天一阁”藏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3)《洪雅县志》,进一步证实了我的推测。史载“笮人、笮马、笮桥”是笮地的特征:今天的洪雅多牛,马不可见,《洪雅县志》(明)有“畜之类多牛多马”,难怪当地童谣仍有“八匹骡子九匹马………”一说;《洪雅县志》(明)中毛起为县令江束作〈赠束明府奖劝序〉记“山在蜀西南徼外故邛笮诸夷不格化木商至多予金帛布镥为之山本钱……其夷道皆度索寻桐人迹不至惟土夷惯习跳梁于上甚捷便”。可见“笮人、笮马、笮桥”俱备,明朝仍存。另有“雅水(自天全)川水(自荥经)邛崃水(自邛崃山)三水合经雅安于草坝与清衣水(自名山)合”,据分析大相(公)岭南水全入大渡河,北水全入川水(荥经河),唯一只有当时为两县界山的“邛崃山” 所出“邛水”入周公河,再“东入青衣”。所以,这才是古邛崃山,非大相(公)岭也。

关于邛竹杖,我不认为它是因珍贵而成名,它就是我国古代用邛竹所制普通人可用的平常之物。更不是什么藤竹杖工艺品,印度也是世界文明古国,难道连这样简单的工艺品也做不出来吗?何况民间商贸之道,是用本地普通价廉而外地稀缺珍贵之物来换取最大利润,古代中国瓷器最初传到世界各地,不正是如此吗。

拄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周代使用拄杖已经较普遍,并且对老人使用拄杖做了规定:“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王制》)。 我国是礼义之邦,尊老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所以杖又统称为“扶老”。

古人常用竹杖、木杖和黎杖。竹杖普通且几乎不用加工,木杖料广但制作难,黎杖(其实就是藤杖)料少制作简单且有古朴美感。所以黎杖往往送给老人,也受到文人高士的喜爱,后代诗文中也常用“杖黎”来泛指扶杖而行。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记载:“竹木之贵者有桃枝、灵寿。”,其杖自然名贵。然桃枝主要用来编席,见《方志赋》“桃枝皮赤编之滑劲,可以为席。”,供古人席地而坐。灵寿木,我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藤杖。据《汉书·孔光传》颜师古注说这种木“似竹,有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于杖制,’不须削治也”。这种“似竹,有节”是那种有节的老藤,但这种节不像圆圈似的竹节,而像疙瘩交错生在旁边,这样的灵寿木(藤)杖直到今天仍是人们喜爱之物。古人用杖,长度与身高不相上下,“高节”正好托住手不下滑,因为古杖是用来扶的。顺便提一下,曾有报道“新疆首次出土西汉前不明残竹器疑为邛竹杖,竹片没有竹节的节痕,竹片拼合,测算长度为一点零五米”。这肯定不是邛竹杖,长度近手杖,手杖是后期由西方传入我国,最初称“洋拐棍”。

古人喜用竹杖有斑竹杖、邛竹杖和桃枝杖。斑竹杖是用湘妃竹做的。这种竹表皮上有点点红斑,用它做拄杖有天然的美。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云:“拄杖,斑竹为上。竹欲老瘦而坚劲,斑欲微赤而点疏。贾长江诗云: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可是,为什么那么好的斑竹杖和桃枝杖不被贩运到印度,而是邛竹杖呢?

我认为桃枝的主要用途是编席,斑竹更利于制器,邛竹只宜作杖。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人阮修“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可见古人还用杖挂钱物,便于行路,邛竹杖的高节不是正好限制其移动吗,于是邛竹杖成为最实用的普通日常用品。邛竹在

登山路边顺手可得,扶之为杖,持之为棍,“蜀身毒道”路途中不仅可以助行、挂物,亦是躯赶蛇虫的防身武器,于是邛竹杖就这样被带到了印度。

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佛珠------念珠。成都名僧释了幻告诉我公元前的古印度就使用念珠,早于佛教的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很可能邛竹杖的竹节,非常象一串念珠,甚至将邛竹杖的竹节加工成念珠也很方便、很有特色,因此受到印度人的喜爱。此物唯我中华独有,邛竹杖也就作为商品贩运到了印度。

同时我们可以这样猜想,印度僧人十分崇拜这种“佛竹”,为此“云游”到中国内陆,随之将佛教也带入中国,所以“邛竹杖”是佛教传入我国的起因之一。并且,我国古代用其节做念珠使,极为平常而广泛,亦在自然之中了。

什么样的竹具备这种特征呢?大节竹中的算盘竹:竿高3米,直径2厘米,光滑,老竿黄绿色或黄色,有光泽;中部节间长20-30厘米,壁厚2—3毫米,竿髓作圆环状;竿环甚隆起;节内长5—10毫米。就是现在峨眉山使用的的手杖(图2)和本地日常使用的晾衣竿(叉)(图3)正是具备这种特征之竹,同是前面(三)提到的马边等地的“邛竹”。其实元李衍《竹谱详绿》既有“节竹,又名狭竹,又名扶老竹,又名慈悲竹。凡二种。出西蜀。”“《山海经》:‘龟山多扶竹’,注云:‘邛竹也。高节实中,名扶老竹’。34南中僧人取作柱杖,甚佳。然不可击掊,击则随即断折,故此亦谓之慈悲竹。枝叶与常竹无异,昔张骞西至大夏所见者也。峨嵋山中一种,细如箭杆,人呼为佛柱杖竹,游人携归置于佛所。”,现在本地人仍叫“罗汉竹”。在中国,“竹、柱、珠”发音易混,而神佛平常人统称以慈悲为怀的“菩萨”,所以“慈悲竹” “罗汉竹” 由“菩萨竹”“佛竹”而来,“佛竹”由“佛珠(念珠)而来也。

峨嵋山与洪雅邛崃山相交,也许古代四川西南部均产此竹,也许洪雅邛崃山之邛竹随历史变迁转移到了其它地方。不管古邛崃山在洪雅如今叫什么山,不管邛竹在洪雅现在是否还有,但综上所述,古邛崃山一定在洪雅,“邛竹”即是现在峨嵋山所用的“罗汉竹”。

无论如何,邛竹杖不仅将中国带到了印度,而且由于印度人对它的青睐把印度也引向了中国,同时佛教也传入了我国。所以,邛竹杖不仅在我国对外贸易史上,就是在佛教于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方面,都是功不可没的。

(2009年四月初我回洪雅省亲祭祖,由世居瓦屋山后几十里、常年出没此地原始森林一山民处欣然得知,曾于此山区见过这种“罗汉竹”。邑人陈国治先生曾长期在洪雅瓦屋山工作生活,生前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后明确提出古“邛崃山”就是现在洪雅县的“轿顶山”,与本文的邛崃山位置完全吻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