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年俗】搦花猴,搌糖

 灵璧家园 2020-11-16

  搦花猴,搌糖 (年货系列)

   文/胡桃夹子

(图片来自网络)

   过年了,家家 都要做糖食,搦“花猴子"(花团子)。


   糖食是孩子们的最爱。家家必不可少,这已成了过年必备的年货之一。


   那时候不兴打工,整个一个正月,人人都是闲着。所以溜门子,拜年就成了首选的活动。家里一波一波的来客,总要拿出些年货,零食给大家尝尝。因为玉米价格便宜,糖也不用钱买。所以家家做的起。玉米做的“花猴子"就成了招待来客的主要糖食。


  “花猴子"主要是用玉米花搦成。也有的是米花做的。那时候米是细粮很贵。大多家庭即便做米花糖,也是做的很少。


   当年搦“花猴子,先将白芋糖放锅里加水熬成糖稀,待糖稀熬成,就将炸好的玉米花倒入锅中,然后用用勺子抄翻,让糖稀与玉米花充分粘匀,就可以就着锅趁热搦花猴子了。


   做年货的时候是不让小孩子乱讲话的。说这样会惊动了神灵。
母亲曾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从前过年时,有一家搦“花猴子",一家子媳妇婆婆齐上阵,可老是也搦不完。婆婆最早发现,给几个媳妇使眼色,打手势,告诉大家不要讲话,只管搦花猴。眼看着花猴子是装满了缸,装满了囤。婆婆想,这下可好了,有“仓龙"相助,我家今年不会缺吃的了。正高兴间,门被推开。邻居来串门,看她家还在搦“花猴"子,就说了句:你们家还没有搦完啊?声音刚落,“笆斗"里面的玉米花子一下子现了底。这邻家冲撞了神仙。所以那时候蒸年馍,炸小果,搦花猴的时候,我们是不敢多言的,更别说大声说话了。


    除了搦花猴子,就是“搌糖"了。做糖食我们这儿叫“搌糖"。这糖食品种好多。有芝麻糖,花生糖,黄豆糖,米花糖,面糖等。


    做糖食惟这面糖,比其他几种糖难做。好多家庭的妈妈都做不好面糖,但我妈妈做的面糖,皮薄均匀,卷的也大小适中。所以那时候周边的妈妈们都来拜我母亲为师,学做面糖。


   只见母亲把原来熬做的“白芋糖"拿来,敲下一块放在锅里,然后加水添火。等糖化开,母亲就用筷子试着糖稀的粘稠度。等感觉可以用了,就用勺子舀出来,放在桌子上的早已撒开的炒面上面。然后再快速用手抓面撒在糖上,用手搌压这撒上面的糖。如此反复多次,看看糖已经很薄了,就把这摊开的糖面卷起来,用手轻轻揉滚,待感觉粗细适中了,就放在一旁冷凉,然后再做下面一个。


   这冷凉的面糖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在筐子里,就可以留招待客人了。面糖香脆可口,一咬满嘴生香。但稍不注意,就会让面呛着的。


   当年的这些糖食,都可以吃好几个月。特别是那花猴,下湖干活累了回来,拿一个吃下去,好吃又经饿。我放学回来,也经常会去拿一个在手,一边吃着,一边走着去找小伙伴们。


   现在大多家庭已不去费事做这些糖食了。过年了就去街上店里买来。我曾尝过,那味道也真不比咱自己做的差呢!


       注:搌糖,即做糖食。

                                                          

      【原创: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